我們這團的路線,是第一天就跑去入住黃金棕櫚,隔天才回到吉隆坡,在吉隆坡市區內巡禮踩點,隨後再一步步往麻六甲移動。
而我們在吉隆坡市區內,旅行社為我們安排的晚餐,是到亞羅街夜市用餐,先是有一個主要的餐廳,吃完以後,便放大家自由活動。
在台灣的時候,我就喜歡逛夜市,到不同縣市,只要當地有夜市,我都會去那邊散步,而去泰國的時候,也有去它們當地的唐人街,以及喬德夜市,都留下深刻的印象。
這次來亞羅街夜市,同樣讓我感到很期待。
旅行社這邊,在亞羅街夜市裡,找了一家主打烤雞翅的餐廳,說是餐廳,那應該是我不了解它們的風土民情,台灣比較類似的,應該是熱炒?不過我鮮少會在夜市裡吃熱炒,中國那邊有一個名稱,我到覺得能夠用在這裡,那就是「大牌檔」。
夜市和大牌檔,差別在哪裡?我想就差在有沒有固定店面,以及那個招牌,台灣主流的夜市裡,攤販大多是流動的,就是禮拜幾才會出來擺,當然也有少數是複合式,或是也有招牌店面的。
招牌店面的夜市,讓我最有印象的,就是花蓮的東大門-自強夜市,靠,那樣夜市的形式,一定是從中國那邊大牌檔,學習模仿過來的。
那個烤雞翅,應該也是名店,因為它的店面好長,連續好幾家都是它們的,每一口的雞肉,都非常香嫩柔軟,只給我滿滿的雞翅就夠了,其他的小吃,有點多餘。
這家厲害的,就是那個烤雞翅,其他的菜,雖然重口味,並不會讓我覺得口味不合,這點可能是因為馬來西亞這邊,華人較多,所以口味也調整成,華人吃也不會反感的。
像泰國那邊,道地的小吃,有些就和台灣口味對不上,酸甜酸甜的,吃的很不習慣,馬來西亞就不會有這樣的感覺。
吃完晚餐以後,就是自由活動,我拖著爸爸,在亞羅街夜市逛街,會覺得這裡比起台灣夜市,更像是中國的大牌檔,是因為它路邊的座位真的很多,就算是台南、高雄那幾個大型夜市,我都沒看過,如此將位子擺在路兩旁的。
也多虧這邊華人多,所以能夠看到許多中式小吃,像是肉夾饃,還有蘭州拉麵,要不是我前面已經吃飽了,不然有好多小吃,都會想要買來試吃看看。
除了中式小吃,果汁和水果這兩種,應該是跨國籍的食物,在亞羅街夜市裡,也能找到具有當地特色的,就像它們的現打果汁,太有趣了,居然能夠做到紫澄綠三色分明,光是賣相就很吸引人。
雖然拿到手,多半也是攪拌以後再喝,不過用看的,還有用拍的,那三色果汁的畫面,真的很好玩,其他還有台灣這邊也有的涼圓,,人家也是做出彩虹的模樣,哈哈,我覺得這樣超美。
逛半年,雖然有許多想買,不過我最只有買一個點心,那就是烤棉花糖冰淇淋,然後是榴槤口味,我想烤棉花糖冰淇淋,在台灣應該能找到類似的,不過台灣不會有榴槤口味的。
因為,覺得居然是榴槤口味,所以就買來試吃,烤棉花糖冰淇淋,口感是外皮焦焦溫熱,不過內裏卻是冰冰涼涼,不只好看好玩,吃起來也帶有衝突感,是讓我會記得的一個夜市點心。
就在我一邊吃著榴槤冰淇淋,我們在亞羅街夜市,逛街的時間也到了,就慢慢往停車場移動。
亞羅街夜市,算是完全印證,我對東南亞夜市、大牌檔的想像,可以說是一模一樣,滿滿的座位,直接入侵到道路兩旁,到處都能看到各式各樣的招牌。
和泰國那兩個,觀感及旅遊體驗都不同,唐人街有點太過在地,衛生觀感我會怕,而喬德夜市,有點太過高檔,就覺得是為了觀光客,才佈置出來的,少了一點在地的味道。
亞羅街夜市,就不會這樣,它既能品味到濃郁的東南亞風情,同時夜市的衛生,也不會讓我感到害怕。
真要挑這次美中不足的體驗,那就是旅行社,前面帶我們到小吃店,吃雞翅和小吃吃飽了,面對夜市那些特色點心,即便想體驗,也因為沒食慾,而沒去體驗。
像泰國的喬德夜市,旅行社是帶我們到當地,然後灑下去自由覓食,這樣做法,就能讓我們對夜市,有各種體驗,這有點可惜。
最後的最後,我好像沒有在亞羅街夜市,看到「昆蟲」,可能和泰國人不同,他們這邊沒有吃昆蟲的習慣,在泰國那邊,我就看過好幾家,還以為東南亞的人,大多都有吃蟲蟲,算是無意間發現的差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