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樣的中國史2:從文字到思想,文明躍進的時代──周

作者: 楊照  
出版社:遠流  
出版日期:2020/03/27

 

筆記Reaction

那是創造觀點的新時代。
Os
可以思考一下,台灣現在算是充滿各種新觀點的時代嗎?還是就主流幾種,在不斷轉換。

我的知識,我的理解,來自於大量閱讀並整理別人已有的研究成果。
Os
我也是這樣,在創作者領域裡,分為兩種人,一是學院理論派,二是實戰派,我當然是屬於後者,但去讀前者所寫的研究論文,也會讓我從中獲得許多靈感。

這邊請注意,我是說研究論文。

表音文字受到語言高度的牽制。我們學英語時就會發現,英語裡有些單字拼法怪怪的,和字的發音對不上。
Os
正常來說,人是先有語言,後來才發展出文字,但實際上在日常生活,人可以不會文字而,卻不能沒有語言。

像780歲以上的長輩,有好多都不識字,但他們依然能過活,電視、廣播打開,都能藉由聽覺得到樂趣,對於語言和文字的關係,我一直有著高度興趣。

 

在熱帶、亞熱帶的環境中,光是蔬果的自然收獲,就能提供人生存需要的基底,養活自己不需要太多的努力,這是可以自然守成的環境。
Os
自然守成的道理,為想大家都懂,在我想法中,台灣在古代也具備這樣的條件,但這也衍生了一個問題:如此資源豐富的島嶼,原住民族為何,還需要搬出去?

這完全是因為「南島語族」的關係,讓我對此感到不解,原住民族的祖先,真的沒事會想要漂泊出海,就只是為了冒險?不可能吧,冒險的出現,主要還是因為人吃飽太閒所致。

台灣雖然物產富饒,但也需要努力耕作才有,你說這樣的生活環境,人有什麼慾望,會需要出海的?我真的覺得這很弔詭就是了。

 

文字將許多變動不居、稍縱即逝的現象和訊息凝結起來。

文字是抗拒時間、抗拒變化的。(甲骨文、金文,有了值得長長久久存留的訊息或是意念,就用文字寫下來,保護著不被時間改變、消蝕。)
Os
關於文字,絕對不是突然蹦出來的,前面想必有漫長的鋪墊和摸索,我困惑的是,同樣是人,有的人幾千年前,就已經對文字,有了想法有了需求,可是地球上,還有大量的民族,他們到最後,都沒有發展出自己的文字,而進到現代。

對於我們這輩在台灣受教育的人來說,我們讀的文字和兩千多年前的文字沒有太大差異;還有,我們所學習的文言文文法也和兩千年前的文法大同小異。第一次接觸兩千年前的古文本,一眼能夠大致理解其內容,不會是件太困難的事。
Os
這裡說的是文言文,但那也是使用在書面紀錄裡,古人正常的日常生活當中,說話不可能是那樣說,但我思考的點是,以前識字率很低,能使用文字的,大多都是想考取功名的人。

考取,也分為考上和考不上,但他們可以視為同一個族群,這些人是少數,其餘的人都是不識字的。

這或許是以偏概全的想法,因為那些人,都是想要為朝廷服務,是到越後面的朝代,才慢慢的出現和百姓站在一起的。

所以古文,並沒有多少讀的價值。

 

中國文字在周代固定了文型,也固定了文法,就此維持了兩千多年不變。
Os
還是要感謝白話文運動,才讓文字,後代創作從這固定文型當中,解放出來。

中文文法之所以能從三千年前奠基之後一路流傳,是因為其內在的簡約特性。這套文法最根本的準則是:不囉嗦,能省則省,可以不必講的就不要講。
Os
古文,再到古詩詞曲,都是言簡意賅的,我認為這是中文字的特性,更是優點,我創作的時候,也會把握住這個點。

日常生活中,我們的思想絕大部分內容是語言,思想基本上就是內在的自己對自己說話。還有很多記憶,同樣是用自己對自己說話的內在獨白方式留下來的。
Os
在我的想法裡,文字是靜態,而語言是動態,文字更多是一個人享受,讀別人寫的讀自己寫的,那當下都是個人。

而語言,最少最少需要兩個人才能達成,他一個人的獨白,通常是不會說出來,所以那形式也不能算是語言,寫下來它就成為文字記錄了。

語言、文字在主宰著我們,決定我們如何思考,甚至決定我們和外在世界接觸時看到什麼、聽到什麼。
Os
我感興趣的不是現在,而是過去的原住民族祖先們,他們生活裡,在人與人之間,語言的意義。

相較於文字,語言沒有那樣的延續性,沒有不被時間改變、磨滅的特質。
Os
語言會不斷變動,這也讓我思考,我現在去學習的原住民族族語,會不會是現代人所創,並不完全是祖先們所用的。

宋朝,全中國識字的人大約也只占人口的15%左右。
Os
宋朝的年份是西元960年—1279年,如果以這個為一個分界線,之前的朝代,識字率只會更低,但是有趣的是唐朝可是盛產詩人,以前能夠識字,是少數人的權利,甚至是拿文字來進行創作。

面對這麼多不識字的,讀書人寫出來的東西,應該都只有他們圈子裡的人在讀,怎麼有可能普及,會普及都是要等到近代才有可能。

很有趣吧,大部分人的祖先,搞不好都不識字,他們都不讀的東西,到了現代卻變成大家都能,但即便能讀,也沒有多少想主動去讀。

歷史是經過篩選的,而且是一層又一層一次又一次不斷地篩選,當下什麼會被記錄、什麼不會,就是一個關鍵的篩選。
Os
這邊也可以說,我們所讀到的歷史,多少都是經過加工,也能靠多讀,來拼湊出歷史的模樣。

每座城的約略大小是三百平方公尺。城外的封疆呢?大約每邊五公里,周圍二十公里,如此構成一個封國。
Os
這是書上寫的,大家思考一下,一坪大約是3.3平方公尺,這樣一座城,還不到100坪,很小吧?一堆大社區的基地,就遠遠超過這個數字。

而後面描述封國,我疑惑的點是,封國是長方形?正方形?還是其實是圓形的啊?書上沒寫,我再自己去找資料。


貞觀-唐太宗、魏徵
安史-安祿山、史思明

以人物為中心的歷史誤讀,這種認知方式到了近代更為嚴重,因為要考試。考試要有標準答案,真實的歷史現象很難描述更難解釋,根本不適合要有標準答案的考試。相對地,人名最好考。於是中國歷史就用這種方式簡化為一連串的人名,好像記得所有的人命,就知道了中國歷史。
Os
幸好,我現在讀書,並不會陷入一定要尋找正確答案,閱讀更多是幫助我思考的輔助道具。

人名反而沒那麼重要,當然這個現象,當我打開新聞以後,看各行各業裡,都還是有同樣的情況,這是一隻慣性思維,我已經脫離出來了。

看歷史,可以有、也應該有各種不同的角度。看人物,從人物來看,是一個角度。但不幸的是,在中國史的認識上,人物被放大了,好像歷史裡只有人物,只有從人物來看歷史這一種角度。有時候,我們得試著離開人物,看到更大、更豐富的歷史。
Os
我本來就很討厭最高統治者,或是領導者,反而更關注,活在當下的小人物,也因為這樣,我不會太聚焦在某個人物身上,會頻繁的調換。

只有很小很小的比例會變成歷史資料存留下來,其他絕大部分都徹底消失了,留下來的歷史資料中,又只有很小一部分會進入現代意識中,成為歷史知識被現代人認知。
Os
我從小喜歡歷史,其實沒有想過這個問題,但是等到實際自己開始撰寫台灣遊戲史時,也明白,當我面對歷史時,充滿各種資料,而我能做的,也只是其中擷取一部分,將它紀錄下來。

我們的歷史常識和真實的歷史之間,存在著如此巨大的差異。歷史遠比歷史常識複雜千倍萬倍,歷史永遠不在我們掌握中,我們只能不斷努力,試圖接近歷史,絕對不能說自己知道歷史,有把握歷史就是如何如何。
Os
未來幾年,我只會對台灣原住民史,以及台灣遊戲史感興趣,也會將大量的時間,投資在裡面,這是我真正感興趣的,至於其他,也會看,但並不會深入。

 

探問「為什麼」的做法,引導史學研究者不斷重新檢驗史料,尤其是重新排比史料之間的關係。我們不能創造史料,然而我們可以,也應該試著從既有的舊史料中整合出新訊息來。
Os
這個「為什麼」我並沒有經過訓練,更多是自然而然發展出來,對什麼都感到好奇,然後會自己去找書來讀,舊的問題有得到答案,也會衍生出新的問題,就這樣不斷循環,永遠會問為什麼,我很好奇!

如果沒有出版、沒有書籍,我的知識、想法,不管那是什麼,都只能存放在我自己的腦袋裡,無法傳給別人。關鍵不在我有沒有知識、有沒有想法,而在沒有方式讓別人被我的知識、想法影響。
Os
雖然有了書本,但是那時候普遍是文盲呢,能夠讀書寫字的,在古代是少數人的特權,所以即便能出版,買的人,能從中得到樂趣的人,一直都很少,說能夠影響別人,應該要到很後期才有。

 

 

孔子,能如此開創,怎麼可能是個謹小慎微的人?要在歷史上造成如此強大的衝擊,他必然有著極其強大的內在生命力量,還有,他必然帶著一份巨大的叛逆性格,不只如此,他還得有強悍且堅持的邏輯頭腦。他不斷思考如何理解人的現象,如何找出使得各個現象間不矛盾的安排,現實的安排與道理上的安排。
Os
孔子,已經是,兩千多年前的人物,想要說他是誰就是誰,每個人心目中,都有對孔子的想像,而這段話是作者的。

 

換句話說,我們現在看到的這本論語,大致保留了西元前第五世紀時編輯形成的原貌,成功抗拒了兩千多年的修改變亂。
Os
看到這段文字,我想到另外一本,也同樣影響深遠的書,但可以保證更多人讀過,那就是聖經,只是聖經經過多人之手,而論語是兩千多年前,就已經確定下來。

這兩本都是古藉,人家國外會有聖經密碼,那麼論語是不是也同樣隱藏著,類似的密碼,需要解謎的元素呢?當然可以讓它有,但很需要再創作就是。


隨筆

很快借來這系列的第二本,是覺得內容蠻多可供思考的,就拿來當作工具。

前半部的重點是,語言和文字的關係,我  現在認為語言是緩慢發展的,當有了記錄資訊的需求時,人就會試著用圖案來記錄語言,而這便是文字的雛形,從這裡開始繁衍出各種變化。

台灣原住民族在這部分,就是沒有更進一步的需求,所以只看過有圖案紀錄,卻沒有誕生文字。

文字會有文法,這邊說文言文,千百年來都沒什麼變,這該說以前的祖先,發展過於進步?還是後面的人,都沒有多大的突破啊?

這個想法也和書的後半部分,介紹儒道的篇幅有了連結,那就是我們現代的人,到現在還是在讀「兩千多年前所說的話」,其實這話也還好,聯想到宗教經典-聖經,那裡面的文字,同樣是很古老,有年代感的。

舊的文字也沒什麼,只需要重新包裝,用上新奇的烹飪手法,一樣可以讓老東西,煥發出出新世代的氣息。

只是在讀後半段時,我有個想法,大家要知道,中國可是經歷了漫長的文盲時代,根據書裡的資料,一直到大宋,識字率才爬升到15%,大宋大約是1000年,那麼不久可以說明,文盲充斥的時代,超過一千多年。

在這樣教育不普及的時代背景,我真的想不懂,為何在兩千多年的時候,為何會突然同一時間,爆出諸子百家?對吧,就算放在其他朝代,也沒有誕生這麼多「子」,結果在春秋戰國時期,就出現一批又一批的,那麼有想法的人,這就讓我覺得,是不是那個時候,有外星人來到中國啊?

中國是兩千年前,就已經蓬勃發展,而台灣原住民族,有著同樣的時間,卻總感覺在原地踏步,如此的進入到世人的眼前,原住民族祖先們到底在忙什麼?還是就安安穩穩的過日子,其他什麼都不去想?

我現在讀這套中國史的時候,其實都是在反思著台灣史,後面過來的漢人,我認為那時在中國文化下,薰陶過的人,和台灣原住民是完全不一樣。

台灣原住民族,只有語言卻沒有文字,因為沒了書面記錄,他們更多是口傳歷史,很多神話傳說,都是口耳相傳,這也讓其中充滿創作的空間。

我一直關注原住民族相關的題材,也將它們編寫成,所構思的故事,我呢會一直寫下去,當然也會搭配大量閱讀。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岳浪 的頭像
    岳浪

    越努力,越幸運

    岳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