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無意間滑手機的時候,滑到這個台灣文博會的活動訊息,那時對它就很感興趣,只是時間剛好和我桃竹苗之旅強碰到,本來沒有打算來的。

我是9-27~9-29去桃竹苗之旅的,當天回來直接睡翻,隔天差不多恢復70%的體力,有事要到台北秋季旅展一趟,秋季旅展在世貿,結束的時候時間尚早,因為我知道文博會,其中一個展區在舊空總,想說繞一下,回程有順路,就這樣我來到了文博會in空總展區。

 

文博會in空總 (5).jpg

文博會in空總 (6).jpg

 

文博會in空總 (1).jpg

 

其實我也不是很清楚,文博會到底是怎樣的活動,前幾天看新聞,開幕的時候花博爭艷館那邊,出現大排長龍的人潮,台灣會排隊的活動,大多是有利可圖的,不要說什麼收藏不收藏,還不是一些搶限量的轉賣廚。

 

文博會in空總 (4).jpg

文博會in空總 (3).jpg

 

只要需要排隊的活動,我通常都不會想要參加,能平日旅遊,平日參觀的,我一定會選擇平日,只是想要和人潮避開而已。

空總這裡,文博會分了好幾個展場,我挑幾個自己最有感的,記錄觀展的想法,,馬戲團或是劇團,需要預約或是排隊,那個我就沒有走進去。

 

文博會in空總 (2).jpg

 

文博會-台南館
四百年前那片陽光沙灘

這真的讓我驚訝萬分,外表是平凡無奇的中山堂,當我走進展區,就像穿越到荷蘭剛到台灣那個時代,那個時代,絕對是台灣最自由的年代,不是誰誰誰的神聖不可分割一塊。

 

台南館 (2).jpg

台南館 (3).jpg

 

展區內並未佈置明亮的照明燈,完全是用歡唱的燈光,營造出海水流動感,真的非常有沉浸式的體驗。

我因為曾住過台南一年,再加上自己的戶口,目前也是寄在台南,自覺是一個台南人,對台南有更深的情感在。

 

台南館 (1).jpg

台南館 (8).jpg

 

我自覺在台南和台東,混不下去,才會搬回到台北,不然我一點都不喜歡台北的氛圍,信心崩潰了好多年,是這幾年才振作起來,現在我所有努力的目標,只有一個,就是我想要離開台北。

不是存一筆錢到外地去生活,而是能透過創作養活自己,有錢住哪裡不都是自己選的。

台南館 (7).jpg

空總裡的台南館,我覺得是最漂亮的,展區內透過燈光的投影,還有沙堆的佈置,讓整個畫面,像悠遊在大海裡。

 

台南館 (4).jpg

台南館 (5).jpg

 

在台南和台東的時候,我就很常泡在海裡,只是一邊是太平洋,另一邊是台灣海峽,台灣海峽在台南段,我所臨近的安平和七股這邊,海水有夠臭,加上沙灘是黑色的,就給人一種很髒的感覺,所以比起它,我還是比較喜歡台東那邊,幾個衝浪聖地。

還是得稱讚這個展覽,它絕對是我這幾年所看過最漂亮的,照明投影出來的效果,美極了!

 

台南館 (6).jpg

 

 

文總會-澎湖館
吉光遍嶼

澎湖館的展覽主題是燈塔,我也去經由這個展覽,才知道原來澎湖這樣的小島,卻擁有這麼多燈塔。

 

澎湖館 (3).jpg

 

每個燈塔有各自的歷史,還有在那邊所發生的故事,看到這樣的介紹,會興起想到澎湖去走走的想法呢!澎湖是台灣最大的外島,我到現在還沒去,大概明年就會跑去了,要夏天去,還是冬天去,我還在思考。

 

澎湖館 (2).jpg

 

澎湖館裡,同樣有運用燈光投影,營造夕陽,以及在水底的感覺,只是因為它的展區,非常小,給我一種意猶未盡的可惜。

 

澎湖館 (1).jpg

 


上半場比數10:10
藝術銀行10周年暨特展

 

藝術銀行 (1).jpg

藝術銀行 (6).jpg

我其實很排斥當代藝術的,因為很常會遇到「看不懂」的狀況,並不是立體派的那種看不懂,而是完全理解藝術家在做什麼,想要表示什麼,還需要借助一旁的導覽,才能多少明白一些。

藝術銀行 (2).jpg

藝術銀行 (3).jpg

藝術銀行 (4).jpg

所以長時間,我能不看當代藝術,就會選擇不看,只是以我這麼愛逛美術館,還是很常遇到,經過這段時間的訓練,我明白根本不用糾結,自己能不能看得懂,看不懂就趕快換下一位,就專注在那些,自己看了之後,有感覺的作品即可。

藝術銀行 (5).jpg

藝術銀行 (7).jpg

藝術銀行 (9).jpg

 

藝術銀行,致力於扶植潛力藝術家,藝術家在成名之前,真的很需要人支持,又不是所有人都能像我這樣,做著粗重的勞動,反過來養著自己的文學和藝術。

 

藝術銀行 (11).jpg

藝術銀行 (12).jpg

藝術銀行 (14).jpg

 

整個藝術銀行的展覽,我最有共鳴的是下面這幅畫,透過水泥車倒出來的土堆,再次堆起來一整片山,看到這個畫面,會讓我聯想到,台灣的水泥產業,是怎樣默默挖空了整座山,而且到現在,還是在經營著。

 

藝術銀行 (8).jpg

當政府和公家機關,都為水泥業者開道了,普通人又有什麼辦法,去和業者進行對抗,如果去花蓮,便能明白我在說什麼。

展區內的藝術品

藝術銀行 (15).jpg

藝術銀行 (16).jpg

藝術銀行 (17).jpg

藝術銀行 (18).jpg

藝術銀行 (19).jpg

藝術銀行 (20).jpg

藝術銀行 (21).jpg

 

 

野性博物館
前往創作的初始生態

前面幾個貨櫃,還有叢林展區,那些所寫的,我看的時候,沒有太多的共鳴,是一直走進,台劇推理刑偵的靈感觸發現場,空中所掛的牌子,還有一旁所寫關於的創作的。

 

野性博物館 (10).jpg

野性博物館 (11).jpg

野性博物館 (12).jpg

野性博物館 (13).jpg

 

對於創作,我是完全自己摸索的,也不是什麼無師自通,都還沒有成功,哪來的通?是對它有許多想法,但那也要等我實現了,再來和別人分享。

整個展區裡,我特別有感的,便是下面這段話:

 

野性博物館 (2).jpg

野性博物館 (8).jpg

 

創意的有感而發,來自知識能量的高密度蓄積。文化藝術乃至於設計生態,都需要填柴加料,讓核心動力的引擎點火後能持續內燃,暗含靈光。

維持創作熱情的萬有引力,是博覽群書的靈感、文書計劃案的工作內容、抑或是一句句不期然與他人相遇的密語真言呢?

我舉自己的例子,我能夠爆發創作的熱情,都是要追女生,只是前幾年的情況是,我只有短爆發,當作品送出以後,沒有回應,不然就是對方禮貌性的拒絕,我很快就會降溫下來,就冷掉,根本很難再找回同樣創作的感覺。

 

野性博物館 (1).jpg

野性博物館 (3).jpg

 

那時就覺得自己沒有創作天賦,不然怎麼不會完全無以為繼,是過了很多年,才慢慢明白,與其短爆發,還不如長持久來的厲害。

我是從去年開始進行實驗的,既然自己單一文體,很容易膩,造成創造力下滑,那麼我就換文體,沒動力的時候,就不去強迫自己,放自己自由,去寫那些在感興趣的。

野性博物館 (4).jpg

野性博物館 (6).jpg

 

因為是真正感興趣,所以就有辦法寫出來,然後對於那些有壓力,不太好寫的,我會要求自己維持最低程度的創作字數,達到以後就暫停沒關係,就是這樣不斷變換、專注做自己喜歡感興趣的事、維持最低程度的創作,一直做到現在,我能夠保持創作。

每天都能夠創作,也變得更喜歡創作,樂於創作的狀態,我多少是在這樣的過程裡,找回那最初喜歡創作的自己,這是過去一年,發生在我身上的。

 

野性博物館 (6).jpg

野性博物館 (9).jpg

 

我因為喜歡旅遊,也喜歡看展覽,現在都會要求自己,必須留下點什麼想法,也是在這樣固定累積的情況下,不由自主的讓我衝破,本來卡住我的關卡。

現在會覺得過了就過了,我絕對不會再來自己,回到先前那樣的狀態,怎樣都要讓自己保持在動的狀態,動者恆動,想到動物,也就會聯想到牠們身上所具備的野性。

我會保有自己的野性,並且恆久的保持在創作的狀態的。

 

野性博物館 (7).jpg
 

arrow
arrow

    岳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