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作詞家-陳樂融與14位詞人的創意叛逆
作者: 陳樂融  
出版社:天下雜誌  
出版日期:2010/01/26


讀後筆記

旋律是肉體、歌詞是靈魂,那麼徒具軀殼而沒有靈魂,或者美人絕色而竟靈魂品質欠佳,總是難以彌補的遺憾
Os
如果是照這樣比喻的話,那麼我目前對於肉體,還不夠了解,一直鍛煉著靈魂的部分,這導致我產出的作品,肉體和靈魂,無法完美的契合,旋律目前大概只略懂皮毛。

這兩項的學習,都是終生的,並非能夠一步登天,因為絕對不會有完美的旋律或歌詞出現,只能在穩定中求進步。

我們才發現,原來一首歌詞,記憶竟然這麽深刻,影響竟然這麼巨大。
Os
對喔,人們可能會將學生時期,課本裡教的,全部還給老師,但是青春年華裡,所聽過的歌詞,卻有辦法記得一輩子。

聽到前奏或是旋律時,很自然的便有辦法,跟著哼甚至是唱出來,這就是歌詞對人的魔力,類似的還有小時候所讀過的,唐詩宋詞,聽到某一句,便有辦法背誦出來,我是覺得歌詞和詩詞,在記憶這方面的表現,非常迷人。

歌詞,百字上下的空間,需要一種奇特的自律與自負,才好創造。
Os
我已經寫習慣現代詩了,即便寫得很爛,但也經過無數次的磨練,轉換跑道之後,一開始是用寫詩的方式,去寫歌詞。

越寫越多後,也逐漸摸索出歌詞,應該怎麼想,當然這過程裡,我找了很多書來讀,我是沒感覺有什麼自律或自負,單純我喜歡寫作,然後讀著自己寫的詩歌,會感到有成就感。

拿人比喻,旋律像容易接近的「肉體」,歌詞則是必須有點深度才能鑑賞的「靈魂」。我愛有血有肉,更愛靈魂---如果它有。
Os
我目前還只會寫詞,同樣希望自己所寫出來的詞,能有深度,讓別人願意鑑賞,對於旋律只能慢慢來,多聽多摸摸鋼琴,看能不能蹦出點什麼。


楊立德

在教會裡很多東西都需要跟人交往,在那個年代,我們是少數會傳達自己,爭取表現的台灣小孩。
Os
我並沒有特別想要表現,單純每天做著自己喜歡的事情,然後期盼能靠它們養活自己,別人怎麼看我,我管不著,重點是我如何看待自己。

歌詞是一個思想。我認為,簡單沒關係,但是不能沒東西。沒東西就好嚴重了。
Os
我的歌詞都很簡單,只是自己讀自己的作品,其實也感覺不出來,現在等於是多讀前輩們所寫的歌詞,參考裡面所隱含的思想,期許自己也能寫出這樣的詞。

 

娃娃

現在的人完全不講究文采、不講究內容,更不用提意境,方文山用一個文學性的拼貼,來寫了一個現代的東西。
Os
文采、內容、意境都是我追求的目標,然後因為我是現代人,也會想挑戰用古人的形式,然後裡面放入現代人的煩惱和憂慮。

我覺得歌詞的文字還是要美、要有意思、要有意義,而不是贅字、口語化到令人難以忍受。
Os
我認為自己的詩和歌詞,都太過口語化,欠缺了文字的美感,而這段話的有意思、有意義,我同樣想在歌詞裡呈現。


陳克華

愛情,是人生鑽石最閃亮的那一面。
Os
有個成語是「談情說愛」,情愛、愛情是我創作的起源,讓我歡喜讓我憂傷,現在成熟了,得失心不會看那麼重,懂得享受還能夠愛人的此刻。

氣質決定內容,內容決定形式。

寫歌詞,你想表達的東西,也不能太自我,要去揣摩一個大家都可以接受的情境。
Os
因為兩個都寫的關係,所以我很快就能比較出兩者的差異,詩是絕對的自我,而歌詞取向則是大眾,尋求大家的共鳴。

樂在創作,然後持之以恆。不要管所有其他的東西,搞不好,有一天幸運之神就會來敲你的門。
Os
這個持之以恆的過程,枯燥乏味,並且時常伴隨著孤寂窮困潦倒,我走過那樣的過程,但是幸運的是,我背後有原生家庭可以依靠,讓我很早真正做到「樂在創作」。

到現在依舊是,所有的其他東西都不管,保持每天創作的狀態,之後會有什麼來敲我的門,對此我滿懷期待。

 

林秋離

我鼓勵現在年輕人更加表現自己,要做功課,收集“瞭解、分析、討論,像當年我們一樣。
Os
除了最後的「討論」我做不到,對於詩、歌詞、小說,我努力做著功課,瞭解關於它的一切,分析前輩是如何進行創作的,就讓作品來表現自己吧,現實的我不用。

秋離的詞不避白話,也不太追求視覺的漂亮,卻在音律合襯中展現過人的煽惑力。
Os
音律合襯這邊,就是在說填詞的部分,歌曲是由旋律和歌詞所組成的,我們所聽到的流行樂,大多都是那當下,最完美音律配合,之所以能夠成為經典,都有其獨特之處。

因此研究前輩們的作品,也能慢慢讓自己的作品獲得提升。


丁曉雯

音樂的需求量很高,但產值卻很低,很多創作人靠賣歌維生。
Os
我還不知道業界的生態,目前單純喜歡聽旋律寫歌詞,希望自己能夠一直這樣。

 

何厚華

我從不覺得感情是自然的。所以有人很喜歡我的時候,我會覺得不可能;或是我要追求一個喜歡的人,會去為他做很多很多付出,他才會對我好。我的感情一直很有壓抑,到三十幾歲才開始談戀愛。

重音不要放在「的」這個字;高音要是開口音,但中國的古詩有它一定的格式,而它最美的地方,也在這個格式裡放進最好的東西。
Os
古代的詩詞曲裏頭,埋了大量的寶藏,光是平仄、格式、音律,都有各種能夠取材學習的,而這段話所提的重音、高音,有和旋律有關。

想要真正做到音律合襯,我的看法,便是要回頭研究古代的詩詞曲。

我們那時候的詞比較簡單、簡潔,容易跟音符起共鳴。
Os
從以前到現在,音符節拍,以及低中高音帶給人的感受,這些都是不太會變化的,要如何在既簡單和兼具深度,做到完美平衡,正是創作者應該要追求的。


陳樂融

我覺得一個好的通俗歌詞作者,不是「迎合市場」,而是同時掌握了大眾「感性與理性的脈動」。我鞭策自己幫每一個到我手上的旋律加分,為血肉添上靈魂。
Os
感性和理性的衝突、交融、較量,一直是令我著迷的地方,因為這裡面反應了人性,在加上野性、獸性,就能看到組成人的模樣。

歌曲中一定會有人物,世人愛聽歌,便是因為能夠將自己的感情,投射到角色裡頭,讓自己得到釋放,歌詞就是這點,讓我覺得強過其他文類。

不管有沒有知音,我在創作我自己。
Os
我也是一直努力創作自己,可是都已經十多年還是在原地踏步,是比以前了解更多,也比本來的自己更會寫,但遠遠還不夠,我沒能靠寫作養活自己。


廖瑩如

我的詞很白話。我一向只會寫我自己有所感觸的東西,每一首歌或多或少都有我自己的影子,是真的我這樣想才會寫。
Os
寫詩的時候,我會這樣寫,因為那些詩句,都是我自己的投影,而歌詞因為要考慮到,讓別人能有所共鳴,就會朝著共感去著手。

寫歌我一定會先想題目,有了題目後,就會在那裡面不停的挖掘別人可能沒有想到、或許他們有感覺但不見得說得出來的東西。
Os
自己的狀況,題目先確立下,比較能以此去發揮,當然也不一定,有時候我也喜歡先完成主歌或副歌,最後再從中尋找題目。

不要拘泥單一種的創作方式,既然作品完成是最後的終點,那麼抵達終點前的道路,應該能做到千變萬化。


我喜歡寫出「口氣」。
Os
其實我並不懂怎樣是「口氣」,關於創作真的要做到永遠再學。


姚謙

如果你純粹是用感性來創作,你就不停需要這些感性的、靈感的理由;但是你把創作當作是常態、是工作,然後你希望作品能夠穩定、平均,你就必須要面對你自己的強項、弱項,還有整合統籌能力。
Os
我現在有爆發性的作品,也有常態的連載,這樣作等於是在感性和理性之間,來回切換的,常態就跟公務員上班一樣,那是每天都需要去修。

而爆發則是因為特殊需求,參加比賽或是送給愛人,需要短時間榨出戰鬥力,以前我只有豐富的感性狀態下,才具有創造力,但是那時短暫,非常不穩定的,之後我便開始尋求解決辦法。

讓自己去常態連載,穩定的在作品當中鍛煉,都是為了下一次的爆發,而做的準備。


厲曼婷

真誠,是創作的根源。以前寫東西對我來說比較容易,是因為以前我的個性還沒有那麼冷淡。創作是需要很勇敢、很誠實,現在的我,就沒辦法那麼自在的去寫關於自己的心情、思想給別人看。
Os
這段話裡的「真誠,是創作的根源」、「創作是需要很勇敢很誠實」,我不是很清楚,因為從我開始寫作,等於都是自己和自己對話,所寫的讀後感、觀後感,也都是自己的心得,簡單來說都是心裡的想法。

自己這種寫法,從來沒有得獎過,都是在地下自娛,誰知道寫這種文章,對別人有沒有幫助,至少對我有著前進的意味。

我覺得語句流暢之後,你再來求創新;不要因為那個「創新」,去把原本該有的基本功破壞掉。
Os
我現在也只能追求語句流暢而已,其他也沒空去想。

 

許常德

電影影響我的歌詞很多,我堅信:畫面性很足,故事才好看。
Os
我文字所呈現的畫面很差,也只能多參考,那些畫面感強的前輩,是如何運用文字營造出來畫面。


十一郎

我覺得寫歌詞的人,最早會從自身的經歷開始,不要說全都是自己的故事,哪有那麼多故事,可是可能某幾句的感受,是自己曾體驗過,知道是怎麼回事。
Os
這段話的意思,我目前已經能做到,再來就是有辦法「偷」別人的感覺,畢竟再如何豐富人生,人很難什麼都去經歷,為此也能從別人身上,偷「感受」和「經歷」。

然後運用真誠的文筆,化為文字呈現出來。

 

方文山

為了寫歌而去研究歌詞,不是因為喜歡歌詞才開始投稿歌詞。
Os
我的話,是因為想了解歌曲是怎樣誕生的,所以研究歌詞,研究著研究著,自己有念頭想要寫,然後就開始寫。

歌詞服務的對象很清楚,它就是一個情感的寄託、情緒的宣洩,因此你一定要有人稱代名詞「你、我、他」,而且最好出現在副歌。


隨筆

怎樣的人,能自稱或是被人尊稱為作詞人呢?應該是能靠著寫歌詞、填詞,賺錢養活自己和家人的,其他那些寫開心的,都只能被稱為業餘。大部分能夠成為專業的人,都是從業餘出發,但不保證業餘能夠成功,轉職為職業。

對於歌詞,因為題材豐富,但是篇幅小、字數不多,卻可以做到,將小故事濃縮進去。所以寫起來很有挑戰性,只是我對歌詞,更多的是希望能夠鍛鍊自己的文字能力,將這裡所累積的經驗,回灌到我在其他文體上撰寫。

我雖然開始寫歌詞,也嘗試蔗填詞,但是我不會認為自己是寫詞人,這本書所選的,都是流行音樂圈的知名工作者,而他們都是成功人士,那些代表作,好幾首都是傳唱至今的經典歌曲。

其實看著他們分享,我內心都會想起「倖存者偏差」這個詞,一個人能夠成功,除了自己努力之外,在音樂圈更多的是天時地利人和,有許多創作者,便是欠缺了那個,所以我這個人並不會特別追星,對於所謂的大師。更覺得還好,成功的背後,並不是聽聽經驗分享,以及讀回憶錄,那麼簡單就能複製的,每一個人都是自己生命的創造者。

其實,對於這些人,我一視同仁的,將他們全都視為創作者,淡忘他們曾經的豐功偉業,只專注在聽他們創作的想法,以及對於如何寫歌詞的看法,也許將這本書還給圖書館之後,我會將他們斗忘了,但是他們在書裡,曾說過的建議和指導,最終都會成為我創作時的養分。

 

arrow
arrow

    岳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