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珍珠奶茶,我小時候喝的,並不是現在市面上,所流行的杯裝手搖飲,而是更早的泡沫紅茶那種,因為那時小時候喝的,我怎麼感覺,現在無論哪個品牌的珍奶,都遠不如那時的好喝。
蘇澳冷泉,算是我這趟在宜蘭,所到了最南端,再來的路途就是往北了,因為時間還蠻吃緊的,所以我沿途只安排珍奶文化館,這個景點。
前晚安排行程的時候,回程看到有這個地方,因為自己喜歡珍珠,才會將它排進行程裡,到了當地,果不其然是這裡是觀光工廠,只是因為我都是直接喝珍奶,所以從未聽過,上島食品這個珍奶品牌。
珍奶文化館,一樓是販賣部和餐廳,而則是珍珠故事館,因為我對珍珠感興趣,所以先跑到二樓參觀。
在展區裡,看到兩個有趣的數字,台灣一天總製造珍珠的數量,平均可以超過300公噸,小小珍珠,是怎麼生產這麼多的?真是太厲害的。
但這還不是最厲害的,最誇張的是後面的數字,台灣人每年喝下來的珍珠奶茶,有一億杯,平均一個人喝了快5杯有了,如果是我的話,應該超過這個數,主要是沒想到,台灣人這麼愛喝珍奶啊!
還看到了如何煮珍珠,說起這個,我在大學的時候,在林口就有到清心福全去打工,那時就在飲料店,自己煮過珍珠,不得不說煮一整鍋,Q彈有勁的珍珠,還是有難度的,我那時也沒煮明白,之後就離職了。
不過,看著圖表,好像就類似這樣,因為也好多年沒煮了,只記得過冷水那一環,是決定珍珠好不好吃,最重要的一環,因為曾經煮失敗過,所以才會對此留有印象。
在展區裡,也看到我童年時,所喝過的泡沫紅茶,沒想到它的年份是1981年啊?我怎麼記得,應該是再之後才開始流行的。
也在展區裡,看到茶類的介紹,這東西,讓我聯想到名偵探柯南裡的黑暗組織,會將成員以酒作為代號,所以會被粉絲,戲稱為酒廠,而我個人是喜歡喝茶,還有名車的,那麼我怎麼可以模仿人家,嘗試將自己所創作的組織成員,以茶類或名車來做他們的代號。
最後一區,則是介紹世界各地,不同的茶種,像是泰國的泰式奶茶,還有馬來西亞的拉茶,前者我已經有在當地品嚐過,假如之後出國時,還有遇到,我一定會買來嘗試的。
看完展覽,我就下到樓下逛起它的販賣部,其中唯一會讓我想買的,就是不同國家的茶包,有看到紐西蘭和慕尼黑的奶茶,因為這些國家,我暫時還不能去,但至少能夠喝到它們的茶,不過我考慮到行李的問題,所以只有將這些茶包拍起來,留待之後再做決定。
在珍奶文化館,讓我覺得最可惜的,反而是那個的燈泡奶茶,原本我會想要這裡試喝的,只不過當得知,付了88元以後,那個燈泡卻不能帶走當紀念品,我當下就決定不想喝,這麼貴的珍奶,就算它還有附贈一份鬆餅,我依然覺得不值得。
那個燈泡,我家裡是已經有一個,會想要收藏,還是為了紀念這趟宜蘭旅遊,可能我心裡覺得88元,還無法拿下這個燈泡杯,就打消那個念頭。
所以,我到珍奶文化館,變成單純參觀看展,什麼都沒有買,便決定繼續往北,向著礁溪的方向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