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很關注藝文相關的新聞,從富邦美術館開館以後,就有在追蹤它的展覽,那時看到有梵谷的畫展,第一個念頭就是我想要來看展,有了想法,再來就是安排時間。
事實上,富邦美術館留給我最大的記憶點,是它的「門票」,它是私人美術館,想要怎麼定門票價格,也是它的自由,可是即便扣掉公立美術館,在一眾私人美術館當中,它也是獨一檔的。
我這次購票,是使用kkday,門票在有優惠的情況下,還需要420元,這樣的價格,已經是我這兩三年所看過的展覽裡,門票最貴的,台北是還有高門票的展覽,但那我也不會去看。
那時就會好奇,富邦美術館到底哪來的自信,敢開如此價格的門票?直到我到了美術館附近,便明白它貴在哪裡。
貴在地段啊,它的位子就在信義區裡面,旁邊有一棟富邦大樓,看起來像是企業總部,而美術館則算是附屬建物,這幾年許多企業,會經營集團風評,所以會進行回饋社會的動作,而富邦美術館就是,如此想法下的產物。
我這天第一目標並非這裡,而是在南港中研院那邊,兩個與原住民族有關的博物館,結果遇到人家休館,就在早餐店裡,等到富邦美術館開門才跑過來。
美術館在松山工農的旁邊,而它的鄰居有個特別的建築物,那就是「陶朱隱園」,號稱全台灣最頂的豪宅,不僅沒有實價登錄,大眾完全不清楚,它一坪賣多少,而且沒有財力證明,根本沒有機會進去看房子,表現的非常神秘。
原來富邦美術館,在陶朱隱園旁邊啊,只是這也不能當作高門票的藉口,開這麼貴的門票,主要還是富邦的問題,人家忠泰、順益都有美術館,就沒有這樣。
美術館現在的動向,覺得並不ok,它和富邦總部共用一個地下停車場,進來以後,卻沒有直接能通往美術館的電梯,可能還在規劃吧?這點不確定。
我想要到美術館,等於需要從停車場走過人家富邦總部,大廳的一樓,出來之後,才能前往美術館,目前就有點多此一舉,看之後會不會有所改善。
美術館前的大廣場上,有裝置藝術,是用鐵條完成的雕像,因為是中空的,拍出來還蠻好看的。
而美術館的本體建築,會讓我聯想到積木方塊,周圍減少玻璃帷幕的面積,不過將它移到天花板處,形成自然採光的天井,這種天井,在日本的住宅改造王裡,看過好多建築師愛用,或許就是取自那樣的建築思維。
在入場的時候,還看到一個特別的地方,那就是除了驗票以外,工作人員居然會檢查來賓,隨身包包裡的東西,看有沒有違禁品的樣子,我應該是第一次在台灣的美術館,看到這樣的環節,估計是被國外那些,極端環保團體的行為嚇到,才有這樣。
我這次是為了梵谷的特展,買票入場的,並不確定能不能一票將整個美術館都看完,因為我來的那天,運氣很差,剛好遇到另外一個展覽截止,那邊封了起來,結果我只看了梵谷這個特展,外加另外一個與富邦有關的形象展。
因為剛開不久,所以美術館內部,都非常新,只是有很多未開放的區域,一進來就跟著引導來到樓上,梵谷特展的門口,只是因為沒有對外窗,所以是被包裹在建築物裡。
富邦美術館,真要挑刺的,還是只有門票,因為展區的空間,都會覺得中規中矩,動線也都很合理,只是單看一個展覽420元,真的貴,我還沒有看過國外的美術館、博物館,所以不太了國外是怎樣,台灣即便是奇美博物館的特展,也比這個便宜。
也因為這樣,在入場的時候,聽到只能看梵谷展覽時,心裡會覺得好可惜,就很不划算,剛好遇到了, 雖然票早就買好,可是前一個禮拜,有其他展覽想看,而美術館固定休禮拜一,所以就擠到這天。
看到這樣的價錢,其他的美術館我都能看兩次了,這次還是因為梵谷才吸引我過來,之後除非是我喜歡的畫家展覽,不然富邦美術館,應該暫時不會放在備選名單內。
再從美術館走回來的時候,湊巧遇到中午時段,然後在富邦總部那邊,看到人家有特別規劃一間外送室,擺放各課所叫的外送,這點真的非常貼心呢!
我還特別走進去給人家參觀,參觀完就回到停車場,取車前往下一站:忠泰美術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