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想別人

作者 / [巴勒斯坦]穆罕默德·達維什

By Mahmoud Darwish

當你做早餐時想想別人,
別忘了喂鴿子 。
當你與人爭鬥時想想別人,
別忘了那些想要和平的人。

當你付水費單時想想別人,
想想那些只能從雲中飲水的人。
當你回家,回你自己的家時,想想別人,
別忘了那些住在帳篷裡的人。

當你入睡點數星辰的時候想想別人,
還有人沒有地方睡覺。
當你用隱喻釋放自己的時候想想別人,
那些喪失說話權利的人。

當你想到那些遙遠的人們,
想想你自己, 然後說:
「我希望自己是黑暗中的蠟燭。」


翻譯 / 曹疏影
選自 / 《給孩子的詩》,北島選編,中信出版社

Think of Others

As you prepare your breakfast, think of others
do not forget what Doves eat.
As you wage your wars, think of others
do not forget those who seek peace.

As you pay the water bill, think of others
those who are breastfed by clouds.
As you return home, your home, think of others
do not trifle those who live in tents.

As you sleep and count the stars, think of others
there are those who cannot find the place to sleep.
As you free yourself with metaphors, think of others
those who lost their right to speak.

As you think of distant others, think of yourself
say: I wish I were a candle in the dark.

 

賞析

原詩沒有這樣分段,就這樣一連串寫下來,分段只是為了方便閱讀而已。

我真的覺得詩人寫這首詩的時候,有些根本是硬湊出來的,就像是「鴿子」、「住帳篷」、「沒地方睡」,這三個就很莫名其妙了。

想鴿子到底是要三小?為何還要幫城市裡,為患的害鳥準備早餐啦,後面兩個只讓我想到龍山寺的街友,或是出現在各地的流浪漢。

可能是因為詩人是巴勒斯坦人,所以是以他們當地的情況,在創作這首詩,可是身為台灣人,也看過相關的紀錄片,可是我對這些人,真的很難有同理心。

雖然成為街友或流浪漢,有各自的理由,但是其中難免有共同點,不務正業、不想工作、懶惰散漫,是吧?不然以台灣的環境,你只要願意去工作,怎麼可能會搞到自己,去露宿街頭。

他們背後有各自的苦楚,遊民之所以成為遊民,並非全都是情願,原因有很多:家變、生意失敗、被子女拋棄⋯⋯「如果可以回家,誰不想回?」

可是他們有為了返回社會,付出點什麼嗎?還是就是在那邊等待別人的援助,很抱歉,可憐之人必有可惡之處,對台灣的遊民,要我想到他們,別想。

為了生活下去,我都願意去做粗重的勞動工作,那些工作門檻沒有很高,我自己都在吃苦了,為何還要同情那些白吃白喝、遊手好閒的人?

前面幾段都是鋪陳,我看放入其他句子,應該都可以,因為沒有太過明顯的關聯性,而最後一段則是詩的靈魂,我等於是讀到最後一段,才喜歡這首詩的。

等於是運用遠與近、自己和別人的對比,然後想到其他人都在受苦,便許下心願,「我希望自己是黑暗中的蠟燭」,我是這樣的人,所以會很喜歡這樣的宣示。

這樣的詩,說起來也沒什麼,以兩句為一對,然後這樣整齊的排列下去,真正讓我比較有感的,是「和平」和「言論自由」,巴勒斯坦和台灣不一樣,他們欠缺這兩項,而台灣人很容易生在福中不知福。

我認為和平,並不是委屈自己,去向大國乞討而來的,應該他媽的靠打出來的,有個國家就很討打,我們不卻戰也不避戰,只要剛打我們,保證一次給對方死。

 


隨筆

我說個很直接的,誰會想要看到一個「學店仔、水電工」在臺上胡說八道的?這座島上的人民,大多數崇尚的都是高學歷、高社會地位的,那些人說出來的話,才有參考價值。

我越是瞭解自己的國家,越明白自己想要改變,只能往上爬,檯面上那些政治人物,那一個不是台清交成體系出來的,說真的在我眼中,他們就只是一批很會考試的,早早就是成功、勝利族群。

因為我自己一直都是失敗者、輸家,其實很討厭這些人,出來發聲明什麼的,或是鼓勵什麼的,說什麼捐出自己的薪水多少又多少,那是因為對他們來說,賺錢很「容易」,來錢那麼簡單,捐出來根本沒差。

我賺錢,根本沒有那麼容易,大多時候都是在吃苦欸,錢賺得已經夠少了,還要我捐款幫助人喔,我想到一個例子台東的菜販-陳樹菊。

我很難想像一個菜販,菜市場裡賣菜的可以這麼賺,單看維基百科,他捐錢的紀錄,算一算,也快3千萬了, 算工作40年,等於一年要存75萬,人不可能完全沒有開銷,等於他賣菜,很早就年薪百萬。

對他來說,賣菜雖辛苦,但是賺錢容易啊,人家一年存的,已經比我現在賺得還多,我光養自己就很勉強,怎麼還有餘力?

陳樹菊來錢那麼容易,想想別人,看看自己,我活得如此無能,真的很對不起。

我不是什麼厲害的人,光只是賺到現在這樣的薪水,已經很吃力了,已經薪資低了,活的很失敗,然後還要看勝利組在那邊說,講他們捐了多少,造福了多少人。

那我寧願不想想別人,也沒有想想自己,單純什麼都不想,做好自己的事。為何行善只能是他們那種,難道別種就不是?

而且細想,大家會願意聽陳樹菊分享,不也是因為他的善行,他捐了「很多」錢,他的與眾不同,讓媒體願意去採訪他。

這點跟大老闆、企業主受訪,又有何分別?這個社會,崇尚的是高學歷、高社會地位的,社會地位其中一點,便是有錢人,陳樹菊在這點上,不就和他們站在同樣的位子。

我什麼都不是,現階段還只是個學店仔、水電工,誰想聽我發表長篇大論啊?

 

arrow
arrow

    岳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