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言賞析:

當我們隨著新聞媒體喧嘩、對事件中的角色指指點點時,我們不是在聆聽他人的心事,只是習慣不斷地發言。

台灣是愈來愈孤獨的社會

那個沉默的年代已不存在,每個人都在表達意見,但在一片call in聲中,我卻感覺到現代人加倍的孤獨感。

每個人都急著講話,每個人都沒把話講完。

我想談得就是這樣的孤獨感。因為人們已經沒有機會面對自己,只是一再地被刺激,要把心裡的話丟出去,卻無法和自己對談。

人害怕孤獨

想要打破孤獨的動作,正是造成巨大孤獨感的原因。

當你在暗戀一個人時,你的生命正在轉換,從中發展出完美的自我。

「我」從哪裡來?

儒家文化是最不願意談孤獨的,所謂五倫,所謂君君、父父、子子的關係,都是在闡述一個生命生下來後,與周邊生命的相對關係,我們稱之為相對倫理。

不要胡思亂想。所以發問,卻立刻被切斷了。

儒家文化不談隱私,不注重個人的私密性。

不允許孤獨

若是個人隱私可以被公開在媒體上,任人指指點點,就表示儒家文化還是無遠弗屆。我在歐洲社會裡,很少看到人隱私的公開,表示歐洲人對於孤獨、隊於隱私的尊重,以及對於公領域與私領域的劃分,已經非常清楚,同時,他們也要求每一個個體必須承擔自己的孤獨。

一方面我們不允許別人孤獨,另一方面我們害怕孤獨。我們不允許別人孤獨,所以要把別人從孤獨時刻裡拉出來,接受公共的檢視;同時我們也害怕孤獨,所以不斷地被迫去宣示:我不孤獨。

沒有人敢特立獨行,大家都遵守著「中庸之道」,不做第一,也不做最後。儒家思想歌頌的是一種群體文化,他是以農業為基礎,一定和群體有關。

特立獨行是在破壞群體,就會受到群體的譴責。

群體的公權力,遠大於任何法律。

對抗群體文化

在現實社會中,我們從來不會覺得一個因為特立獨行而被凌遲至死的人是好人。

魯迅是一個極度孤獨的人,孤獨使他一直在逃避群體,所以我們看到他作為一個作家、文學嘉,最重要的是他要維持他的特立獨行、維持他的孤獨敢,因為他成名了,影響了那麼多人。

他一直在出走,因為作為一個社會心靈的思考者,他必須保有長期的孤獨。

破碎的孤獨感

莊子「獨與天地精神往來」

竹林七賢,他們以個人的孤獨標舉對群體墮落的對抗。

武俠小說裡也有巨大的孤獨敢,所以許多人喜歡閱讀。所謂「活死人」就是要對抗所有活著的人,當活人不再是活人,死人才能活過來。

尋找情慾孤獨的宣洩口

傳統經典裡沒有情慾孤獨的存在,都被掩蓋了,那麼處在這個文化下的青少年,該如何解決他的孤獨?這些絕對不是壞東西,但是和青春期的對話太少了。

若連最古典、最優雅的《牡丹亭》、《西廂記》都是禁書,我們就能窺見在傳統文化中情慾孤獨受到壓抑的嚴重性。

竹林七賢裡的孤獨

「吶喊」是從最大的壓抑中,狂吼出來的聲音。

特立獨行等於大逆不道

記得小時候頭髮稍跟別人不一樣,就會受到指責,因為大家應該遵守共同的標準。

頭髮和裝扮是自己的事,但在群體社會裡,卻變城眾人之事。當群體思想大到一個程度時,沒有人敢跟別人不一樣。

一個成熟的社會應該是鼓勵特立獨行,讓每一種特立獨行都能找到存在的價值,當群體對特立獨行做最大的壓抑時,人性便無法彰顯了。我門貢獻自己的勞動力給這個社會,同時也把生命價值的多元性犧牲了。

文化對情慾的壓抑

在群體文化中,婚禮喪禮都是表演,與真實的情感無關。

「為什麼要這麼堅持呢?」、「你幹嘛這樣子?別人都不會。」

無法仰天長嘯

在群體文化裡,二愣子很容易受到傷害,因為他們很正直,有話直說,包括我在內,都是在傷害他。

我在設法讓他們變得和群體一樣。

活出孤獨感

這不是和群體的理性文化在對抗嗎?而這是法律在判案還是道德在判案?

如果活不出孤獨感,如果做不到特立獨行,藝術、美是沒有意義的,不過就是附庸風雅而已。竹林七賢的孤獨感,畢竟曾經在文化中爆放出一點點的光采,雖然很快就被掩蓋了,在一個大一統的文化權威下,個人很快就隱沒在群體中。

生命本質的孤獨

人從出生那一刻起,就開始走向死亡。

一個文化如果迴避了死亡,其實是蠻軟弱了。儒家文化固然有樂觀、積極、奮進的一面,但是我覺得儒家文化最大的致命傷,就是始終不趕正視死亡。

「捨生取義」、「殺身成仁」,唯有如此死亡才有意義。所以我們自小接受的訓練就是要用這樣的方是死亡。

孤獨與倫理規範

文化的成熟,來自於多面相得觀察,而不是單向的論斷;儒家文化有其偉大之處,孔子的哲學也非常了不起,但當一個思想獨大之後,缺乏牽制和平衡,就會發生許多問題。

群體的道德意識往往會變成對他人的指責,在西方,道德觀已經回歸到個體的自我檢視,對他人的批判不叫道德,對自己行為的反省才是。
當道德變成一種表演,就是作假,就會變成各種形態的演出,就會讓最沒有道德的人變成最有道德的人,語言和行為開始分離。

對生命的懷疑

我相信,最好的文學是一本最誠實的自傳,目前我還沒有勇氣把他寫出來,但已經在醞釀,我也知道這會是我最重要的功課。

我想,台灣應該是一個可以有距離的去對抗儒家文化傳統的地方,奈何我們既隔離在外,卻又以儒家正統文化自居,因為我們認為對岸破壞了儒家傳統,所以我們必須去承接,事實上我們所背負的包袱比對岸更重。

家庭、倫理的束縛之巨大,遠超於我們得想像。

孤獨感就是生命隊生命本身採取懷疑的態度。

生命的意義

儒家文化一定強調生命是有意義的,但對存在主義而言,存在是一種狀態,本質是存在以後慢慢找到得,沒有人可以決定你的本質,除了你自己。所以存在主義說「存在先於本質」,必須先意識到存在的孤獨感,才能找到生命的本質。

我不能反問學生說:「如果生命沒有意義,值得活嗎?」

現代的文學顛覆了過去「生下來就有意義」的想法,開始無止盡地尋找,很多人提出不同的看法,都不是最終的答案,直到現在人們還沒有找到真正的答案。

意義一定要自己去尋找

拋開結局的束縛

《異鄉人》這本小說在國外會得獎,但若是在國內,可能直至今日都無法獲得肯定,因為他的內容違背世俗的標準。

小說的好或壞,不是結局的問題,而是生命形式的問題。

對人性的無知才是使人變壞的肇因,因為他不懂的悲憫。

先有結局,就不會有思考、推論的過程。一到選舉時更明顯,都是先有結局在搜羅證據,如果真是這樣,人民的思考在哪裡?他還是用同樣的情緒在跳腳、在哭,只是偶像換了另外一個東西而已。

個體的獨立性應該表現在敢於跳脫大眾的語言、說出懷疑和不同的思考方式,而不是結局獲結論。我相信,我們的社會需要更多孤獨者,更多叛逆者,更多阮籍和稽康,勇於說出不一樣的話。

好的文學要提供的就是一種「觸怒」。

孤獨是生命圓滿的開始

有時候你會發現,速度與深遠似乎是衝突的,當你可以和自己對話,慢慢地儲蓄一種情感、醞釀一種情感時,你便不再孤獨;而當你不能這麼做時,永遠都在孤獨的狀態,你跑得愈快,孤獨追得愈緊,你將不斷尋找柏拉圖寓言中的另外一半,卻總是覺得不對;即使最後終於找到「對的」另外一半,也失去耐心,匆匆就走了。

「對的」另外一半需要時間相處,匆匆來去無法辨認出另外一半的真正面目。

凡所有你認為可以簡化的東西,其實都很難簡化,反而需要更多時間與空間。

閱讀《金瓶梅》了解情慾孤獨

明朝是建立商業文明的時代,商業一來感官的需求就會增加。情慾成為具體的視覺、聽覺刺激著每一個人,難以把持、快速地蔓延,逐漸變成我們今日所說的「色情氾濫」。

從小說談孤獨

旁人無法了解,只有自己之道,而因為我們不了解,就會刻意將它隔離,於是整個社會的孤獨感因此而破碎。

人有一部分是人,一部分可能是鸚鵡,一部分的語言是有思維、有內容的,另一部分的語言則只是發音。


意識到身體的存在

真正的情慾就是徹底了解自己的身體,包括所有的部分,從外表看得到的到內臟器官,甚至分泌物,但不能先有結論

孤獨並非寂寞

孤獨和寂寞不一樣。寂寞會發慌,孤獨則是飽滿的,是莊子說的「獨與天地精神往來」,是確定生命與宇宙間的對話,已經到了最完美的狀態。

愈是不想處於孤獨的狀態,愈是去碰觸人然後放棄,反而會錯失兩千年來你尋尋覓覓的另一半。

心得:

我不是一個早慧的人,所以不得不說,上面所做的筆記,裡面提得很多都是,過去從未想過,且也沒意識到的,因此蔣老師所寫的,其實對我來說非常新鮮,也把他門留存下來,等日後再來回味。

第一篇主題是「情慾孤獨」,什麼是情?什麼是慾?曾經我以為我懂,實際上也不過只是不懂裝懂而已,遇到一個女孩,會想要與她產生連接,了解她的過去現在未來,知道她心中在想什麼,進而與她分享心事,每天都想要看到她,如此就是情嗎?是先有情,還是先慾呢?

每個人的答案都不同,在我絕對是先有慾,才會有情,所有的感情、戀愛,都是從由性出發,慢慢地通往下一個階段,我錯了沒我不知道,哪一次的感情,不是急急忙忙的,先把對方搞上床,先做了之後再來談。

我愛你這個三個字,之於我重點是在「我愛」這兩個字,而「你」可以泛指全天下靠近我的女人,進而願意讓我在床上擺佈的,只要能夠如此,我就會說「我愛你」,這樣對待情慾的方式,可能早就已經偏斜了,早忘了是從什麼時候開始。

我想處在這樣的思辨狀態下的我,是非常孤獨的,因為我不知道該找誰談論這個問題,只能自己在那邊反省、後悔,但是下一次遇到,卻又有可能會舊病復發。

對那些每天下班放學回家後,臉書和Line依舊精彩的人來說,他們是否會感到孤獨呢?因為我是剛好處於他們兩極的位置,所以沒辦法體會他們是否會有孤獨感,在我也是長久以來的習慣,從求學就不會打電話找朋友出去玩,之後的MSN、即時通的年代,也是一個人悶在網路遊戲當中,沒有和身邊的朋友多所連接,再來資訊快速發展,衝入了臉書、Line的年代,依循著上一個年代的習性,與朋友也成了有事才會連絡,沒事就偶而點個讚的關係,這樣會讓人感到孤獨感嗎?

一個社會化很完全的人,就一定有機會面對自己嗎?還是那種在社交、愛情裡雙雙落空,只能設法讓自己快樂起來的人,才真正的在面對自己,我一直認為群體和個人,孤獨與熱鬧,起始有著兩種不同的樣貌。


由個人主義下,所形成的群體,以及從群體主義中,有出來的個人,這兩種在處理事情,和對人是否有悲憫的感觸時,絕對會有完全不同的表現方式,前者我認為比較像是歐美社會給人的感覺,而後者則是中國、日本、臺灣。

另一方面,本來熱鬧的人,想要追求孤獨,和總是孤獨的人,想要一點點熱鬧,卻往往要不到,人本來就有很多種,有些人擅長社交,很輕易的就可以和人熟絡起來,而有些人先是個性內向愛靜,疏於練習的情況下,就變成那種融入不了群體的存在,只能在邊緣旁觀著群體所發生的一切,可能有人會說這一切都是咎由自取,可是其中的傷痛,哪是一句話就能夠說明的。

而這兩種人,所面對的孤獨感,一定也是不一樣的,一個是想從群當中出走,一個是本來就在群體之外,想進無法進,想出走又該往哪裡去,我是屬於後者,但是看到市面上許多書,是教人家,如何做到前者,對於一個長久以來孤獨的人來說,那可能又是另一種的孤獨吧!

看了這篇之後,我做了三年的觀察,發現雖然儒家思想有所式微,問題是遺毒依然根深蒂固,個人to群體,和群體to個人,兩者之間絕對有非常不同的態度、價值觀,才會使台灣還是一個讓人感覺未成熟的社會。

追根究柢,還是要回歸重頭檢討儒家文化的問題,而在這一篇當中,為我提供了很幾個面向可以進行思考。
1.儒家文化不談隱私,不注重個人的私密性。
2.「不要胡思亂想。」所以發問,卻立刻被切斷了。
3.特立獨行等於大逆不道
4.儒家文化最大的致命傷,就是始終不敢正視死亡。
5.儒家文化一定強調生命是有意義的,「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我相信蔣勳老師,舉這些出來,絕對不是只出這些一定不好,而是其中有問題,不能在像教條式的去接受它,附上自己的一些想法。

A1,只要打開電視,就會發現台灣的媒體,非常喜歡去挖掘藝人、名人的隱私,他們當然也是因為民眾喜歡看,想要窺探別人的私密,去做的行為,我不能斷言這些,未必不會在歐美國家發生,但至少目前我們每個人,都身受其害,感覺時時刻刻活在別人的攝影機下,一有衝突就會被PO到網路上,變成每一個人都活在楚門的世界之中。

A2.我以前就常被長輩們說,「你想太多了,不要胡思亂想」,還好長大後,這樣的習慣,我還是保存著,做任何事會先想過,想過之後在去做,總比過往什麼都不想,別人叫你做什麼就做什麼,好太多了,我認為自己和下一個世代的人,應該都是非常有自己想法的,也就不必老生常談,甚至是好為人師了!放手讓他們去做去失敗,跌倒了思考後再爬起來,永遠保持著思考的狀態,想著下一步要做什麼,該怎麼做,如何去做?長輩們能給予的只剩下支持和鼓勵而已。


A3.大逆不道這個問題,可說是折磨了我前半生,忤逆、頂撞、不敬這個從國一就發生在我身上了,所謂的「尊師重道」,他們永遠把老師(人)擺在道(真理)之前,你不能不服從師長,更不能違背老師,我真的好恨好恨那兩位老師,她們的所做所為,讓我從此想到學校只想到痛苦和排擠而已。

可是,恨她們又能夠怎樣,搞不好她們早就已經忘記我是誰了,要找誰復仇呢?想來想去就只能找罪魁禍首的儒家文化吧,要不是這種特立獨行等於大逆不道的想法,我就不會如今的我,只有可能更好,不可能更爛了,儒家文化?去妳媽的,我第一個摧毀的就是你。

A4.未知生,焉知死?中國、日本不知道怎樣,但是台灣就像蔣老師所說的,是非常忌諱死亡的島嶼,即使到了現在,大樓很多都沒有「4」樓等諧音字的禁忌,我們也會用各種字來代替「死」,而不直接說出這個字。

死在西方文學、哲學當中,是一門非常美且迷人的課程,可是在台灣好像不怎麼盛行,即使所謂的生死學和西藏生死書,還是未見電視上會特別開闢節目來談論死亡,平常我也找不到朋友可以一起聊聊死亡,我對於死後人會去哪裡,以及死前、死得當下會面對怎樣的離別痛楚,總是有著濃厚的興趣,也只能自己研究了。

A5.不得不說,我自己也曾經深受如此想法所影響,認為讀書人不僅要憂國憂民,還要設法改變大家的命運,造福更多人,實際上我連自己的命運,都尚且改變不了,還想什麼去影響別人,但這並不代表我不需要關心其他人。

我時時要想辦法改變自己過去所造成的業障,讓自己脫離現狀,也要了解別人和自己的不同,以及他們所面對著的問題,生命有沒有意義很重要嗎?每當想到為什麼是我被生出來,被放入這個身體裡面,每天必須面對勞動才能夠養活自己,為什麼是我,而不是別人的時候,就會覺得生命根本沒有什麼意義。

也不用一定要活出有意義,來證明自己曾經在這個世上走過一程,既然沒辦法自殺,也無法立即就死去,至少在死前,能夠做到自己想要做的事情,我沒有想要賺大錢,更不想知名全球,只想要由自己創造出超越當代和過往的文學作品,這也不是什麼可以用來說嘴的理想和夢想,自己一定會去做的事情,也不需要一定要講出來,來獲得大家的認同,難道大家認同,你就一定會成功嗎?或是大家不認同,你就不打算如此做下去了?我只是想做,以及想該如何去做,如此而已。

讀完這篇,讓我重新檢視儒家經典中所寫的,重新思考過一次,會想找《紅樓夢》、《金瓶梅》來閱讀,同時想回頭翻一翻魯迅的《藥》、《離婚》、《在酒樓上》、《狂人日記》來看,最重要的是他為我介紹了「普羅米修斯」的故事,以及存在主義,和沙特《牆》、貝克特的《等待果陀》、卡夫卡《蛻變》、卡繆的《異鄉人》這些自己高中大學,從未接觸過的西洋文學的幾部小說,進而開始瘋狂的閱讀西洋文學,慢慢喜歡上那些本來就存在的經典。

我想人生很多東西,都一定要自己去尋找,有時候你會認為找到,可是找到的不一定對;有時候你會認為自己找不到,但是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出,上面心得只是我目前的想法,並不能代表絕對錯或對,但至少我已經在路上了!

每一個人都應該不斷出發去尋找、去思考自己想要什麼、不想要什麼,這都是自己的課題,不能夠丟給別人去負責,因為也只有你自己,找到那心中無數題目的答案,最重要的便是,出發去尋找吧!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岳浪 的頭像
    岳浪

    越努力,越幸運

    岳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