閨怨-王昌齡

閨中少婦不知愁,春日凝妝上翠樓。
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

註釋

凝妝-刻意地化妝打扮。

語譯

閨中的少婦不知離別的愁怨
在春光明媚的日子裏,很認真地打扮一番。
走上翠樓去觀賞風光。忽然看到田埂間的楊柳
想起遠離在外的丈夫,才覺得孤寂愁怨起來
後悔為什麼要叫夫婿出去求取功名呢?

賞析

「閨怨」是古典詩歌常見的題材。
因為古代的社會中
男女社交極不自由,女人被禮教閉鎖在閨房內
夫婦間的愛情幾乎是一個女人生活的全部。
她的喜、怒、哀、樂,種種情緒的變化
差不多隨著丈夫的動向而起落。
但她們不會作詩,無法表達自己怨情,於是許多詩人便當起他們的代言人
用動人的詩筆為閨婦們吐訴滿懷的哀愁。「閨怨詩」便因此大量地產生了。

王昌齡這首〈閨怨〉詩,可算是其中的傑作。
詩的起筆有明起、暗起、反起。

「明起」是直截了當的入題。
「暗起」是不直截觸題意,已暗示的手法作起。
「反起」則就題意的反面作起。


像這首詩,本來要寫的是閨婦的愁怨
卻不正面去扣合題意,偏從反面「不知愁」起筆
人手便出人意表,很能產生懸疑新奇之感。

接著,就「不知愁」在渲染一筆,用實際的行動來表明這個少婦不知愁
因為她還那麼興致勃勃地化著妝,準備上樓去觀賞春光啊!

當她放眼望去,忽然看見陌頭的楊柳
才開始悔怨自己放夫婿外出覓取功名,致使自己落得這樣孤寂。
為什麼楊柳色會惹出她的愁怨呢?
因為一方面柳色這麼好,能有夫婿陪伴共賞春光,豈不愜意?
但夫婿已離她而去,寂寞忽然爬上心頭
另一方面,楊柳是離別的象徵物,看到楊柳,便引發她的離愁來
至此,她再也不能不「悔教夫婿覓封侯」了。

到最後一句,才逼出怨情來。這一句有幾個好處
第一個好處是扣合題意。第二個好處是補名為什麼少婦起先會不知愁
原來她一心想要丈夫去求功名,這層鼓勵帳婦進取的意念
暫時掩蓋了她的離愁,直到被陌頭楊柳觸動,愁緒才乍然湧現。
第三個好處,是她不怨丈夫,反而怨起自己,表現一種敦厚的婦德來。

這首詩,第一句起,第二句承,第三句轉,第四句關合題意
起承轉合,非常分明。可貴的是提議在最後才逼現出來
委婉曲折,很有思致,這種詩在章法結構上
顯然經過精心設計,絕非率爾出手能夠作到。

文自:平林新月 時報出版

OS:


第一次聽到這首詩是在相聲瓦舍的《狀元模擬考》裡的片段念到

整首詩呈現出行雲流水的感覺
從室內轉移的室外,其中更隱含了內心思維的變動
一開始的「不知愁」有種怡然自在的感覺
「凝妝」打扮艷麗想到戶外欣賞風景
「忽見」有種被眼前的景物所震攝到的畫面
再到最後的「悔教」帶出濃濃的哀怨

只讀個幾次就可以熟記在心中,完全不需要太刻意的去背誦
而我也是因為反覆聽著相聲瓦舍的光碟,就把這首詩牢牢地記在心中
賞析所這首詩的起承轉合完全不是那種所手拈來而成
是經過精心編排
我是讀不太出來啦
只是覺得整體讀來渾然天成,看不太出有匠心的跡象
當然,我也是喜歡讀讀詩
品嘗詩背後的涵義,真叫我寫篇賞析還真寫不出來

閨怨這樣的情況
在現今的社會應該還是有,只是已經沒有以前那麼嚴重
現在的女性社交圈廣闊很多,自己也都有經濟能力,不用看男方臉色
而且都很有自己的想法,最多遇到那些愛應酬不回家的男人
或是沉迷於網路遊戲、不良嗜好的人,當然要玩大家都可以玩
男人可以出去外面玩,現代的女性要玩途徑也很多,只是想不想而已

當然最後一句「悔教夫婿覓封侯」這樣的情形還是有可能發生
做研究、事業、創作都需要投注大量的時間
如果妻子不支持丈夫去做的話,就算那個男人有天大的本領也無法發揮
可是當丈夫專心投入去做,又常常會搞到很晚
空床獨躺的情景,可能每天都會在上演
當然會很懷念丈夫在身邊的那種溫暖,總比抱枕頭好多了
可是留他在身邊又怕耽誤了他,放他去拚又只能一個獨守空閨
所以,每一位女性都是很偉大的,每位媽媽是偉人中的偉人
這樣怎麼可以不愛護那些偉大的女性呢?
不懂得好好珍惜她們、愛護她們,最後是會遭天譴的
別說我沒提醒你們,人間律法管不了你們,自有天會來收你們


感謝


以上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王昌齡 閨怨 狀元模擬考
    全站熱搜

    岳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