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高適‧別董大

千里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注釋】

(1)董大:指董庭蘭,是當時有名的音樂家。
      在其兄弟中排名第一,故稱「董大」。

(2)黃雲:天上的烏雲,在陽光下,烏雲是暗黃色,所以叫黃雲。
(3)曛 :昏暗。白日曛,即太陽黯淡無光。
(4)莫愁:請不要憂愁 。
(5)知己:知心的好朋友。
(6)誰人:哪個人。
(7)識:認識.


【古詩今譯】

一望無邊的昏黃陰雲籠罩著昏暗的天地
連太陽也顯得昏黃暗淡,失去了光芒。
只有一群群叫聲悽婉的大雁
在北風勁吹、大雪紛飛的秋冬之際匆匆南遷。
此去不要擔心遇不到知己,天下之人誰會不賞識像你這樣優秀的人呢? 


【賞析】
  
高適(702-765),唐代詩人。
字達夫、仲武,滄州(今河北省景縣)人,居住在宋中(今河南商丘一帶)
為人性格落拓,不拘小節。他半生漂泊,熟悉邊疆生活
邊塞詩寫得慷慨蒼涼,真實而有氣魄。

本篇是一首寫朋友送別的詩作,詩人送別的對象就是詩作中的董大
當時著名的琴師董庭蘭。
當時詩人和董大的境況都不佳,處於相衕貧賤的境遇之中
正所謂“「是天涯淪落人」。也就是在這個時候,作者才能寫出這樣的佳作。

詩人在詩作中起筆便採用白描的手法寫眼前景物:
呼嘯的北風,遮天蔽日的千里黃沙,昏黃的陰云
原本明媚耀眼的太陽此時也黯淡無光。
大雪紛紛揚揚地飄落著,成群結隊迫於北風嚴威而於雪中南飛的大雁
渲染了一個荒涼、悽寒而又令人仿佛沒有了著落的送別背景。

詩人在這樣的環境中,送別這樣一位身懷絕技卻又無人賞識的音樂家
復雜的別離心緒可想而之,難免溢於字里行間。
北風呼嘯,蒼穹昏黃,陽光慘淡
大雪紛飛,雁叫悽涼,不禁使人產生傷感
同是才人卻要遭如此漂泊淪落,教人欲哭無淚。
此兩句雖是敘景,內心之郁積,友情之深摯,別意之悽酸卻溢之於筆端。

詩的後兩句「莫愁前路無知已,天下誰人不識君」
是勸慰朋友,你此去不要擔心遇不到知己,天下哪個不知道你董庭蘭啊!
話說得響亮,有力,於寬慰之中充滿著激勵,充滿著信心和力量
朋友董大還有什麼理由不去為自己的前途奮鬥和抗爭呢!
此詩作一反唐人贈別詩的那種悽清纏綿,低徊留連
表現了送別時刻的一種超乎他人的昂揚和悲壯
同時也從另一個角度給後人以啟示
「天生我材必有用」,是金子,放在哪裡都會發光。
  
  豪邁,大氣,實為難得的送別佳作。

OS:

抒情一直是我寫作部分最弱的一環,明明滿懷的情感卻怎樣也寫不出來
當時就抱持著「寫不好寫不好寫不好....」這樣的念頭,也沒有設法去突破
這個問題也被我閒置了好多年,應該從國中的時候就碰觸到這坎站

而現在透過閱讀各位前輩的作品
可以發現他們都是平常很細心在觀察天地萬物
大從日月星辰、山川水木,小至一葉知秋、夏蚊蟲蟻,都是他們筆下的素材
然後再將自己的感情寫到裡面去,讀過很多作品都是這樣

這首《別董大》就是很好的例字,前面兩句寫景抒情
原本是晴空萬里的天空,卻因為被烏雲掩蓋而顯示的黯淡
大雪、北風、烏雲這些不就可以視為人生旅途中
所需要面對的考驗和挫折嗎?

最後再帶入兩句懷才不遇的人,最喜歡互相勉勵的千古絕唱
「莫愁前路無知已,天下誰人不識君」
看到前方那樣的景色,人的心情很容易因此受環境的影響
憂愁的心就湧上心頭,能力越強的人,往往越會感覺到海內無知己
那般濃烈的孤獨感,而作者反而勉勵大家不用因此感到憂鬱
因為就算找不到知心的朋友,問題是天下有誰不懂的賞識我們的才華呢
大家都會因為我們的所作所為,而感到崇拜嚮往
這或許就是每個想要走在頂點的人,必須要去面對的問題

各位前輩最後怎麼面對,我並不太想要去學習
我只想過我自己的生活,但這樣「前路無知己」的結果
真的不是我所想要的,還是很希望可以找到一個最知心的朋友
而那樣的角色,過去一直都是我的女朋友在扮演
到頭我才明白到我不想要「天下誰人不識君」的境界
可是我已經不能控制了,過去失去的都已經失去,未來的又在哪呢?
既看不到找不到等不到,我也不敢去奢望什麼

這也是為何台語歌會這麼合我的口味,因為完全寫出心聲了
聽著別人的故事別人的歌聲裡所蘊含的情感
看來也不只我一個人有這樣的問題,大家也有相同遭遇
這樣想,就稍微可以讓自己寬心一點,目前也只能這樣做啦



感謝


以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岳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