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該早從疫情前,我就已經發現,自己很喜歡翻閱地圖,從現實當中的,再到遊戲、小說裡,那種帶有奇幻想像的地圖。
從我得知,故宮在2024下半年,推出了這個地圖,以及城堡的特展以後,就一直在想著,該如何安排時間,過來看展。
到了展覽現場,馬上被它裡面的那些古地圖 所吸引,其實我蠻好奇的,以前除了政府、軍隊以外,平民百姓能不能接觸到地圖?如果不行,他們是如何前往其他城市,然後一個問題是,以前的人,能不能到處旅行?
觀看這些地圖,很自然會讓我聯想到,軍事、貿易、旅行的,只不過在我的理解裡,以前的平民百姓,除非戰亂,不管到了那裡,都需要通關文牒,沒有不僅過不了關,還會被攔下來,進行身份調查。
所以,除了當官當差的人以外,還有那些富商,能夠到處隨意移動,其餘的平民百姓,了不起只能在自己所居住的城,活動而已。
而能夠接觸到地圖的,我想也只有政府、軍事相關的人員,其餘的商人,可能會需要請嚮導,也就是曾經去過外地,抑或是從外地搬來此地,了解甲地和乙地之間,該怎麼走,然後他們大多會選擇走官道。
也就是這個展覽的主題:道里交通,不過以以前官府權利那麼大,平民一點人權都沒有,我想這些交通圖,到最後也只提供給政府、軍事的人使用。
會有所限制,主要還是牽扯到機密,不然如果這樣的交通圖,落到了敵人、盜匪的手裡,那麼人家就知道該去哪裡,可以進行伏擊,這點怎麼想,都不能讓它發生。
也就是看著這些地圖,讓我聯想到,這些地圖、交通資訊,在古代全都是機密,像我這樣普通人,根本沒有機會接觸。
這點也很合理,至少我所接觸的書裡面,各朝代並沒有留下,平民百姓所繪製的地圖,或許這在以前,是很忌諱的一件事。
所以,我自己讀中國史的時候,總會覺得,他們以前在地圖學的發展,好像沒有很發達,可能製圖技術全部都由官府所管制著,進而導致發展遲緩,是到近代,才逐漸下方到民間,大家才能夠了解地圖,觀看地圖。
如果站在這點,我比古代的老百姓,幸福太多了,不僅能欣賞各式各樣的地圖,還可以拿著地圖,到處去旅行,光是這兩點,以前老百姓哪能體會。
我在觀看這些地圖時,還有一個想法是,因為中國古代,地圖並沒有很發達,所以這些地圖,還停留在很初期的狀態,並沒有到很精細。
正是因為很初期,所以這樣的地圖,我可以很容易模仿的出來,去年就有自己嘗試畫地圖,還沒有很大片,就小一個區塊,光是完成那樣的,便已經讓我從中得到很多樂趣。
會想特定跑來看展,多少是想要看看展些什麼,順道觀摩一番,展覽的這些古地圖,算是帶給我許多啟發,再來就反覆嘗試,從小慢慢畫大,由粗糙到精細,都是一個發展的過程。
我現在喜歡地圖,遠勝過風景、肖像畫,不過後兩者,只要有機會,還是會撥空去多欣賞,充實自己對繪畫的敏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