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十三行博物館的常設展,十三行文化的特點,那就是出現「鐵製」物品,不過對於這個,會讓我感覺這些史前文化,和之後的原住民族,發展好像沒有連貫。

 

考古探秘暨同期常設展 (11).jpg

考古探秘暨同期常設展 (12).jpg

考古探秘暨同期常設展 (13).jpg

考古探秘暨同期常設展 (14).jpg

考古探秘暨同期常設展 (15).jpg

考古探秘暨同期常設展 (16).jpg

考古探秘暨同期常設展 (17).jpg

 

我所關注的點是鐵製兵器,幾個文化距今兩千多年以前,那個時候的人,就已經會打造鐵製的兵器,可是經過了漫長的時間發展,到外島人踏上台灣的時候,原住民族所用的,還是蕃刀,很簡易的弓箭,這不就說明同樣的時間,至少在武器這方面,他們都是原地踏步的。

 

考古探秘暨同期常設展 (26).jpg

考古探秘暨同期常設展 (27).jpg

考古探秘暨同期常設展 (28).jpg

考古探秘暨同期常設展 (29).jpg

考古探秘暨同期常設展 (30).jpg

 

這點讓我真的想不通,給我的感覺就是,史前文化是史前文化,而台灣原住民族,又是從其他地方過來的,這也是為何他們之間,並沒有明顯傳承的現象。

尤其,看到歐洲那邊的「維京傳奇」,感觸更深,維京時代可是8世紀,人家就已經發展出海盜掠奪的行為,背後還有核心想法在支持,我們沒有的,就直接去搶,很顯然在進到大航海時代,台灣的各原住民族,都沒有發展出這樣的習性。

 

考古探秘暨同期常設展 (32).jpg

考古探秘暨同期常設展 (33).jpg

考古探秘暨同期常設展 (34).jpg

考古探秘暨同期常設展 (35).jpg

考古探秘暨同期常設展 (36).jpg

 

在博物館裡,遇到史前文化,我所關注的點,大多是與建築、戰爭有關的,所以我會想要多看看,以前的古人,他們的聚落,會長什麼樣,以及他們有沒有蓋什麼,特殊的建築物。

 

考古探秘暨同期常設展 (41).jpg

考古探秘暨同期常設展 (42).jpg

考古探秘暨同期常設展 (43).jpg

 

很遺憾的是,台灣這邊的某某文化,都只有遺址,而不會有古鎮、古城、古蹟什麼的,這點真的很可惜,以他們在台灣待了這麼久,我真的很不能理解這個點。

 

考古探秘暨同期常設展 (36).jpg

考古探秘暨同期常設展 (37).jpg

考古探秘暨同期常設展 (38).jpg

考古探秘暨同期常設展 (39).jpg

考古探秘暨同期常設展 (40).jpg

 

當然,考古並不是只有這兩個區塊,不過我這個人,喜好就很明顯,其他的完全沒興趣,像是生活用品那些,隨便吧,陶罐這發展,太慢了,落後世界各地太多。

在一樓的考古探秘的展覽裡,看到地圖,還有戰船那些,南島語族說是透過海洋擴散的,可是我就沒有看到,它們有什麼大型的船隻,能夠征服海洋的,就算太平洋再怎樣波瀾不驚,但是長途航行,還是需要大船的吧?

 

考古探秘暨同期常設展 (1).jpg

考古探秘暨同期常設展 (2).jpg

考古探秘暨同期常設展 (3).jpg

考古探秘暨同期常設展 (4).jpg

考古探秘暨同期常設展 (44).jpg

 

我對歐洲那些大戰船模型,是真心的喜歡,如果以後有閒錢,會想要多收藏這些,光擺在櫃子裏、桌面上,就讓我感到心曠神怡。

 

考古探秘暨同期常設展 (6).jpg

考古探秘暨同期常設展 (7).jpg

考古探秘暨同期常設展 (8).jpg

考古探秘暨同期常設展 (9).jpg

考古探秘暨同期常設展 (10).jpg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岳浪 的頭像
    岳浪

    越努力,越幸運

    岳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