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手機裡的相簿時,發現今年環島時,在斗六所拍的照片,沒有寫成遊記,因為主題是花燈,便結合最近在九份山城,所看到的掛燈籠的場景,撰寫一篇散文。
我家這邊,即使過年過節都不會掛燈籠,即使有,也只會在附近的土地公廟那邊,會覺得花燈和燈籠,是很中式的東西,因為出了中華文化圈影響範圍,像中東,或是歐美好像就沒有掛燈籠的習慣。
當然也有可能是我知道的太少,對於各國的文化、祭典儀式都還不夠了解,這也不能怪我,畢竟我到現在,活動範圍都還只限於亞洲,唯一一次去美西,那都已經是中學的時候,之後就沒有離開過亞洲。
燈籠就真的很中華文化的產物,只是它們又能擺脫特定的標籤,因為誰都可以製作花燈,用不同的顏色、圖案,來自由呈現,當他們掛在頭頂的時候,夜晚時都會讓人想要多駐足拍照。
我鐵道環島路過斗六的時候,剛好是2024元宵節之後,所以在路上看到花燈,一點也不奇怪,同樣的元宵節過後,我曾有過兩次在台南看花燈的經驗。
和台南相比,斗六的燈籠掛得比較高,再加上馬路比較寬,所以數量也比較多,這樣一排一排的,顯示出整齊的美,不過我還是更加喜歡那時在台南看到的,因為街道比較窄,再加上掛得高度較低,彷彿舉起手,稍微跳一下就能摸到燈籠。
在九份山城所看到的花燈,就和在台南所看見的很類似,掛的高度差不多在頭頂,而且九份山城的路都是很狹窄,花燈和人的距離非常靠近。
不過和斗六與台南不同的是,九份山城的燈籠,全部都是紅色的,並沒有彩色的,看到它們,每當看到紅色的燈籠,我都會聯想到張藝謀的電影「大紅燈籠高高掛」,這也是這篇散文題目的由來。
九份山城的燈籠,因為掛很低,所以在夜晚的時候,街道都被燈籠染紅了,而且它最特別的是,這裡的燈籠還會爬山,其實也是拜山城高低起伏的地形,所以讓燈籠能夠呈現出從上往下,或是反過來爬山的樣子。
用燈籠讓街道被染紅,這樣的畫面,我好像是第一次看見,台南那邊雖然也很低,但是人家是五顏六色的燈籠,所以燈光被分散掉,而九份因為大家都一樣,所以視覺上被加強了。
這樣夜晚的場景,還是得多虧,我夜宿當地才有機會見識,不然白天來,那些燈籠並不會發光,哪有夜晚的漂亮。
因為有這些前面旅遊的體驗,我旅遊的時候,多少會希望能夠住在當地,就是想要看當地在卸下給觀光客,看的那一面之後,又會換上怎樣的面容。
為了得到這樣的旅遊體驗,人怎麼能不愛旅行呢?愛死了才對。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