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間是開在衛武營裡面的誠品書店,看它還維持在書店,而不是被改成誠品「生活時光」,就能明白它已經開很久,還沒收到整頓。
至少我家板橋地區,三家誠品都悄悄的變成了生活時光,會這樣改制,很大程度是為了因應時代潮流,減少店裡頭書本的數量,增加其他生活用品的販賣,同時還經營著咖啡廳,就是評估書本的販賣,很難回本,拉上其他的產品,來增添當日的營收。
對於誠品,我現在只會看看有什麼新書,是自己想要感興趣,想要讀的,將書名用手機拍起來之後,過段時間會透過博客來購買。
我是會買書,但是就不會在誠品買,這是純屬個人的習慣,可能就是我這種白嫖仔越來越多,才導致誠品做出改變的。
我因為是開車過來,然後又在外面繞了一會,才找到通往停車場的車道,因為整個園區很大,我就會感到很好奇,高雄市民真的會為了逛書店,騎車或開車來到衛武營,然後搭電梯來到書店這裡。
這也太麻煩了吧?
我想像了一下自己這邊的情況,每一個都是很容易到達的,除了新板特區內那間,不好停車以外,其他都是車輛很容易到達的,而不是衛武營這種,要分好幾段。
走在書店裡,自然會思考它的客源是誰,所以它的客源,只有來看表演的來賓,以及假日特地跑來逛街的遊客,這樣的人潮夠嗎?
哈,我逛書店的時候,就是會胡思亂想,畢竟自己現在對於書本會有所節制,不會再無上限的,已經有拍了好幾本自己想要的書,接著就去在書店內閒逛。
這家店,因為衛武營得天獨厚的條件,自帶挑高的空間,從大門走進來,很有陶淵明桃花源記裡的「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那樣的體感變化,個人現在很喜歡挑高,不然就是樓中樓的格局。
這段時間看得多,去的地方也多,很自然觸發各種的思考,現在覺得一個人快不快樂,和它所居住的空間大小,非常有關係,有些人喜歡待在家裡,那邊都不想去,可以去觀察,是不是住在空間大的房子?
這幾年台灣建商所推的案,真的越蓋越小,而且還有可笑的公設,在那邊偷室內坪數,如果是一個人住還好,可是總不可能永遠都是一個人吧?
就和我上一篇的遊記論點一樣,大家只要多出去走走,看看那些公共建築,還有百貨公司和一般店鋪,那裡面一個人佔有的空間,都是非常舒服的,心也會因此舒展開來。
可是當回到家,住在鳥籠裡的時候,心實際上是被壓縮的,那樣很容易心中積累怨氣,常在新聞上看到,只因為行車糾紛,呃最後就爆炸出來,我看到這樣的新聞,都會思考,是不是雙方平時都過得壓抑的生活。
這不是特殊的案例,而是很常在發生,多到新聞有時候都不太會報了,是什麼讓整個社會過得那麼多不滿,還有生氣,等同於易燃易爆炸的物體,只需要稍微一刺激,就會將心裡的怒氣,宣洩到別人身上。
書本已經很有力量,起到某種安定人心的功能,可是隨著時代的進步,現代人下了班,捧在手中的,不再是書本,而是遊戲、手機,看著YT還有追著劇,那些或許只能紓壓,但是沒能將心裡的戾氣化解掉。
對於一直有閱讀習慣的,有時候也會懷疑,如果將生活和經濟壓力拿掉的話,那些本來不閱讀的,是否真的會開始讀書?誰知道呢!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