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南火車站
離開嘉義後,一路往北,終於來到我環島第二天,最後一個車站:斗南火車站。
來到這裡的時候,天已經慢慢黑了,這也是我這趟環島,唯一一次天黑以後,人還在月台的,現在是有電有照明燈,月台用燈光向外對抗著,籠罩過來的黑暗。
因為眼前的景色,讓我有了想法,以前的火車站,還沒有電,也沒有日光燈,更早的時期,該不會是點油燈或是煤氣燈吧?
火車是19世紀出來,那個時候,也沒電,微弱的火光,孤獨撐著月台,整個被世界被黑暗霸佔,和現在這種燈光亮到,可以視為光污染了。
我覺得亮也要分地方,你室內明亮,以及一些幽暗的街道、角落,那是需要亮沒有錯,可是這種大眾運輸,規劃的這麼亮,真的有這個需要嗎?亮到一點美感都沒有。
還不如「跳盞」,一盞亮,隔一盞再亮,畢竟白天也不需要照明,夜晚也只有在火車到來的時候,月台上會有人,那還不如追求省電,這是我的想法。
走在月台上,往另一邊看過去,看到一個舊的斗六車站,但想要離開月台,並不是往那邊,而是上高架上,上去之後也能明白,斗南這邊的車站是新舊並存的。
在軌道不變的情況下,舊站保留在原址,而新站則是以高架站體形式,來服務大眾,斗南算是次一級的火車站,但因為人潮較多,選擇這樣的做法,既保存了舊站,也能提供更好的服務。
這樣選擇,應該是最好的,新站作為大眾運輸,而舊站滿足愛好歷史及觀光群眾,也沒有過度鋪張浪費,將整個站體搞得很大,足夠就好。
新站內部最大的特色,就是那木質裝潢,我個人是喜歡木頭,雖然它是新建的,但是還是讓人眼睛為之一亮,算和日本留下那些老火車站,有著不同的氛圍。
木頭雖然是老的,比較有味道,可是現在想要搞到老木頭,一是有難度,二是大部分都比較貴,眼前這些木頭,會較容易取得,稍微加工,也能呈現出很棒的味道。
環島所遇到的,令我有深刻記憶的,大部分都是老的火車站,但是內部有用到木頭裝潢的斗南,在新站裡實屬特別。
玻璃纖維只有適度使用,並沒有一整面,牆壁和天花板裝飾部分,都是木頭,是我會喜歡的裝潢風格。
走出新站,斗南舊火車站就在旁邊,看風格和屋頂,這樣雙層的車站,我在其他縣市看過好幾個,因為已經八點多了,所以車站大門深鎖,僅有點燈來迎接過路的遊客。
如此光和影的對比,更凸顯出舊車站的美,那個美很有年代感,再加上屋頂是黑色,而站體的牆壁,是刷上白色油漆,在黑夜裡兩種顏色都得到增強。
我覺得舊站,這樣燈光亮度較溫和,並沒有強烈的,想要驅趕夜色的企圖,夜晚很好,但我自有自己的美,並不一定要贏過誰,我是覺得新月台,那種環場都是強照明,如此打下去,很多神秘很多有趣,都隨之消失。
這是我第一次來斗南的地界玩耍,以前只有途徑斗六,斗南沒有順路,也是在車站這裡,看地圖的時候,才知道這裡以前舊稱為「他里霧」,又是一個到今天才知道。
從彰化、雲林、嘉義,對我來說很陌生,因為以前都是一直台南台南台南,偶爾去一下台中宜蘭這樣,這三個縣市全部都跳過。
現在想想,我如果不要那麼愛住星級酒店,其實應該可以,想出發就出發,回到斗南新站月台,坐在那邊吹著晚風,幻想著。
看今年下半年情況如何吧,時間是一定夠啦,主要還是錢要足夠周轉,這部分走一步算一步吧。
我在斗南這邊結束第二天的旅程,回到斗六僅剩下散步和用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