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盡心上 共四十六章

(一)
孟子曰:
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存其心,養其性
所以事天也。夭壽不貳,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

孟子說:
盡自己的善心,就是覺悟到了自己的本性。
覺悟到了自己的本性,就是懂得了天命。
保存自己的善心,養護自己的本性,以此來對待天命。
不論壽命是長是短都不改變態度,只是修身養性等待天命
這就是確立正常命運的方法。


(二)
孟子曰:
莫非命也,順受其正;是故知命者不立乎岩牆之下①。
盡其道而死者,正命也;桎梏死者②,非正命也。

孟子說:
沒有一樣不是天命(決定),順從天命,接受的是正常的命運;
因此懂天命的人不會站立在危牆下面。盡力行道而死的,是正常的命運;
犯罪受刑而死的,不是正常的命運。

【注釋】①岩牆:就要傾塌的牆。②桎梏:拘禁犯人的刑具。

(三)
孟子曰:
求則得之,捨則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
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無益于得也,求在外者也。

孟子說:
尋求就能得到它,捨棄就會失掉它;這樣尋求就有益于得到
因為所尋求的存在于我本身之內的緣故。
尋求它有方法,得到它靠命運,這樣尋求無益于得到
因為所尋求的在我本身之外的緣故。

(四)
孟子曰:
萬物皆備于我矣。反身而誠,樂莫大焉。
強恕而行,求仁莫近焉。

孟子說:
萬物之理我都具備了。反問自己
所具備的道理是實實在在存在的,快樂沒有比這更大的了。
努力按推己及人的恕道去做,求仁的道路沒有比這更近的了。

(五)
孟子曰:
行之而不著焉,習矣而不察焉,終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眾也。

孟子說:
做了而不明白,習慣了而不覺察
一輩子走這條路,卻不知道那是條什麼路,這種人是一般的人。

(六)
孟子曰:
人不可以無恥。無恥之恥,無恥矣。

孟子說:
人不能沒有羞恥心。把沒有羞恥心當作羞恥,那就不會有恥辱了。

(九)
孟子謂宋勾踐曰①:
子好游乎?吾語子游。人知之,亦囂囂;人不知,亦囂囂。

孟子對宋勾踐說:
你喜歡游說嗎?我告訴你游說(的態度)。
人家理解,我悠然自得無所求;
人家不理解,我也悠然自得無所求。

曰:「何如斯可以囂囂矣?」
宋勾踐問道:「怎樣就能做到悠然自得無所求呢?」

曰:
尊德樂義,則可以囂囂矣。
故士窮不失義,達不離道。窮不失義,故士得己焉;
達不離道,故民不失望焉。
古之人,得志,澤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見于世。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

孟子說:
崇尚德,愛好義,就能悠然自得無所求。
所以士人窮困時不失掉義,得志時不背離道。窮困時不失掉義
所以士人能保持自己的操守;得志時不背離道,所以不會使百姓失望。
古代的人,得志時,施給人民恩澤;不得志時,修養品德立身在世。
窮困時,獨自保持自己的善性,得志時還要使天下的人保持善性。

【注釋】①宋勾踐:人名,身世不詳。

(十)
孟子曰:
待文王而后興者,凡民也。若夫豪杰之士,雖無文王猶興。

孟子說:
等文王(那樣的聖君)出現才奮發的,是平凡的人。
至於傑出人物,即使沒有文王出現,也能奮發有為的。

(十四)
孟子曰:
仁言不如仁聲之入人深也,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
善政,民畏之;善教,民愛之。善政得民財,善教得民心

孟子說:
仁德的言辭不如仁德的聲望深入人心
良好的政治不如良好的教育能獲得民心
良好的政治,百姓害怕(違背)它;
良好的教育,百姓樂于接受它。
良好的政治能聚斂到百姓的財富,良好的教育能贏得民心的擁護。

(十五)
孟子曰:
人之所不學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慮而知者,其良知也。
孩提之童無不知愛其親者,及其長也,無不知敬其兄也。
親親,仁也;敬長,義也;無他,達之天下也。

孟子說:
人不經學習就能做的,那是良能;不經思考就能知道的,那是良知。
年幼的孩子,沒有不知道要愛他們父母的;
長大後,沒有不知道要敬重他們兄長的。
愛父母就是仁,敬兄長就是義,這沒有別的原因
只因為(仁和義)是通行於天下的。

(十八)
孟子曰:
人之有德慧朮知者,恆存乎疢疾①。
獨孤臣孽子②,其操心也危,其慮患也深,故達。

孟子說:
有德行、智慧、謀略、見識的人,常常是因為他生活在患難之中。
只有那些孤臣和孽子,他們持有警懼不安的心理
考慮憂患很深遠,所以通達事理。

【注釋】
①疢(chèn)疾:義同災患。
②孤臣孽子:孤臣,受疏遠的臣;孽子,非嫡妻所生之子。

(二十)
孟子曰:
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
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一樂也;
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樂也;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

孟子說:
君子有三件值得快樂的事,用仁德統一天下不包括在內。
父母都健在,兄弟沒病沒災,這是第一件快樂的事;
抬頭無愧于天,低頭無愧于人,這是第二件快樂的事;
得到天下的優秀人才而教育他們,這是第三件快樂的事。
君子有這三件快樂的事,用仁德統一天下不包括在內。

(二十一)
孟子曰:
廣土眾民,君子欲之,所樂不存焉;
中天下而立,定四海之民,君子樂之,所性不存焉。
君子所性,雖大行不加焉,雖窮居不損焉,分定故也。
君子所性,仁義禮智根于心,其生色也睟然
見于面,盎于背,施于四體,四體不言而喻。

孟子說:
廣闊的土地,眾多的人民,君子是想得到的,但他的快樂不在這方面;
站立在天下的中央,安定普天下的百姓
君子對此感到快樂,但他的本性不在這方面。
君子的本性,即使他的理想完全實現了,也不會因此而有所增加
即使窘困隱居,也不會因此而有所減少,這是由于本分已經確定的緣故。
君子的本性,仁義禮智植根在心中
它們產生的氣色是純正和潤的,顯現在臉上,充滿在體內,延伸到四肢。
四肢不必等他的吩咐,便明白該怎樣做了。

(二十四)
孟子曰:
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
故觀于海者難為水,游于聖人之門者難為言。
觀水有術,必觀其瀾。日月有明,容光必照焉。
流水之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達。

孟子說:
孔子登上了東山,覺得魯國變小了,登上了泰山,覺得天下變小了
所以看過大海的人,就難以被別的水吸引了
在聖人門下學習的人,就難以被別的言論吸引了。
觀賞水有一定的方法,一定要觀賞它的波瀾。
日月都有光,細小的縫隙必定都照到。
流水這東西,不流滿窪坑就不再向前流;
君子有志于道,不到相當程度就不可能通達。

(二十五)
孟子曰:
雞鳴而起,孳孳為善者,舜之徒也;
雞鳴而起,孳孳為利者,跖之徒也。
欲知舜與跖之分,無他,利與善之間也。

孟子說:
雞叫就起身,孜孜不倦地行善,是舜一類的人;
雞叫就起身,一刻不停地求利,是跖一類的人。
要想知道舜和跖的區別,沒有別的,只在行善和求利的不同罷了。

(二十八)
孟子曰:柳下惠不以三公易其介。

孟子說:「柳下惠不會因為做大官而改變他的操守。

(二十九)
孟子曰:
有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軔而不及泉①,猶為棄井也

孟子說:
做事好比打井,打了六七丈深還沒打到泉水,仍然是口廢井。

【注釋】①軔(rèn):同「仞」。古代七尺(或說八尺)為一仞。

(三十八)
孟子曰:形色,天性也;惟聖人然後可以踐形。

孟子說:形體容貌是天生的,只有成了聖人才能無愧于(他的)形體容貌。

(四十)
孟子曰:
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時雨化之者
有成德者,有達財者①,有答問者,有私淑艾者。
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

孟子說:
君子教育的方法有五種:
有像及時雨滋潤沾化的
有幫助養成品德的
有幫助發展才能的
有解答疑問的
有(靠品德學問使人)私下受到教誨的。
這五種就是君子施行教育的方法。

【注釋】①財:同「才」。

(四十一)
公孫丑曰:
道則高矣,美矣,宜若登天然,似不可及也;何不使彼為可几及而日孳孳也?

公孫丑說:
道是很高很好啊,(但要學它,)那就像登天那樣,似乎不可能達到的;
何不讓它變得有希望達到從而使人每天不懈地追求它呢?

孟子曰:
大匠不為拙工改廢繩墨①,羿不為拙射變其彀率。
君子引而不發,躍如也。中道而立,能者從之。

孟子說:
高明的木匠不會因為笨拙的徒工而改變、廢棄繩墨
羿不會因為笨拙的射手而改變拉弓的標準。
君子(教導別人,正如教人射箭,)拉滿了弓卻不射出箭
只是躍躍欲試(地做示範)。
君子站立在道的中間,有能力的人便會跟從他學。

【注釋】①繩墨:木工取直用的工具。

(四十二)
孟子曰:
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無道,以身殉道。未聞以道殉乎人者也。

孟子說:
天下清明太平,道能被我施行;天下混亂黑暗,不惜為道獻身。
沒聽說犧牲了道去迎合別人的。

(四十四)
孟子曰:
于不可已而已者,無所不已。于所厚者薄,無所不薄也。其進銳者,其退速。

孟子說:
對于不該拋棄的人卻拋棄了,那就沒有什么人不可拋棄了。
對于該厚待的人卻給予薄待,那就沒有什么人不可薄待的了。
進得太快的人,退得也快。

(四十五)
孟子曰:
君子之于物也,愛之而弗仁;
于民也,仁之而弗親。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

孟子說:
君子對于萬物,愛惜而不必施予仁德;
對于百姓,施予仁德而不必視作親人。
(君子)首先要親近親人,進而把仁德施給百姓;
把仁德施給百姓,進而愛惜萬物。


【孟子】盡心下 共三十八章

(五)
孟子曰:梓匠輪輿能與人規矩,不能使人巧。

 孟子說:
木匠和車匠能教給人圓規、曲尺的使用方法,卻不能使人技術精巧。
  
(六)
孟子曰:
舜之飯糗茹草也①,若將終身焉;
及其為天子也,被袗衣,鼓琴,二女果②,若固有之。

孟子說:
舜在吃干糧咽野菜的時候,就像打算終身這麼過日子似的。
到他做了天子後,穿着細葛布衣服,彈着琴
堯的兩個女兒侍候着,又像本來就享有這種生活似的。

(十三)
孟子曰:不仁而得國者,有之矣;不仁而得天下者,未之有也。

 孟子說:
不仁的人得到一個國家,有這樣的情況;
不仁的人卻得到天下,是從來沒有過的。

(十五)
孟子曰:
聖人,百世之師也,伯夷、柳下惠是也。
故聞伯夷之風者,頑夫廉,懦夫有立 志;
聞柳下惠之風者,薄夫惇,鄙夫寬。
奮乎百世之上,百世之下聞者莫不興起也。
非聖人而能若是乎?而況于親炙之者乎?

 孟子說:
聖人是百代人的師表,伯夷、柳下惠就是這樣的人。
所以,聽說過伯夷的道德風範的
貪婪的人會變廉潔,懦弱的人會有立志的決心;
聽說過柳下惠的道德風範的
刻薄的人變得厚道,狹隘的人會變得寬廣。
百代之前(奮發有為),百代之後
聽說過他們事跡的人,沒有不振作奮發的。
不是聖人能像這樣嗎?(百代 以后的影響尚且這樣,)
更何況當時親身受過他們燻陶的人呢?

(二十一)
孟子謂高子曰:
山徑之蹊,間介然用之而成路;為間不用,則茅塞之矣。今茅塞子之心矣。

孟子對高子說:
山坡上的小路,一段時間內經常去走才能成為路;
只要一個時候不走,茅草就會堵塞住它。現在,‘茅草’堵塞住你的心了。

(二十八)
孟子曰:諸侯之寶三:土地,人民,政事。寶珠玉者,殃必及身。

 孟子說:
諸侯的寶物有三樣:土地,人民,政事。
把珍珠美玉當作寶物的,災禍必將落到他身上。

(三十一)
孟子曰:
人皆有所不忍,達之于其所忍,仁也;
人皆有所不為,達之于其所為,義也。
人能充無欲害人之心,而仁不可勝用也;
人能充無穿逾之心,而義不可勝用也;
人能充無受爾汝之實①,無所往而不為義也。
士未可以言而言,是以言餂之也②;
可 以言而不言,是以不言餂之也,是皆穿逾之類也。

 孟子說:
人人都有不忍心干的事,把它推及到他所忍心去干的事上,就是仁;
人人都有不肯去干的事,把它推及到他所肯干的事上,就是義。
一個人能把不想害人 的心理擴展開去,仁就用不盡了;
一個人能把不願扒洞翻牆(行竊)的心理擴展開去,義就用不盡了;
一個人能把不願受人輕蔑的心理擴展開去
那麼無論到哪里, (言行)都是符合義的了。
士人,不可以交談而去交談,這是用言語試探對方來取利;
可以交談卻不去交談,這是用沉默試探對方來取利
這些都是扒洞翻牆一類的 行徑。”
 
[注釋]
 ①爾汝:爾、汝,都是第二人稱代詞
古代尊長稱呼卑幼時用如果平輩之間用來稱呼
則是對對方的輕視。
②餂:取。


(三十二)
孟子曰:
言近而指遠者,善言也;守約而施博者,善道也。
君子之言也,不下帶而道存 焉①;
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
人病捨其田而芸人之田
所求于人者重,而所以自任者輕。

 孟子說:
言語淺近而含義深遠,這是善言;
把握住的十分簡要,而施行時效用廣大,這是善道。
君子所說的,雖然是眼前近事,而道卻蘊含在其中;
君子所把握住 的,是修養自己,卻能使天下太平。
常人的毛病在于荒棄自己的田地,卻要人家鋤好田地
要求別人的很重,而加給自己的責任卻很輕。
  
[注釋]
①不下帶:帶,腰帶。古人視不下帶
即只視帶之上。此處比喻注意眼前常見之事。

 
(三十三)
孟子曰:堯、舜,性者也;湯、武,反之也。
動容周旋中禮者,盛德之至也。哭死而哀,非為生者也。
經德不回,非以干祿也。言語必信,非以正行也。
君子行法,以俟命而已矣。

孟子說:
堯、舜的仁德,是出自本性;
湯王、武王的仁德,是(經過修身)回復到本性。
動作容貌等一切方面都符合禮,這是美德的最高表現。
為死者哭得悲哀, 不是做給活人看的。
遵循道德而不違背,不是用來求官做的。
言語必求信實,不是用來修正自己的品行的。
君子遵循天然的道理去做,以此等待命運的安排罷了。

(三十五)
孟子曰:
養心莫善于寡欲。其為人也寡欲,雖有不存焉者,寡矣;
其為人也多欲,雖有 存焉者,寡矣。

孟子說:
修養善心的方法,沒有比減少求利的欲望更好的了。
一個人求利的欲望少,那麼即使善心有些喪失,也是很少的;
一個人求利的欲望多,那麼即使善心有所保存,也一定是很少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岳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