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我上次來是2022年,那時史前館維護已經在收尾,但並沒有完全開放,這次就用嶄新的面貌,展現在我的面前。

我是10點左右飛台東的飛機,飯店則是三點以後才能辦入住,這中間可以塞一個行程,因為人在機場附近,史前館距離最近,便將它設定為本次台東旅遊,第一個景點。

 

史前館 (1).jpg

史前館 (2).jpg

史前館 (3).jpg

 

從停車場走過來,我覺得史前館的正門廣場,應該整個變了,以前那個噴水池廢掉,變成普通的平地,我對那個噴水池很有記憶欸,記得小時候第一次來這裡的時候,它就已經存在了,而如今被拆掉,多少會感到很可惜,因為現在這樣的正面,說真的有點單調。

 

史前館 (4).jpg

 

 

 

史前館是我在台東時,最頻繁造訪的博物館,那一年大約有來過十次左右,在台南的時候,心裡就對台灣原住民族很感興趣,來到這邊多少是在,構思自己內心對原住民族,這樣題材能夠怎樣運用,只不過那時來的多,但是並沒有真正寫出來,是拖了好多年以後,我才有辦法寫出來。

史前館 (8).jpg

 

史前館 (10).jpg

 


大人小孩都會玩瘋的大草皮

我從史前館的大廳走進來,立馬被它中庭的大草皮所吸引,這真的是太誇張了吧?擁有這樣的大草皮,不只小孩可以在上面翻滾,連大人也可釋放自己的童心。

史前館,我願稱呼你為最強,我各縣市的博物館,也去了好幾個,有如此大片,而且又在維護的人工草皮的地方,目前只想得到史前館。

 

大草皮 (1).jpg

大草皮 (2).jpg

大草皮 (3).jpg

 

真的是太厲害!也很羨慕台東人,他們能夠擁有史前館,這樣的博物館,這個大草皮獲得的加分,已經加到爆表,別說有沒有下去玩,光是那個開闊的視野,以及地形略有起伏的設計,直接在上面躺平,那該有多爽?

我想這樣露天草皮,唯一缺點是,台東夏天的豔陽,南部到了夏天都是狗幹熱那種,即便傍晚散熱很快,但是白天的日照時間和角度,都會讓人感到很炎熱,而這個大草皮便會不適合玩耍。

 

大草皮 (4).jpg

大草皮 (5).jpg

大草皮 (6).jpg

 

但如果是太陽被遮起來,而且溫度是涼爽,那這個地方,非常吸引人逗留,我能聽到好多大人與小孩們,嘻笑玩鬧的聲音,在博物館內規劃這樣的空間,完全覆蓋掉,以前對史前館的記憶。

現在我想到史前館,會馬上聯想到這一片的大草皮。

 

大草皮 (7).jpg

大草皮 (8).jpg

 


特展的部分,我已經各自寫完,這篇來談論史前館的常設展,2022年來,只有特展可以看,常設展整個重新規劃,裝潢也全部翻新,我覺得這樣很好,至少可以看出館方有砸錢,在更新館內常設展的內容。

像台中的科博館,那才叫一個慘,內容可能有些有動過,但是整體,和我小時候去差沒有多少,這也很慘,我如果有去台中,都會想回科博館走走,可是它的常設展,三十年如一日,史前館這樣大翻新,我真的超推,一個縣市乃至於一個國家代表性的大博物館,真的需要不斷翻新,才能吸引更多遊客前來,這邊才是值得砸錢的地方。

 

史前館 (11).jpg

史前館 (12).jpg

史前館 (13).jpg

 

目前常設展有分為台灣史前、台灣自然史,還有南島廳,我最有興趣的是南島廳,但還是逐一記錄。

史前館 (14).jpg

史前館 (15).jpg

史前館 (16).jpg

 

台灣史前史

重點放在史前文化,這一塊,為何會讓我不感興趣,因為其中充滿了「想像」,距離現在太過遙遠,什麼記錄也沒有,我們人類只能透過考古出土的文物,反過來推演。

 

台灣史前史廳 (3).jpg

台灣史前史廳 (4).jpg

台灣史前史廳 (5).jpg

 

 而那些貝塚,土壤的分層,算是地質方面保存下來,但是人類這一塊,完全是透過想像,因為其中還是帶有不真實性,我對史前文化的考古,反而不感興趣。

 

台灣史前史廳 (7).jpg

台灣史前史廳 (10).jpg

 

在這區看到一個自己存疑多年的問題,那就是我們的祖先,他們的航海技術很好,然後飄揚過海,移民台灣,現代人都不一定有辦法能夠飄揚過海了,以前的人,他們是如何克服大海的?又是如何訓練航海技術的?這段話根本經不起推敲,因為祖先到底為什麼目的,選擇飄揚過海啊?

 

台灣史前史廳 (13).jpg

台灣史前史廳 (16).jpg

 

留在原本居住的地點,安全也不需要冒險,現代人都不太會如此冒險,怎麼可以將史前時代的古人,認定為敢於冒險的人,這也是我對於史前文化,不太能理解的原因,因為研究裡的這些史前人,都會做出一些反人類的行為。

還有一點我發現到,400年前的原住民族祖先,他們生活模式,事實上和進入鐵器時代以後的原住民祖先,是差不多的,服裝儀式那些可能有進步,但是其他的部分並沒有,等於大概存在幾千年的停滯期。

 

台灣史前史廳 (11).jpg

台灣史前史廳 (12).jpg

 

我如果要研究史前文化,大多會針對這個點開始,再向外擴展出去。

 

台灣史前史廳 (9).jpg

台灣史前史廳 (19).jpg

 

 

台灣自然史廳

同樣是考古範疇,可能還是與個人喜不喜歡掛勾,像我就對恐龍會特別好奇,但是台灣是突然冒起的海島,不存在恐龍,而我們這邊的,都已經是很後期的哺乳類。

 

台灣自然史廳 (1).jpg

台灣自然史廳 (2).jpg

台灣自然史廳 (3).jpg

 

這些考古的古生物,在台南的左鎮考古博物館,還有台南的南科博物館,我感覺內容比史前館這邊還要齊全,這邊比較像是一個導覽,全部都介紹到,但想要進一步深入了解,還是台南那兩個,有較豐富的資料。

這區照片拍的少,多少反應出我對自然史的不感興趣。

 

台灣自然史廳 (4).jpg

台灣自然史廳 (5).jpg

台灣自然史廳 (6).jpg

 

 

南島文化

這是我整個史前館裡,最感興趣也花最多時間逛的,因為它脫離史前文化,從以前連結到現代,以前到史前館,我也會對「人」的部分特別好奇。

 

南島廳 (31).jpg

南島廳 (32).jpg

南島廳 (33).jpg

南島廳 (34).jpg

 

但我個人對於南島語族的想法,和普遍認知不同,我認為台灣是南島語族的終點,而不是起點,大家可以試想,如果是起點,代表一部分人出海以後,留下的人繼續發展,可是在南太平洋,就有好幾個島嶼,在地理大發現的外國人到來以前,已經有發展出國家,也有該國家的國王和王族。

如果台灣是起點,那為何台灣原住民族,有漫長的發展時間,並沒有發展出來國家?

 

南島廳 (45).jpg

 

南島廳 (47).jpg

南島廳 (48).jpg

南島廳 (49).jpg

南島廳 (50).jpg

 

南島語族,我的觀點是,台灣學界某些學者,為了反抗中華民族的民族主義,進而發展出來的,將如此大片區域的人,以語言的名義概括在一起,但實際上大家也只有語言上,有某些共通之處,但其他習俗儀式的部分,還是有很多不同之處。

我認同南島語族,但理智去分析,也能明白這種語族沒多大意思,了不起只能證明,台灣原住民族語言的部分,和南太平洋各島嶼上的原住民族,可能有淵源。

 

南島廳 (37).jpg

南島廳 (38).jpg

南島廳 (39).jpg

南島廳 (44).jpg

 

或許有淵源,也不能幹嘛阿!是想要證明什麼?難不成是要說台灣人,並不屬於中華民族嗎?我對南島語族,更多好奇點,是他們移民到其他島嶼以後的發展,不管台灣是起點還是終點,都只說明了一件事,我們和南太平洋的島嶼,有很深的關係。

為了這層關係,我大概未來幾年,會到大洋洲這些國家旅遊,去當地看看的同時,也到它們的博物館、古蹟參訪。

 

南島廳 (12).jpg

南島廳 (14).jpg

南島廳 (25).jpg

南島廳 (26).jpg

南島廳 (27).jpg

 

下面這張圖,是假設台灣為南島語族的起點,下去畫出移民的路線圖,大家看路線所經過的區域,有大洋洲和印度洋周圍,我必須強調一件事,這些路線所畫的,有些都曾建立獨立國家,即便歷經殖民統治,但最後他們還是回歸主權獨立的國家。

 

南島廳 (46).jpg

唯獨那最初的起點,原住民族沒有建有任何的國家,而且後面來的漢人,也同樣沒有,就算是到現在,我們雖然主權獨立,但也只有自己認為,並沒有得到其他國家的認同。

我看南島語族分兩個部分,一是留在台灣的,二則是像地圖所示出去的,台灣的後來成為現在原住民族的祖先,這部分已經有很多研究論文,我覺得這裡頭就像大礦脈一樣,蘊含豐富的材料,隨著我接觸越多,越發覺這裡面,可供創作的材料有很多,至於如何運用,還是要看個人的功力。

 

 

南島廳 (9).jpg

南島廳 (10).jpg

南島廳 (11).jpg

 

而出去的,我會藉由到當地旅遊,去走一些古蹟、老街,甚至是原住民族部落,探訪祖先們曾經的足跡。

三個常設展,我對南島廳最感興趣,也也覺得這裡面還有很多東西可以看,我在音樂那一塊部分拍了許多照片,音樂代表著語言,我學族語也有段時間,自覺想要往上,需要其他的輔助,思來想去就想到原住民的音樂。

 

南島廳 (13).jpg

南島廳 (15).jpg

南島廳 (16).jpg

南島廳 (19).jpg

南島廳 (20).jpg

南島廳 (21).jpg

南島廳 (22).jpg

 

這部分慢慢來,不用著急,因為可以確定,我後半生與原住民族相關的題材,都會有很深的聯繫,我一方面創作目前所接觸到的,原住民神話傳說,同時學習他們的語言,到最後會變成怎樣的創作者,我還想不出來。


是否推薦史前館?

這不是廢話嗎?一定超推的,除了館內的內容物很豐富以外,現在又多了那個露天大草皮,只要天氣良好,完全可以在那邊得到不同層面的放鬆。

經過翻新以後,肉眼可見展區內,一些內容都已經換上最新的狀態,當然就和我文內所寫的,博物館本身更多像是一個導覽,以宏觀的角度,帶大家了解史前文化、自然史,以及南島語族等內容。

 

史前館 (5).jpg

 

並不是看完博物館以後就沒事,離開以後才是自己的功課,針對自己感興趣的內容,去蒐集資料,接觸與了解更多未知領域,不斷向外擴張,而最重要的是「自己感興趣」,因為感興趣才有辦法不斷持續下去。

以我上次來的時候,雖然只有特展可以參觀,但那個時候,對於原住民族已經種下了興趣,而這次來,我已經完成了幾篇自己所構思的故事,單是這部分,我對南島語族的想法,就有不同。

 

史前館 (9).jpg

 

史前館對我來說,就像一本永遠都讀不膩的書,每次來到這邊,都會有不同的收穫,既和過去的自己對話,同時能激蕩出新的靈感。

這裡會是我回台東,必定來參觀的地點,因此問我推不推薦,我的行為不就已經說明一切了。

 

 

arrow
arrow

    岳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