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東元.次馬致遠先輩韻
詩情放,劍氣豪,英雄不把窮通較。
江中斬蛟,雲間射鵰,席上揮毫。
他得志笑閒人,他失腳閒人笑。
註釋:
窮通-窮困與顯達
較-計較
賞析:
照著別人某一首詩、詞或曲的韻,再做一首,叫做次韻
朋友間相互的應酬答和,或者對自己仰慕的前輩的作品
常有次韻的情形發生
蘇東坡被謫放的時候,曾經依著陶淵明的韻,和了相當多的詩
張可久這首「慶東原」
也就是按著馬致遠的一首慶東原的韻,所寫下的作品
一個才華、智慧都超過普通的人
一定是見識遠大,氣度寬宏,他的所作所為,並不是每個人都能了解
有時候,甚至會被指為奇特、怪異。
他秉持著比一般人高的天賦,往往不願受塵俗的許多規矩所束縛
他對社會的體認,是深刻而敏感的,他的情感是豐富而奔放的
當他作詩的時候,情思豪邁,寄託著理想抱負,下筆滔滔,有似長江大河
而變化多端,意念高遠,則如天馬行空
每一個字都跳動著活力,每一句都能撼動人的心弦
當他使劍的時候,技術高妙,寒花朵朵,吞吐如一條條金蛇,雄武逼人
他所堅持的,是固定的原則,不變的信念
他所追求的,是至情至性的生活
至於名利得失,都像飄盪在天邊的雲彩,一點兒也引不起他的注意
困窮或者顯達,根本是不值得計較的。
若要提起勇猛,翻身跳入怒潮彭湃的江河,能斬掉兇惡的蛟龍
春秋時的澹臺子羽,晉朝的周處,曾先後輝映,翻湧的浪花,忽青忽白
森森的劍光,在豔陽下,將水面輝成一道道銀虹。
在陸地上,則騎馬奔馳,飛的又高又快的猛鵰
竟成了習射的活靶,只見控弓引弦
箭入雲表,形如車輪的大鳥,應聲中頸,旋轉落地;
北齊的斛律光,漢朝的李廣,都曾經揚威於莽莽蕩蕩的西北草原
給塞外的健兒,留下英勇的典型。
飛盞傳杯的宴席,洋溢著歡笑
廳堂布置得金碧輝煌,穿紅著翠的侍兒們穿梭不停
捧來各色山珍海味,有的輕敲鼓板,啓口低唱,賓主都興高采烈
這時,卻有人可以提起筆來,不假思索地作詩作文,唐代王勃的旁若無人
李白的豪情奪目,只是其中的代表罷了。
他的世界哩,永遠閃爍著如許的風華
即使是一聲咳嗽,一片笑聲,也都是朗朗然
像九天之上的珠玉,圓潤光澤。
他得志了,在廟堂上,言必聽,計必從
得償生平所願,俯臨世間,看著芸芸眾生
汲汲營營地求取卑微的事物,不免要狂放地大笑
如果他不逢知己,青雲無路,空懷滿腹才華,度過寂寞的一生
也自會有一幫閒人來譏笑他。但是,笑人與被笑,又有什麼分別呢?
仗劍天涯,吟詩畫堂的光芒,又豈是窮通所可掩蓋的
文自:小橋流水.元曲賞析.陳芳英
OS:
這本元曲賞析,是從我媽媽那邊傳給我的
今天凌晨睡不著,拿出來翻閱的時候,突然看到這首元曲
讓我有如從黃梁一夢驚醒過來,他的賞析所寫的人
不就是我一直追求的境界嗎?
正因為這樣,特別想要保存下來供自己未來拿出來反覆思考
我並不是故意想要讓自己走向孤獨的這條路
只是我所喜歡的事物,在現在這樣的時代中喜歡的人相當少
我喜歡閱讀、寫作,很想要跟別人分享這其中的樂趣
可是周遭的親朋好友,畢業之後除了工作有需要的書籍以外
有在閱讀的人就真的相當少了,寫作的更不用說
完全沒有遇到同好,那種很想跟別人分享卻找不到知己的感覺
造就外在的我越來越沉靜
人活到最後,不過是希望可以找到一個懂我的人吧?
以目前的生活圈來看,根本沒有機會,所以我才會一直想往外往上爬
看能不能遇到和自己有同樣嗜好,喜歡閱讀和寫作的人
透過閱讀和寫作的過程,不斷反省自我
並且在和古人的對話中,尋找與自己有相同處境和看法的人
這篇賞析,所寫完全表明我目前的心意
我所追求的不過是「活出真正的自我」而已
名利得失在我眼中都如同浮雲,苦與樂?也都是外在價值觀的產物
擁有的已經很多了,也很珍惜那些我所擁有的
繼續加油努力吧!改變我想改變的,奉獻我想奉獻的
感謝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