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多久沒去過台北故宮了呢?

一年?五年?十年?距離上次到故宮的時間,中間相隔了十二年了,上次是去看「魔幻‧達利」特展,那時候我還是高中生吧,沒想到這樣一晃我就已經當完兵出社會了,在文大有免費參觀證時沒有,有女朋友啪啪造的時候更沒有,之前因開放陸客觀光,他們蜂擁而致且大聲喧嘩的情況,讓故宮登上新聞版面,還蠻想看看故宮現在究竟變怎樣,直到最近才決定要來參觀的計畫,主要是因為開始接觸中國美術的部分,就決定趁春假的這段時間去一趟看看,沒想到卻讓我有許多意想不到的收穫。

這天是一年一度的西洋情人節,搭車來到劍潭站,因為這段時間剛好趕上陽明山花季,公車站滿是排隊要上陽明山的遊客,還好我的目標與他們並沒有衝突,公車很快就來了,大約行駛到士林站時,上來二位年輕女生,看一眼就聯想到是韓國人,果不其然,他們開口所說的一字一句,完全聽不懂,而且口氣便是常在韓國舞曲所聞的調調,為何會特別注意呢?因為其中一位長相令人有整型的聯想,可以從她臉上找到很多韓星的特徵;公車緩緩地開到故宮的候車處,映入眼簾的即是滿滿的人,隨著那兩個韓國少女,來到售票處,看著她們買票的背影,心中浮現的兩股想法,一會兒覺得她們很勇敢,就如此隻身二人攜手來台灣旅遊,不知道台灣的治安很差嗎?另一會兒又思考,如果我會更多的語言,像這種時候,不就可以與她們搭訕裝熟,甚至可以充當導遊,日本或韓國妹子看起來都很可口,這絕對是學好外文的最大動力。

跟她們分手在大門口,也就沒再注意了,今天來只有一個重點,想就近臨摹名家的畫作,以畫來說,翻閱印刷品畫冊的感覺,根本沒法與親臨現場觀看相比,作者所下的每一筆的意識、顏料的塗抹、賦予的靈魂,皆在印刷過程中遭到犧牲,說是被印刷以及紙張吞沒也可以,剩下來的只是畫作,而不是藝術作品,這是我個人粗劣的看法,就如同再完美錄影效果,永遠比不上現場觀看的感受,看著實物揣摩作者的心情,當然這也是我唯一會的,技術、工法了解的不多,只能細細觀察作者為何在此處下筆?又為何停止在此處?國畫大多是以毛筆作畫,從始末即能判斷是用哪種形式作畫,雖然現在什麼都不懂,但透過觀摩與讀書所獲,明白想要搞懂國畫只需要熟悉兩個大方向,一是毛筆的運用,線條的粗細、歪斜、長短、力道輕重,這些就足夠去發揮來描繪萬物,另一邊就是用墨的深淺,這兩部分絕大多數都可以從前代的作品去習得,因為你所想到的,搞不好前輩都曾經用過,多看多畫,絕對會有所進步的。

關於毛筆

毛筆的根本,就是書法,在這次的參觀的展覽中,有一個是「毫端萬象」-祝允明書法特展,祝允明,號枝山,大家可能對這個名字不太有印象,他就是我們從小看到大的唐伯虎點秋香中,陳百祥所飾演猥瑣的角色,當然那純粹是電影效果,現實他可不折不扣是位文學家、書法家,他所有的書法當中,我特別喜歡她的小楷,因為在台南赤崁樓也好、故宮其他展場中也好,那是古代人除了木刻印刷以外,大部分寫字都是使用小型字體書寫,除非是題字以外,例如聯絡感情的魚燕往來、呈給皇帝的奏摺、上課的課本與筆記等等,看他的作品,完全勾起讓人想寫書法的慾望,腦海中開始尋思為何書法到今天,會逐漸沒落的原因?應該很單純與生活習慣的改變,在古時毛筆就是他們唯一書寫工具,寫的字好不好看,不只影響了他之後的仕途,更有關自己面子問題,人都是很愛面子的,古今皆同,當然會很認真的鍛鍊他的字,反觀我們時下的學生,會用到毛筆的機會根本少之又少,多了鉛筆、原子筆、鍵盤、觸控螢幕等替代品,需求度大幅下降,在小學裡的毛筆課還有機會用到,可是再上去就完全沒有,而現在市面對於藝術會如此熱衷,可以以心理層面的方式來解讀,人會對自己不會的技術有異樣的崇拜,並衍生出盲目的狂熱和追捧,這對於人還是藝術本身來說,都並不適當。

也許是我自己反骨心態所制,我並不會認為那些畫家、書法家有多厲害,因為將時空拉到那個時候,那些書法作品,可能是他們自己練書法時的產物,又或是抄錄詩詞曲的筆記,而書寫的心態可能完全是以遊戲的心態在進行,搞不好在他們的眼中,是極其失敗的作品,而畫作就更容易解釋了,當時的人看到眼前的景物,會有觸景傷情的感覺,遷客騷人寫寫詩賣弄文筆,想保留哪個感覺,而畫家則是從眼睛所見,運用畫筆要保存那個動人的景色,如果換做現在的人會怎樣?用相機拍照,直接省去動筆的過程,上傳到網路上附上自己當下的心情;其實,古今的人所做的事情都是一樣,只不過用的方法不同而已,剩下的不同之處,就是有深入探究那樣的感動吧?其實每一個人都可以是詩人、畫家、作家、藝術家,只是現在願意這樣繼續走下去的人,逐年下降,正如王安石的遊褒禪山記所寫的「古之關於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野。夫夷以近,則遊者眾;險已遠,則智者少。而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再如此偷懶下去,老祖宗可是笑我們的。

故宮不能拍照

我在二樓看畫的時候,看到姚華的一幅山水畫,完全想要把他搬回家,他只用筆墨就深刻的描繪出山脈的輪廓、森林的層次、房屋的寧靜,畫中只用幾筆就完成了,故宮不能拍照,我所想的到就是用鉛筆素描的方式,將其中的個別筆法,簡單的記錄下來,回家之後再用毛筆重新畫一次,誰知道當我在畫的時候,經過的旅客都毀看一下玻璃窗裡的,在順便看一下我畫的,那是何等壓力啊!第一次體會到,我既沒有受過專業訓練,而且現在不過只是在摸索,根本畫的超瞎的,實在禁不住別人這樣看,惹得我很害羞,只是想畫也不用這樣吧?這個社會對畫畫所提供的空間,實在少之又少,怎麼能創造出蓋世的畫家呢?

我原本想盡快畫完閃人,沒想到這時候來了兩個小朋友,靠在我旁邊,看了一下跑回去跟他父母說「爸爸媽媽,那個叔叔畫得好像喔!」隨後他們走向我,爸媽充滿善意的提醒他的孩子「別太靠近去碰到人家」他們可能不知道,我早因為小孩子的那句話,體內的創作細胞齊聲歡呼,我願意去相信小孩子的話,那是最單純天真地稱讚,只要是人都會喜歡聽到讚美,這比起臉書上那個按讚更真實,也更直達人心,以後如果有機會我一定還會分享這樣的小故事,因為一個成功的藝術家,最初可能只是因為如此簡單的一句讚美,說者無心,聽者有意,最終釀出一段佳話。

之後移動三樓,終於看到那百聞不如一見的陸客人龍,看到也更能體會新聞中所說的,那種意象,宛如置身在諾曼地海灘,眼前所見是一波又一波急著搶灘的聯軍,目光所及之處,根本滿滿都是觀光客,也不用去細分誰是誰了,看過去都是人啊!究竟是什麼古物如此受歡迎?拿出導覽圖來比對,分別是301的毛公鼎、302的翠玉白菜、304的象牙透雕雲龍文套球;看這幾件重點展物,我明白眼前這排隊的主因了,因為就算是在古物界,也是依照人氣作區別,人家也會去在意目前所看的古物,他的知名度高不高?是否為眾人所認識?能不能拿出來炫耀的?當我明白這個道理,不禁感到莞爾,如果每件古物,真如博物館驚魂記一般,都是有其生命與思維的話,不知道在夜深人靜的時候,某些殷商的或更古老的文物,會不會也在那邊抱怨,為何自己是那般沒沒無聞,而有些比自己年輕的,卻如此受到大家矚目與追捧,天啊!這到底是為何啊?

私底下問工作人員,這樣的狀況持續多久了?得到的答案竟然「至從開放陸客來台,不分平日假日,都是這麼多人!」舉目環視眼前的觀光客們,我急了我恐懼了我徬徨了,對岸的人我不去想,我們自己國人,自問多久沒有來參觀台北故宮了呢?當有錢有閒的時候,總是花大錢往國外跑,那樣並沒有什麼不好,可是在這樣的過程中,我們很容易迷失自己,認為國外的一切都是好的,卻忘了其實我們自己本來就擁有很棒的內在了,如果出國的目的,純粹為了在臉書上打卡發文,滿足自己內心的虛榮心的話,這樣出國的意義,真的還不如走一趟故宮還來的有價值。

可能會有人問我,如果我有錢有閒的話,難道不會想出國玩嗎?暫時還不會吧,可以的話,我想要台灣每一個鄉鎮都市,都去給他LONG STAY,這才是我目前最想要達成的目標,國外?甘我屁事,沒去又不會怎樣,台灣就夠我玩了,又不一定要出國,而正是我的選擇。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岳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