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個明明距離我很久,但我就是沒想過來逛的夜市,會說它很近,因為我平常回公司的時候,都會走信義路,然後在信義路265巷這邊右轉,好了看地圖也知道,通化街就在265巷的對面,就是這麼近。
說沒想逛,是不正確的,還是因為我五點以後,根本不會留在台北,就算不是回家,也會跑到板橋的二手書店去逛,夜市要營業,大多要等到六點以後。
而它有在信義區旁,我晚上根本不可能跑來這裡逛夜市,對它就這樣擺在。
這天,還是多虧剛好來附近的豪宅工作,工作提早完成,和同事也沒事做,便走過來散步,才有這篇遊記的誕生。
久到忘記了
印象中,通化街夜市我只來過一次,那時有沒有臨江街,我忘了,對這邊真的很陌生,因為距離的關係,並沒有很順路,論名氣也比不上寧夏、士林、饒河等大夜市,就是那個知道這裡有個夜市,但是就不會特別想要來逛。
可以當作第一次來了,通化街和臨江街呈「十字」形狀,其餘的攤販店鋪,便是以這個十字向外擴散的。
從信義路那頭走過來,是有看到好多餐廳,但是我家裡晚餐都有煮,對那些的興趣,也就不高,因為同事來逛過,他知道有什麼東西好吃的,便領著我往那邊走。
通化街,因為馬路比較大條,而且攤販也沒有那麼多,所以這邊還是維持人車通行的狀態,直到走到臨江街,才讓我有來到觀光夜市的感覺。
沒想像中多人
這樣想或許是不正確的,因為我們還沒六點就跑來,雖然是禮拜五的晚上,但是還沒到夜市的最熱鬧的點,通化街上雖然有許多下班的來往車輛,但臨江街這裡,也沒有到爆滿的程度。
我有點失望說,但後來覺得自己太早來了,所以有點冤枉,搞不好晚一點就會變得很熱鬧,以距離我家近的南雅夜市和樂華夜市,大概七點以後就會有很多人,所以通化/臨江街,我們太早來了。
這裡的感覺,讓我會想到樂華夜市,道路扣掉攤販以後,沒剩下多少空間,因為有將道路封起來,所以可以很放心的逛街。
上海水煎包
同事帶我來吃的是,在臨江街與基隆路路口這裡的上海水煎包,稍微排隊,就買到所點的水煎包,我是點包肉的,好吃嗎?呃,台北應該還找得到,其他好吃的水煎包,並不需要跑來臨江街夜市。
對於夜市小吃,我更多是吃個緣分,好不好吃不論,只要遇到了,當下覺得感興趣,大部分都會買來吃,所以一般不會去追逐,什麼網路美食,講一個有緣。
走到上海水煎包這裡,我也算是將臨江街完整的走過,除了馬路小一點,可以說和其他縣市的夜市,長得非常像,我能感受到,背後的同質性,大家會覺得台灣不好玩,因為我們長時間生活這裡,對那些老街、夜市,早就從小看到大了,再加上價錢又那麼貴,所以才覺得國旅無聊。
像通化/臨江街夜市,對我來說,和初次來差沒多少,但是實際逛下來,我還是覺得,之後如果想要吃夜市小吃,就近去找就可以,想要好玩的,我也還有興仁花園夜市啊,真的不需要大老遠跑來這裡。
我們又沿著原路,走過臨江街,回到通化街,時間還沒到飯點,所以人潮還沒有變多,或許真的是太早跑過來的鍋。
餘韻
哈,總覺得我寫的夜市遊記,超級無聊,也沒辦法,我很早就跑來,然後買了一份水煎包,回到通化街的時候,又買了一杯泰式奶茶,就這樣回到豪宅準備下班。
可能來的時候,早決定只是大概吃點小吃,並沒有打算在這裡,吃什麼正餐,才會類似用閒逛的態度,走完這個夜市。
其實寫了這麼多夜市,發現最大的問題,是因為我都是和男生來逛,有些事還是要和女生一起做,才更能留下不一樣的回憶,和男生就只會互相說幹話,和女生就不同了。
啊,我好想兩個人的遊記,不想再寫獨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