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畫刊 676號

創作源自於生活的體驗與觀察,許多音樂人無須刻意尋找靈感,也能自然而然地將生活於一座城市的感受寫入歌裡,並以音樂語言道出城市的特質。
Os
我好像還沒寫過,關於台北或新北的歌詞,因為想到這兩個地方,我都是覺得很難受,之所以會還住在這裡,很大的原因是,我無法在異鄉生活。

因為討厭,多少很難欣賞的上,也因為不去欣賞,也無法做到體驗,以及細心的觀察。

關於歌的靈感,我還有很多,所以等真的碰到枯竭期,再來考慮這個問題吧。

 

城市的文化及生活風格是滋養音樂創作的養分,音樂人將自身對台北的記憶與情感寫入歌裡,樂迷則從中找到共鳴,獲得溫暖療癒的力量,這座城市也因為音樂的詮釋充滿動人的回響。
Os
我並不是音樂人,也不稱不上樂迷,因為對歌詞感興趣,認為人家怎麼那麼厲害,有辦法寫出這樣的歌詞,所以聽歌時,我更多是去聽,人家怎樣調動文字,來寫一首歌詞的。

城市的文化?生活風格??我還真沒想過,反正我的詩歌,寫出來,出了自己心目中的女人以外,不曾妄想給其他人讀,但我還是會一直寫下去的。


台灣文化志(上)

作者: 伊能嘉矩  
譯者: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出版社:大家出版  
出版日期:2017-12-06

 

隨筆

真沒想到,日本人寫的文化志,內容翻譯過來,居然是類似文言文??看了一下出版者,我大概能夠猜到,國史館臺灣文獻館編譯。

編出這樣的書,我不相信除了相關專業的人,會有興趣來的,整本書文縐縐的,根本一點都不『好讀』,完全被這些文獻館的編者給打敗,他們好像完全不懂得,如何將自己的專業,變成有趣的模樣,介紹給那些觀望的人,這本書真的很hardcore。

都已經有一個編譯,為何不自動轉化成白話文,就像那些我看過,國外史地方面,大部頭的書籍,人家雖然字也很多,但是人家的內容非常的有趣,會讓我一頁接著一頁讀下去。

而翻看這本書以後,我就只會冒出一堆問號,我就不是研究者,準備撰寫學術論文,需要大量的引用,來佐證自己的論點,我是搞創作,鑽研有趣好玩的內容。

看到這樣半文言文體的內容,根本不想花時間細讀,即使他再有趣,看是賣相並不好啊,算了圖書館裡還那麼多書,這本啃不下去,也就別強迫自己了。

讓我去借其他書回來讀。

 


古蹟入門(增訂版)

作者: 李乾朗, 俞怡萍  
繪者: 黃崑謀, 李乾朗等
出版社:遠流  
出版日期:2018-04-27


隨筆

原本並不認識李乾朗這位畫家、傳統建築研究者,是在長榮海事博物館裡,遇到他關於台灣古蹟建築的繪畫展,因為很喜歡他所畫的建築繪畫,開始會尋找他的書來讀。

當然,我的野心是,自己也能畫出這樣的建築繪畫,可是想要實現這個目標,需要很漫長的練習與觀摩,這部分只能慢慢進行。

 

古蹟入門 (2).jpg

古蹟入門 (3).jpg

古蹟入門 (6).jpg

 

從我發現自己對建築感興趣,便會買一些建築,或是相關的畫冊來欣賞,以我的角度來看,當然是古蹟、老房子,遠遠勝過新的房子,不然就是這幾年蓋的,美術館博物館圖書館,我所說的公共三館。

在建築方面,我應該是絕對的復古懷舊派,就對新的集合住宅,喜歡不起來,覺得他們的外觀,並沒有很有特色。

 

古蹟入門 (7).jpg

古蹟入門 (8).jpg

古蹟入門 (9).jpg

 

而這本書,除了建築繪畫這方面外,還帶給我另一個,豐富的資料庫,那就是關於古蹟的資訊,我對於古蹟,一直都是透過各縣市的觀光簡介,去逐步挖掘的,書上直接標記出「文化部文化資產局」的網站。

 

古蹟入門 (4).jpg

古蹟入門 (10).jpg

 

哈哈,這才想到,公家機關那邊的資訊,一定最充足,因為他們是直屬國家,或是地方政府的,人家就是管理這些的啊。

現在知道有這個途徑,我只好就會透過各縣市,分區去將它去探索。

這個文產局的資訊,對現在的我來說,真是最大的幫助,太實用了,以後旅行,古蹟會加入到,我的旅程當中,這本書在古蹟這塊,將我向前推了一大步。

 

古蹟入門 (1).jpg

古蹟入門 (5).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岳浪 的頭像
    岳浪

    越努力,越幸運

    岳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