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左鎮化石園區,新化老街才是我真正想要回來走走的,因為左鎮那邊,前幾年重新整理過,已經和我記憶中的樣子,完全不一樣,這其實算是新的景點,而老街顧名思義,它很老,老到不太會動。
可惜的是,我們來台南的這天,走到哪裡太陽都很大,而且雲也罷工,除了逛室內景點,待在室外根本是酷刑,所以當我們來老街用完餐以後,大家都嚷嚷著,要趕快去飯店check in。
結果我們只有大概走一下新化老街,今年我所去的,比較有印象的老街,旗山太過商業化,我們去的時候,老街的店面前,都搭滿棚子在做生意。
棚子真的很破壞老街的風景,這樣讓我對旗山老街,留下不好的印象,之後又去了九份老街,九份一樣有很多店鋪在賣東西,但並不會讓我感覺,老街味道不對,因為那邊,從我小的時候,就已經有著大量的商家,賣著各種小玩意和紀念品。
這次來新化老街,又是完全不一樣的街景,看不到什麼棚子,現場的商業活動,也只像是在服務當地居民而已,就跟外面常看到的街道分為很像,唯一不同的是,它店面的樓房是老的。
三者擺在一起,我最喜歡新化老街,因為它不會太過追求觀光收益,就維持當地人生活的樣貌,有種愛來不來的隨意,當然也有可能,我們是平日跑來的原因。
老街平日和假日會有兩種不同的樣貌,像旗山老街,我所見的,就是假日市集的模樣,而九份呢,它屬於熱門觀光景點,大概一年到頭,都是人潮洶湧。
而我看到的是平日的新化老街,所以不會有其他棚子做生意,大家都縮在騎樓下,這個時間點來,才能好好欣賞,古老的樓房,這樣的樓房年紀比我還要老。
整體店鋪長方型連棟式的,左右都沒有窗戶,只能依靠前後門,進行通風,認真想好像老街大多都是這樣的建築,可能是因為興建的年份差不多,建築風格自然都很像。
這樣的樓房,最吸引我的,反而位在二樓的那個小陽台,以前的樓房普遍不高,然後能夠擁有自己的小陽台,那是多麼奢侈的一件事。
對於陽台,我各人是很喜歡,只是現在的房子,它陽台還算在屋內坪數裡,這就導致如果有陽台,會變相壓縮的屋內,因此並非所有人都喜歡陽台。
我就很喜歡陽台,這可能和我小時候家裡是有陽台,有很大的關係,雖然之後改建時,整個外推把陽台吃掉,但我依舊喜歡有一個,區分出屋內或屋外的小空間。
用同樣的標準來看,新化老街一整排樓房,也不是大家都有陽台,但如果是有,那就格外吸引我的目光,尤其有一家的陽台,是袖珍造型的,那真的讓我會想多看幾眼。
再者新化老街讓我發現第二個特色,那就是因為房屋很整齊,所以它會有很長很長的騎樓,而且地面是非常平坦,上次去旗山老街,因為大家一樓都外推出來做生意,沒有看到這個點,新化老街這種能夠一眼望穿的騎樓,真的非常稀少。
騎樓的問題,在台灣應該解決不了,因為沒人敢真的得罪,大多數的居民,他們才不會管什麼,騎樓是開放空間的屁話,只會說從好久好久以前,家裡就是這樣了,為什麼我要退,其他人呢?先去叫其它人退再說。
結果就是現在這樣,有些人願意退縮,有些人照樣外推,整個店面凹凸不一致,哪還有什麼美觀可言?還有地面不平的問題,哈,看到新化老街,我更覺得,日本人以前規劃的很好阿,到現在還是屌虐。
台灣只要看到有規劃,很整齊的老建築,多半都是日本人規劃的,因為他們做事都很有規矩,不像後面來的中國人,散漫成性,隨方便當隨便,單單騎樓人家一百年前,就能夠妥善考慮到,台灣的政府到現在,卻無法可約束。
這並不是我的責任,是地方政府、公家機關的工作,從老街裡真的可以發現到很多,尤其這種平日,充滿居民生活氣息的。
這次算很幸運,能夠看到這樣的新化老街,帶給我很多聯想,可惜我們並沒有停留太久,只是在老街散個步,買個手搖飲便離開,周圍還有好幾個都沒去呢,只能指望下次自己再過來了。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