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客博會世界館,回飯店拿行李,再來的旅程,就變得很放鬆,因為只剩下兩個,算是客博會的衛星展區。
這段時間看了三個展覽,客博會、文博會,還有台灣設計展,發現現在地方政府,在規劃展覽的時候,會喜歡將展覽用的很大,而且附近幾個展區,同時納入進來。
這樣的做法,好處自然是有很多有趣的內容可以看,壞處就是遊客,不能一條龍的看完,點到點不得不需要移動,以看展人的角度來思考,這樣是多了一層麻煩,像以前到世貿看展,或是特定場館那樣,一個飽覽全部,不需要跑那麼多地方。
而站在當地政府的想法,算是將人潮分散,並且有機會促進各地的觀光,以及消費行為,所以現在的展覽,變成現在這樣,多展區,然後分散各地。
客博會主要展區,都在青埔這邊,而我也一次性的全部看完,再來就是衛星的,我選了兩個順路的,看地圖也知道,這個1895乙未保台紀念公園,位置在平鎮區,而我的位置在中壢靠近大園那邊,所以等於要切中壢,這樣繞一圈,再往板橋移動。
我先看好地圖,然後就順著馬路移動,中壢我算是第一次來,對那些路完全不熟,只能走一點,停一點,最後也順利抵達這個乙末保台的紀念公園。
還是得說,離開雙北以後,這種公園一個比一個大是怎樣,但我馬上發現這公園的秘密,那就是它一樓表面是公園,但是樓下是停車場,所以停車場越大,表面的公園就會越大。
我來這裡,不是要來公園散步的,是因為客博會在這裡說有展覽,所以繞了過來,只是在公園散步的時候,什麼都沒看到,它就很一般的公園,我從最右邊走到最左邊,還是什麼展示館也沒。
我以為自己是不是跑錯地方?拿出手機查了下,才看到原來它有一個展示館,但是在地下一樓啊!順著旁邊的樓梯,我走到停車場,沒過多久,就看到一旁的乙未之環記憶展示廳。
乙末保台中,發生在甲午戰後,簽訂馬關條約,日本取得台灣的殖民權,派兵準備接收台灣,只是來到桃竹苗這裡,遭遇激烈的反抗,而在這個記憶展示廳裏,便為我們呈現,一場又一場的戰役,發生的經過,還有最後的結果。
那是一個閩客合作的年代,在戰場上對抗日本的,犧牲生命的,大部分都是台灣本土的熱血男兒,而那些看大勢已去渡海逃跑的,大多是從中國那邊派過來的管理層。
歷史永遠都是如此的類似,放任台灣本土派,被日本人殺死,然後多年以後,那些外來的中國人,又一次殘殺台灣的本土精英,這也不是挑起什麼仇恨,只是在讀歷史啊!
歷史本來就不該被忘記,只是人民是健忘的,他們只關心自己,想要關心的,如果我創作,乙末之戰,絕對是不得不面對的歷史事件,等於從這年以後,台灣與中國那邊的連結斷了,從此受到日本的統治。
各地的抗日事件,那些是歷史會記錄的,但我更想要創作歷史背後的,那些未被記錄的故事,以真實事件為基底,然後再進行創作。
乙末事件,除了日本以外,搞不好還有許多變卦的協力者,其中存在著背叛、詐騙、設計、陷害等,而抗日的這群人之中,也不可能全員聖人,可能絕大部分都是有其缺陷,正因為有缺陷,這樣的人,才更加真實。
可能本來還與抗日保台,隔了十萬八千里,結果就因為命運的安排,走進了那個十字路口,他做出選擇,從此走上與本來的人生,不一樣的道路,站在與日本對抗的道路上。
對於檯面上那些抗日英雄,我可能不太會去動,而是會透過他的親朋好友的方式,憑空創造一批,一樣是抗日的,但是在黑暗之中,與外來的日本人、中國人較勁,也許檯面上抗日是輸了,但是卻守住了台灣最珍貴的秘寶。
等於所有檯面上的抗日,全都是為了那些看不到的抵抗,多拖延一點時間。
嗯,我看這個展覽的同時,想到各種可供創作的靈感,先放在這裡,等以後有空再來重新拾起。
這個展覽看的差不多,我沿著原路爬到一樓平面,心裡想的是,我喜歡抗荷、抗西、抗大清、抗日本,反抗如今的中華,我會從各階段的歷史當中, 尋找出可供我創作的材料的。
找到了車,我前往這趟桃竹苗之旅,最後的一個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