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陽博物館,這次來應該是第三次了吧?它應該是我除了台南的博物館以外,最有記憶的,在我搬到台南和台東以前,就曾到這裡過。

鶯歌的陶瓷博物館,反而沒這麼特別,這次來雖然太陽很大,但是我還是先沿著博物館的外圍,繞著走一圈。

 

蘭陽博物館 (53).jpg

蘭陽博物館 (54).jpg

蘭陽博物館 (55).jpg

蘭陽博物館 (56).jpg

蘭陽博物館 (57).jpg

蘭陽博物館 (58).jpg

 

博物館的造型,讓我聯想到山脈,這可能與宜蘭,依山傍水的意象有關,這樣的建築外觀,完全是新式公共建築的工法。

可以看到,建築的外觀,有大量使用玻璃的部分,這樣做想到的是,既能擁有良好的採光,同時還能讓裡面的人,能夠向外看出去,享受美好的風景。

 

蘭陽博物館 (48).jpg

蘭陽博物館 (49).jpg

蘭陽博物館 (50).jpg

蘭陽博物館 (51).jpg

蘭陽博物館 (52).jpg

蘭陽博物館 (53).jpg

 

只是我怎麼想,都會覺得這樣,室內的空間增加了好多,在夏天的時候,想要讓來賓,在裡頭不會感到炎熱,光是冷氣就需要全力滿載,對吧,相較於以前的博物館,內部空間並沒有那麼大,冷氣比較能夠覆蓋,不像現在,大是很大啦,只是認真看,也沒有什麼用。

對於這些公共展館,我現在覺得,根本沒必要搞那麼大,因為將公共搞得那麼大,結果屬於個人私領域,卻因為房價的關係,越來越被壓縮。

 

蘭陽博物館 (42).jpg

蘭陽博物館 (43).jpg

蘭陽博物館 (44).jpg

蘭陽博物館 (45).jpg

蘭陽博物館 (46).jpg

蘭陽博物館 (47).jpg

 

這不是很弔詭的事嗎?所以我現在走進公共展館,都會感嘆,這種政府花錢的,就完全不考慮成本的,將佔地用的很大,然後空間也是各種鋪張浪費,這樣哪裡好了?

這是這個想法,一點用也沒有,畢竟有能力的,都會想盡辦法,將自己所擁有的空間,無止盡的擴大,剩餘的其他人,就只能住進小小的空間裡。

 

蘭陽博物館 (30).jpg

蘭陽博物館 (31).jpg

蘭陽博物館 (32).jpg

蘭陽博物館 (33).jpg

蘭陽博物館 (34).jpg

蘭陽博物館 (35).jpg

蘭陽博物館 (36).jpg

 

會突然對蘭陽博物館有這樣的感覺,是因為這裡很早來過,那時候還不會這樣想,但是經過這麼多年,對公領域與私領域,有很多感觸,人光是想要擁有大一點的私領域,都是非常困難的,等擁有那一畝三分地之後,後半輩子差不多都被關在那裡,結果轉頭一看,公共場館一個建的比一個還要大,哈。

如果用玻璃來區分,蘭陽博物館剛好能夠分成兩半,一邊是全面玻璃,帶給博物館,無拘束的視野,另一邊則是主要展覽區域,但在各樓層還是有開放的瞭望區域,穿插其中,為館內帶來多變的採光。

 

蘭陽博物館 (23).jpg

蘭陽博物館 (24).jpg

蘭陽博物館 (25).jpg

蘭陽博物館 (26).jpg

蘭陽博物館 (27).jpg

蘭陽博物館 (28).jpg

蘭陽博物館 (29).jpg

蘭陽博物館 (30).jpg

 

能看到整體建築,是以鋼構、玻璃、水泥三者所組成,大部分都水泥,都呈現斜角,這點就和一般建築物,那種上下垂直不一樣。

真要說一個我喜歡的點,就是博物館裡有天橋,我很喜歡站在天橋,往上往下的那樣欣賞這個建築物,因為它的位置,類似在建築物的中心,可以俯瞰這個博物館。

 

蘭陽博物館 (13).jpg

蘭陽博物館 (14).jpg

蘭陽博物館 (15).jpg

蘭陽博物館 (17).jpg

蘭陽博物館 (19).jpg

蘭陽博物館 (20).jpg

蘭陽博物館 (21).jpg

蘭陽博物館 (22).jpg

 

蘭陽博物館在靠海的地方,也因為這樣它的風景,是非常獨特少見,因為這樣能遠眺太平洋,和龜山島的博物館,好像還真是僅有的,這也大大增加了他的稀奇性,不得不說選在這裡蓋博物館,而不是宜蘭市區,那時還真是選對了。
 

 

蘭陽博物館 (1).jpg

蘭陽博物館 (2).jpg

蘭陽博物館 (3).jpg

蘭陽博物館 (4).jpg

蘭陽博物館 (5).jpg

蘭陽博物館 (6).jpg

蘭陽博物館 (7).jpg

蘭陽博物館 (8).jpg

蘭陽博物館 (9).jpg

蘭陽博物館 (10).jpg

蘭陽博物館 (11).jpg

蘭陽博物館 (12).jpg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宜蘭 蘭陽博物館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岳浪 的頭像
    岳浪

    越努力,越幸運

    岳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