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天,原本是要來新光信義新天地,看柯南展覽的,可是到了現場才發現,需要預約入場時間,沒辦法只能改變計畫,看到寶可夢中心也在這裡,只需要現場排隊就能進場,所以就跑來逛了。
對於寶可夢,在我的記憶當中,它最早是叫做「神奇寶貝」的,是後來才改名字的,對於寶可夢,我只玩過最早在Gameboy上的遊戲,它後續所推出的新作,我一款都沒玩。
但我家卻有一位寶可夢的愛好者,那就是我的哥哥,在他生前寶可夢,是他有新作必玩的其中一款,另外的還有魔物獵人系列。
那時在他的遺物裡,我也翻出好幾款寶可夢的遊戲,不過我遲遲沒有開始玩,只是選擇將它們,收藏起來;如果哥哥還在世的話,我想這家寶可夢的專賣店,他應該會跑過來逛。
大概等了40分鐘,就輪到我可以進場,在專賣店的入口,有快龍和皮卡丘的雕像,看到它們就會讓人心情好很多,我想這也是它們被創造出來的意義,就是帶給全世界大人小朋友快樂的。
其中不會有過多教育性的深意,就是享受一個寶可夢的世界,收集寶可夢,和更多夥伴相約,協助各地的居民,當然故事還是有個主線,那就是挑戰各大競技比賽,成為寶可夢大師。
像寶可夢這樣的大IP,我怎麼覺得,日本就產出了好幾個,完全能和美國的迪士尼競爭,就像柯南也不會太過教育觀眾,就將偵探推理的故事,描寫成小孩子都能看的懂的程度。
小孩子未來會長大,如果小時候喜歡,自然等到有消費力時,也會去該IP的相關周邊,再加上一直有新電影,或是新的動畫推出,也讓該IP能夠生生不息。
我來看到寶可夢專賣店,內心其實很理性,即使看到自己喜歡的呆呆獸,最後也沒有腦衝花下去,因為很清楚的知道,下半年還有兩次出國旅遊,現在我只會將錢,全部留下來出去旅行,至於這些小東西,我很有節制的。
自己的個性是花大錢,然後省小錢,如果沒有這個想法在控制,寶可夢專賣店,超級好買的啊,一堆布偶都會想要,只是看自己所拍的照片,我好像也只對布偶感興趣。
上次朋友來這邊逛,說一下子就花了4千多塊,我想這就是價值觀的不同,一把一千多塊的雨傘,他能花的下手,也買了好多小東西,但我看到就不會買呢,我願意將錢拿去吃好吃的,住頂級的酒店,就是不太會花錢買這些布偶玩具。
在逛的時候,遇到好多自己不認識的寶可夢,這也難怪,因為它後續有推出好幾款新遊戲和動畫,每一款新作,就代表一個新的地區,而且也會大量新的寶可夢,如果沒有繼續追,自然會什麼都不認識。
像我熟悉的,也只到#251的時拉比,也就是金銀版的範圍,後面出的,我大部分都不熟,所以來到這個寶可夢專賣店,更多是純粹它在這裡,覺得機會難得,所以走進來逛逛而已。
我不是寶可夢的粉絲,更不算是愛好者,喜歡它的人是我哥,我不是,也正因為不是,所以進來這邊,還能全身而退,什麼都沒有,只有在出口處,轉了一顆扭頭,哈,也沒有轉的自己想要的。
有這樣的紀念品就夠了,還好有旅行在我心中,作為守門員,有它在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