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邊,其實我第一天往和平島的時候,就有在路邊看到它,可是它的登山口,直接在大馬路邊,周圍也沒有停車的地方,後面還有很多景點,所以我沒有在這裡多作停留。
第二天起了大早,在早餐前還有一個空閒時間,我就想到這裡,所以出發想要登上這裡一探究竟。
將車子停放在附近的路口,走過來登山口時,看著眼前那麼多階梯,心裡犯嘀咕,又要爬山了嗎?真的很煩,就在這個時候,我看到一旁海門天險的路線圖,等等,除了這個登山口以外,怎麼還會有另一邊?
就是看到那張圖,我站在登山口處,打開Google 地圖進行搜尋,好像還真有?想到可以不用爬山,我馬上回去牽車,就這樣往壽山路的方向移動,太棒了,直接不用爬山,我人來到中正公園的範圍,而海門天險的路口便在這裡。
海門天險就是二沙灣砲台,我算是直接從它後山過來,步道就變得非常好走,這樣才對嘛,我真的覺得一些景點,要人在那邊走山路,真的超腦洞的,直通到山頂的登山公路呢?還有可以接駁的纜車呢?誰愛爬山誰去爬吧,我只想直接抵達山頂。
來基隆兩天,我就跑了附近好幾個砲台,砲台如果對不喜歡軍事的人來說,可能就是滿地雜草,有什麼好看的,我是興致很高,才會跑這麼多,因為這些都是大清國、大日本帝國,留在台灣的一些痕跡。
我也去過範圍很大的砲台,而海門天險這裡,最特別的是,它營舍的底座都完整保留下來,而且並沒有全部都單一平面上,就好像它有一個大型的砲陣地,然後官兵的營區,則是被規劃在較為隱密的地方。
砲陣地這邊,和其他砲台最不同的是,終於有砲台,現在有擺放擬真的砲座,這東西雖說是擬真的,但是有和沒有,感覺不太一樣啊!至少我逛到現在,只有海門天險這邊有。
沒有砲座,那砲陣地,就只是一片空地,走過路過,找不到重點,多了砲座,走過來的時候,注意力都會在那砲座上,這心理上就有很大的不同。
我就在奇怪,怎麼基隆這邊的砲台,會沒有放砲座,台南的安平古堡、億載金城,還有幾處小型砲台,都有砲座呢,結果基隆沒有,會覺得超可惜的,一直到海門天險這裡才遇到。
我也對砲管部分,拍了好幾張照片,就算它是擬真的,但人還是可以藉由它,來帶入自己的幻想:
「發現敵人的船隻靠近」
「進入備戰狀態」
「開砲!開砲!」
這樣簡單的想像,便是借助砲座,才更有畫面,不然其他的砲台那邊,什麼都沒有,少了好多樂趣。
海門天險有東砲台和北砲台,這樣砲台形式,我這兩天看了好幾個,大家其實都大同小異,而這裡除了砲座之外,最特殊的,就是它保留了完整的營盤區域,從砲台走過來,會有一個很大的階梯,階梯下面便是營盤所在。
營盤,也就是營舍的所在,會有營牆、營舍等,這兩個其他的也有,主要是那個營門,還有旁邊牆所營造出來的感覺,那樣子已經是小型的城門城牆了呢。
這個營門,就是海門天險與其他砲台之間,最大的差別,因為只有這裡有,其他地方都沒有,其他砲台那邊營舍,即使有保留下來,可是營盤沒有營盤的感覺,這裡因為營牆和營門馬上區分出營盤的區域。
也因為這個門只有這裡有,所以我特別對著營牆和營區,拍了多個角度的照片,雖然它的規模很小,但已經具備,我所喜歡城堡的雛形。
城堡就是透過城牆來阻隔,城內城外的空間,而城門則是起到管控人流出入的地方,原本社寮砲台,因為有天空之城的環境,讓我排在第一位,現在海門天險這裡有營門,直接空降在第一名。
雖然營門並不高,而且也不開放人家走上去,可是整體讓我很有感覺,因為從拱門的地方,還有營牆上斑駁的痕跡,都能品味到歷史感。
城門我去年也看了好幾個,現在這個營門,又比前者規模較小,站在這裡,會去思考,這個地點是大清國興建的,其他縣市的城牆,也是紅毛番大明大清所蓋的,那麼在荷蘭西班牙之前的呢?
該不會隱藏在深山裡吧?我現在所去的景點,大部分都是能夠很輕鬆到達的,而這些會什麼都找不到,我是很討厭爬山,也盡可能和深山保持距離的,會不會我想要找的原住民族遺址,其實都是在山裡。
想到就覺得好累。
記得國中的歷史課本裡,就有海門天險的照片,那時只看到一個城門口,沒想到隔了二十年,我才真正站在城門下,同時看向基隆市區,站在那裡,我也才看出,原來剛才在山底下,那個登山口的山路,往上爬是通往這裡,幸好,還有後山,不然一個人爬山,真的超無聊的。
這裡看完,沿著原路走回到中正公園,這個中正公園,好像是基隆很大的公園,從這裡一直到昨天去的基隆塔那邊,都是在它的範圍內。
這裡擺放好多過去國軍使用過的戰車、戰鬥機,還有火箭飛彈的發射架,還有戰艦上的艦炮,能夠近距離看到這些,對於男生來說,應該都是非常興奮的。
這些算是來這裡的意外收穫,比起看這些靜態的,我更想要身歷其境的,感受它們發射或轟炸的震撼感,當然以一個活老百姓,大概也沒有機會了。
看時間差不多,我往飯店方向移動,準備去吃早餐,再來繼續一天的旅遊。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