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什麼,會很好奇,怎樣的人,能被稱為藝術家,並不是被別人稱為,而是公認的,如果一個藝術家,無法靠自己的創作養活自己,是否也能稱作藝術家?狹義與廣義又是如何判定。
台灣上下幾百年,有過很多藝術家,有些我認識,有些則是初次相遇,像這位許雨仁,也是透過北美館的展覽,才知道有這樣的藝術家。
因為是個人的回顧展, 展出的畫作有分不同時期,,看畫家的年紀1951年出生,而1975年從現在的台藝大畢業,在那樣的年代,可以去學藝術,同時也能讀藝專,這多半從家裡是得到援助的。
像我爸我媽和畫家差不多年紀,可即便家裡有條件,但是長輩都不允許,最後也不能去從事自己感興趣的事,看到他的過往經歷,我反而會覺得成熟有智慧的長輩,比什麼都重要。
畫家早期可能沒多少錢,會拿報紙黏貼在一起,然後用毛筆在上面作畫,雖然這個時期的作品看起來很粗糙,而且很黑暗很抑鬱,但過個人反而最喜歡這個時期的。
因為可以看到很多原創,逐步摸索的痕跡,有一幅名為「大學時期的女朋友」,哈哈看到這幅畫,覺得超有冨樫義博的味道,極各種惡意醜陋於一生。
不是自己曾經愛過的人嗎?怎麼會用如此的表現手法,這也太地獄了吧。
觀看這些話,不要說畫家自己,連我都會感到很有壓力了,多少可以想像畫家那時,心裡承受著多大的壓力,可能是對未來的迷茫,對自己想要追求藝術的無法確定,將那些負面想法,全部在畫作上傾瀉。
雖然這些畫,看起來都很有壓力,但是卻是我最喜歡的。
後面的畫,雖然也有塗黑的意思,卻不會讓人感到如此沉重,可能是因為前菜吃的太過豐盛,看到中期的畫作,反倒沒有令我驚艷的地方。
作畫的技巧是進步了,畫的意境也進步了,可是卻少了早期那種,將自己所思所想,全部傾瀉在作品裡的強烈意圖,該說進步?變成熟了嗎?可是和早期相比,個人還是比較喜歡早期的作品。
單論藝術性的話,反而是中期的畫作,看起來比較像藝術品,因為畫面較為柔和,沒有那麼刺激,欣賞起來也不會有壓力,像下面三幅,會是我想要擺在家裡的。
用色和技巧與早期相比,進步太多,還能保有早期強烈的風格,可能這個時期,為了養家活口,所以向市場低頭,開始畫一些會受大眾喜歡的畫作。
我是看早期和中期的變化,才會有這樣的想法。
最後是畫家2016年,造訪杭州的時候,受當地地景的觸動,創造一系列的書墨,看到這一區的畫,我心裡感覺超無語的,這些也能叫做畫?然後在北美館進行展出?
有人可能會說大師反璞歸真了,可是在我看來,根本就只是鬼畫符,大概是這個時期,沒有經濟壓力,所以自己想要畫什麼就畫什麼,欣賞的時候,完全無法將它們視為畫作。
可能對畫家自身來說,還會很自豪的認為,自己的境界提升了,可是畫再怎樣,都是畫出來讓人欣賞的,人家看不懂又怎麼能被稱作畫啊。
這最後一區的畫,頓時讓我深感,自己不懂當地藝術,藝術和繪畫,即使再不濟,都應該要呈現出某種「美感」,這些筆墨,並沒有讓我從中感到美,只看到一位畫家,處在很放鬆的狀態下,胡亂的亂畫。
要形沒有形,要意境也感覺不太出來,這一區如果要找一個精華,那我會覺得是這一區的名字「慢然鬆生」,讓我比較有感觸。
放鬆、鬆弛、輕鬆,都帶有讓人拋開舒服,不再去顧慮外界的眼光,或許以畫作來說,大師他的確做到了,但是那些畫並沒有很吸引我,我更喜歡的,反而是這四個字的精神核心。
我還沒有活到那個年紀,想到什麼事都馬上去做,我願意去做敢去做,是因為認為去做了,能夠帶來改變,即便失敗了,我重新反省檢討以後,還會繼續去做。
我的確很需要鬆鬆的生活狀態,只是現在還年輕啊,就像畫家自己,也是到很晚期,才開始追求這樣的狀態。
慢然鬆生很令人嚮往,不過我大概要等擺脫勞工的身份以後,才有辦法慢慢進入,但心裡還是會往這個方向去追求。
許雨仁的畫作,我最喜歡早期的,而中期則是我會考慮擺在家裡當作裝飾品,至於晚期,個人只嚮往他對於生活的態度,至於畫作,完全不行。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