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8是一年一度的博物館日,記得我去年一天跑了四個博物館,今年當然還要繼續,然後就選擇了今年才重新開幕,位在南海路的歷史博物館。
這裡小時候很常來,連帶周圍的植物園,也收藏了許多,我童年的歡笑,但是隨著史博館維修,好多年都沒有來到植物園,這次還是藉著來史博館旅遊,才順道走到植物園散步的。
整個植物園,是在大安森林公園出來以前,這個植物園,是我所接觸到植物種類最多,佔地面積最大的植物公園。
我是從史博館的後門切過來,最先碰到的就是荷花池,記得以前有看過枯水期,沒有荷花的時候,但是這次來,剛好對到季節,荷花處於大盛開的狀態,一眼望去,滿滿全部都是荷花。
我應該好多年沒有見到這樣的景色,比較可惜的是,518這天,天氣太好,頂上的太陽,十分威猛,站在荷花池旁片刻,都會讓人感到暑氣滿滿,但和我三月底,去體驗赤道國家的太陽相比,我反而覺得台灣的豔陽,有點溫柔呢。
植物園分為好多區,而且不同的方位,最後都能通往不同的主要幹道,我並沒有想要走那麼多,先看完荷花池以後,只沿著荷花池周圍逛。
南門町323
可能真的太久沒來,我對植物園的平面圖,非常不熟悉,不記得以前植物園內有這麼多東西,從荷花池走過來,首先會遇到一間南門町323。
哎呀,我居然會對它完全沒有印象,以前有在這裡嗎?不行,完全想不起來,看介紹至少2014年以前就存在,好吧,我超過十幾年沒來植物園,而以前的記憶,也已經很淡薄。
房子是日式形式,屬於單獨一小間,屋內有一個鋪著榻榻米的和室,其餘的地方則是水泥地,類似落塵區的空間。
和我常看到的宿舍不同,但這樣的形式,我想才是真正日本平民所居住的,生活空間都在那小小間和室裡,水泥地的部分,則會用來堆放其他雜物。
我看很多都是官員,公務員等級的日式官舍,而眼前這家的形式,非常少見,因為它整體都著地,並沒有迴廊緣側那樣的空間,我會覺得很特別,有很明顯與別人不一樣的地方。
它的出現,為我心目中的日式建築,帶出不同的分類,就是我原本都接觸官員的宿舍,但因為遇見它,明白日式建築,並不是只有那種,還有眼前這樣的民居。
因此我對它的印象會很深,記得植物園裡,有如此獨特,只有單一和室的日本建築。
看到那和室,我想到自己為何會對日本建築如此愛好,因為小時候,我的姑姑個人有一家獨立的和室,那個時候,我曾經住在裡面一段時間,因為生活過,所以對和室、榻榻米都很親暱,發自內心的喜歡接觸。
後來也看了很多日本建築,或許我也是在追憶著,過去那段在和室裡,玩耍嬉鬧的快樂時光吧。
選個涼爽的季節再來
看完日式房子,在植物園裡散步,但這天的天氣,真的非常炎熱,即使有植物遮蔭,但還人走在其中,還是一直在流汗。
台灣真的越來越熱,這樣天氣,除了去海邊,其他地方我完全不會想要去,所以整個夏天,很高機率不會安排旅遊,因為到哪裡都是熱。
植物園的重點是植物,以前我對植物還很有興趣,只是現在發現,好奇的事物太多,在時間不夠的情況下,我只能選擇自己最感興趣的。
所以,除非是特別有特色的,不然我都是保持著接觸而不去了解的狀態。
我沿著荷花池,繞了一圈回到史博館,對這裡我就有記憶了,以前很常會在這裡活動,大概每次來史博館的時候,都會來到荷花池畔散步。
史博館的圍牆,還有盛開的荷花,就是我對這裡,最強烈的記憶,以前看過好多次,真幸運多年後,我還能再見到如此美景。
看路線圖,我實際上只走了整個植物園的四分之一的區域而已,記得以前應該有從不同入口進來過,但是518這天的天氣,真的讓我很不想再多走路,只想把握時間,去把附近幾個博物館看完以後,趕緊就回家。
只要天氣這麼熱,我連走馬看花的心情都沒有,比起大太陽,我還喜歡陰陰的,涼爽的天氣,就算下雨也不討厭,來植物園的這天真的好熱,讓散步的興致大大降低。
當我沿著荷花池走一圈,回到原地後,就前往其他地方去旅遊,植物園這裡,等之後天氣涼爽再來吧,畢竟是全戶外的地方,當然要選舒服的時間再來散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