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算是我對台東,最初有記憶的地方,那時我搬來台東的時候,所找的第一份工作,公司就在這邊的巷子裡,那時我上下班都會在這邊晃,所以我看過它很破舊的樣子,它也是我有回台東,一定會來散步的地方。
以我的角度來看這一區,會覺得地方政府,對它的使用率並不高,只有寶町藝文中心這邊,有常態在進入展區用,但是往裡面走,會發現這一整片的日式老房,雖然有經過整理,但是只有零星幾間有租出去,其他平時都處於閒置狀態。
這點可能與它沒有做全面招商有關,我想這邊要整合,是要它的難度在,因為它的日式老屋,雖然保存狀況良好,但是房子與房子之間,並沒有連貫,這點真的是我覺得最可惜的。
大家查看地圖,可以先想像一下他有多大,我們站在寶町藝文中心這邊,這是中山路,而以寶桑路、四維路、博愛路這幾條馬路,所畫出來的區域內,日式建築散佈其中,其中還包括住宅區,不然就是以前是老房子,但是已經拆掉重建,這就讓想要規劃,會遇到很多麻煩。
它太大片,而且並沒有相連在一起,大家可以回憶自己所去過的眷村,又或是這種以日式建築群為主題的景點,例如台北的榕錦時光生活園區,或是嘉義的檜意森活村,它們即使一整片,但是人家的房子,都是緊密的連結在一起,這樣地方政府只要將一整區畫起來,就可以妥善規劃,問題是寶町藝文中心這邊不行。
只要穿過寶町藝文中心,就會發現它後方有個區域,一樣是日式建築,但是看起來都是有人居住的情況,不然就是整個廢棄在那邊,並沒有隨地方政府進行重新整理。
從目前結果來看,也能想像得到那些房子,產權要嘛複雜,不然就是屋主打算另作它用,再往裡面走就會發現,到寶桑路375巷這段,主要都是被重建為民居,民居就真的沒什麼好看的,我也看到好幾間房子,就這樣廢棄閒置在那邊,會變成這樣,同樣只能用產權問題來解釋。
地方政府所整理的日式建築,主要聚集在寶桑路到四維路,然後寶桑路375巷到404巷這個區塊,最早我來台東的時候,這邊全都是荒草叢生,並且鐵皮包圍在那邊,那時我就感到好可惜,怎麼沒妥善利用。
很快的是在我2016將要離開台東前夕,這裡就開始做整理,各棟日式建築都有工人進進出出,而寶桑路那邊,原本的慈恩三村的廢棄宿舍,那時也同樣公告要拆除。
因為這裡是對我來說,最初的記憶,所以我將這裡寫進自己的小說裡,想要永遠記得,自己那時站在這裡,所幻想出來的人事物,2022年我有到附近晃一晃,老宿舍拆掉以後,就一直擺在那邊,是到2023年才有新聞說,要改建成特力屋,而我這次也看到新建好的特力屋,正在做後期驗收點交,在2024年便已經新開幕了。
而日式建築這邊,本來2023-11的時候,有看到台東縣政府,在這邊辦一個北町走音閱讀的活動,以為有對此做什麼長時間的規劃,結果我這次來才發現,它是時間限定的活動,活動結束以後,現場又恢復原狀。
也有可能我是平日跑來,所以只有寶町藝文中心那邊有人,其他的北町建築群裡,沒看到幾位活人,如果真的是這樣,那可惜了,因為我不可能假日出現在台東啊!這邊的日式建築,和其他地方最大的不同是,它們房子之間的間隔較大,當各自的圍牆拆掉以後,就誕生了極為寬敞的草皮廣場。
那些眷村文化園區,還有同樣的日式建築群,在我記憶裡,都沒有這樣的空間,現在這樣已經比我最初遇到它時,好上太多了,可以充作散步慢跑的地方,這麼悠閒的地方,也只有台東才有。
寶町藝文中心,再到北町建築群,是我對台東最初的記憶,之後回台東的時候,我應該都會來到這邊散步走走,一方面看看這點的變化,同時和那時初來乍到的自己對話,也許我的鼓勵他聽不到,但是我相信他那時的決定,既然他覺得他可以藉由做水電,反過來養活自己的興趣和創作的話,那麼我也會相信自己。
努力讓他所想到一切,全都化為現實。
2024-02的新聞,台東市北町日式建築群整修完成後多次流標,上月評選由雲朗集團拿下經營權,預計將花3千萬營造園區氛圍,今年內可望開放營業。縣府文化處指出,得標廠商將規畫餐飲、住宿、市集及展演,跟社區居民共享文資展演空間。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