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礁溪待了四天三夜,前兩天是自己旅遊,而後面兩天,則是工作,晚上和他們一起用完餐,我突然想到,好久沒有去羅東夜市了,以前常到宜蘭所以常去,用手機查了距離,覺得還好,便決定騎車前往。
我是住在礁溪,到羅東之前都是大路,時間也早,路兩旁都有路燈,因此也不會感到威脅,照著路標很快地抵達羅東市區。
好幾年沒來了,對羅東市區完全沒有印象,靠著地圖的引導,終於抵達羅東夜市。
走進夜市後,第一個感觸是,怎麼人變這麼少,我記得以前來的時候,街上滿滿都是人欸,怎麼今天只有稀疏逛街的人,該不會是因為我是禮拜三晚上跑來的緣故吧?
平日和假日的夜市人潮,有差這麼多?我很好奇。
在我的記憶當中,每一次去羅東夜市,人潮都是爆滿了,光只是要擠到攤位前,都會搞到滿身汗,誰知道,難得想要回來體驗,擁擠的感覺的,居然還會落空。
看到夜市人這麼少,馬上讓我聯想到,以前住在台南的時候,逛大東還是花園夜市,全都是選擇平日的晚上,平日的夜市,是屬於在地人的夜市。
原來,各地的觀光夜市都是如此啊?我感到失望的,只是沒有爆滿的人潮而已,對羅東夜市本身,我並沒有失望。
羅東夜市,算是街道型的夜市,但是它並不是一至兩條主要街道,它是以一個公園為中心, 然後圍繞著公園呈現
因為人少,所以我可以用很悠閒的心情,在街道上逛街,並且隨意的拍照,因為太久沒來,所以對那些攤販其實沒多少記憶,我更多的是,只對夜市本體有回憶。
頻繁來宜蘭的歲月,應該是我2010-2014,我搬到南部居住之前,那時好常週末都在羅東梅花湖的民宿過夜,晚上沒事,我便會跑到羅東夜市來。
也因為都是週末來,才會每一次都遇到爆炸的人流,真的不誇張,我光只是想要走到夜市裡,都需要不斷地和人擦身而過,因為很擠,體溫很熱,但正因為這樣,才能留下深刻的回憶。
我對羅東夜市的感情,就是在一次次,拼了命和別人擠,然後好不容易買到自己想的過程中,建立起來的,所以之後我想到羅東夜市,都是那些往事。
走在如此空曠的羅東夜市,別有另一種風情,雖然沒了和別人擦身而過的熱情,但卻能觀察到過去和現在,存在著怎樣的差異。
像最明顯的是,就算是平日,但我也能看到許多攤位,是空在那邊,並沒有租出去,這不也說明了,羅東夜市整體也在走下坡嗎?至少在我的印象,以前的攤位都是一個接一個,很少會看到有空位。
讓我最有回憶的夜市有三個,分別是永和樂華、台南花園,最後就是宜蘭羅東夜市,前兩者我都曾住在當地過,而羅東靠的是,某一個時期,非常頻繁造訪宜蘭,才能讓他排在這麼前面。
宜蘭現在已經很久沒來,最大的主因便是雪隧雖然方便,但是週末絕對都會塞車,而且有高乘載,光只是塞車的情況,就讓我很排斥來宜蘭玩。
這次跑來羅東夜市,還是因為公司在礁溪的工作,我先選擇騎車過來玩,才讓我有交通工具,能夠從礁溪跑到羅東來,算是可用不可求的機會,下一次再次回到這裡,估計會是好多年以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