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拙」美淺釋

 

藝術史的發展,與一個人學習藝術的進階有某些相似:由稚拙而熟練而熟能生巧,乃至爐火純青,入於絢爛。然而至此並非能事已盡。進一步,便由絢爛而復歸平淡;平淡中再無纖巧,可反入於「拙」。

 

平淡不是貧乏簡陋。而是從極端綺麗精審,從極豐腴濃郁而來的。有如大匠運斤,不見鑿斧痕跡。

 

傳統的豐美永遠是啟示、孕育新藝術創造的重要源頭。

 

 

創造與批評

 

沒有驚嘆,便沒有創造的靈感

 

艾略特:「作為藝術作品,藝術作品是不能解釋的:沒有什麼是要解釋的;我們只能將藝術作品和別的藝術作品比較,根據一些標準加以批評;而解釋的主要工作在於提示讀者可能不知道的一些有關的歷史事實。」

 

藝術家可以不是哲學家與學問家,但「藝術是人格的反映」,故藝術家若沒有卓越的觀念與學識,光靠感覺的敏銳,或光靠「感情」,那人格的內容是偏枯的、不健全的,甚或低鄙的。

 

自來沒有一個偉大的藝術家不同時具有卓越的思想、淵博的知識、深刻的體驗、崇高的道德、豐富的想像力與敏銳的感受力。

 

作家的創造,並不完全按作家的心願來達到某種程度的成就。一個創作者無法按照其意願去創作一件最優秀的作品或次優秀的作品。

 

一個優秀的藝術創造,自成一個獨立自足的天地,它具備了飽滿而圓融的內蘊,更具備了提供批評家無限發掘的可能性。

 

未經雕鑿的璞玉,有待卓越的工匠去雕琢以發掘它豐富的意蘊。

 

偉大的藝術,亦沒有一個明顯淺白的主題,故它允許批評者從不同的立場,不同的見解,不同的角度去探索,不免見仁見智,不必異口同聲

 

古往今來那些偉大的創造,在後世人羣中,之所以能流傳,而且被景仰,被詠頌;或多或少,或深或淺地被了解並激起感動與共鳴,大半是因為批評家的解說、介紹、發微與啟導。

 

批評乃是藝術的真價值得以維繫於不墜,得以闡釋、發揚與傳播的大功臣。批評正是價值與尊嚴的捍衛者。

 

一個創造旺盛的時代,是一個生命力高揚的時代;一個批評嚴正而蓬勃的時代,是一個價值觀清晰的時代。

 

艾略特:有些作家在創作上比其他作家更為優異只因為他們具有更為優異的批評能力而已。有些作家似乎需要藉著種種磨練保持他們的批評能力以便寫出真正的作品;另一些作家必須在完成一件作品之後,把它加以批判已便批評的活動繼續不斷。

 

創造絕不是一種無意識的行為

 

說意象

 

中國美術所受的影響最大者為文學與道德,或者說人生哲學與倫理。中國藝術是人味最濃厚的藝術。

 

藝術價值之反省

 

文藝與一切文化之創造,便是原慾(生之苦悶)找一條對道德沒有妨害的路宣洩出來的結果,以彌補人在現實生活中的缺乏與局限。可以說藝術是無限的慾求在有限的人生中的壓抑之解放,慾求通過想像,成為悲壯激越的驚心動魄的藝術形象,稱為昇華作用。

 

現實中許多「道德教條」本身多半悖逆道德的原義。

 

現代社會之價值取向,普遍傾向於功利與經濟方面,這完全是西方文化實證科學的影響下,精神理想為經驗主義、物質主義、功利主義、實用主義所代替的結果。

 

這個時代的社會環境扼殺了深刻而富崇高精神價值的藝術。

 

索羅金《時代的危機》:跟前面幾個世紀甚至跟十九世紀偉大之創造天才比較起來,二十世紀在任何一個藝術領域中,均沒有產出一位天才。我們是生活在藝術矮化的時代。

 

藝術創造所最需要的個性,在工業化、都市化的現代社會逐漸隱晦甚至消亡。即使天才出現,在此嚴酷、龐大的社羣共同價值取向的現代社會,一個藝術家很難懷抱古代藝術家那樣堅貞卓絕的崇高的理想而堅持不懈,自甘於貧困。

 

現代人同情心與人情為之薄也是現代文明必然的產物。

 

人類良知的覺醒來自文化哲學者以及哲學家。使一個作家避免陷入追求新奇與病態的不自然便是傳統的意識。

 

 

艾略特:絕對獨創的詩是絕對拙劣的;就壞的意義來說,那是「主觀的」,對於它所要求共鳴的世界毫無關係。

 

有限的人生與無限的追求

 

人生很短,文藝很長

 

文學藝術是一種價值創造之行為,其文藝思想時在人生觀念的奧衍。

 

一種有價值的、健全的人生觀斷乎不是追求人生孤立的某一個點或面所能建立的。

 

藝術不只侷限於「藝術品」的創造一事,其廣泛、深刻的意義,還是一種人生的態度,以啟迪我們建立更恢弘、深刻與有崇高價值的人生觀。

 

藝術不是藝術家的專利品,實在是人生共同渴望與需要。藝術就是人生生活中最可珍貴的發現,一種崇高的人生境界的體驗,一種有價值的、健全的人生觀的基礎。

 

面對廣漠無垠的宇宙,生命的渺小與微弱,倉促即逝的特質,均造成生命不可克服的大局限,使每個生命個體深深感染了對於卑陋的人生一種宿命的悲劇感。

 

不論是創作者或欣賞者,在藝術的天地中,均領略了宇宙、人生、萬物之生命與情趣,而感到宇宙人生之可愛,得到無限溫慰,從而激發吾人生命之熱情與對宇宙萬有廣博的愛。

 

宇宙的生命化乃是詩人人格的外射。

 

托爾斯泰:藝術是促進人類兄弟般的感情的。藝術就是人類精神溝通最直捷有效的途徑。它不分古今中外,不分種族與貴賤,不分男女老幼,一切有情的生命,皆可在藝術中得到共感與共鳴,得到同情的了解。

 

這個藝術的新天地雖然蘊含著豐美而崇高的情思,卻具備了普遍人性中的特質,而以強烈的感性形式來打動並開啟我們的心扉,使我們得到藝術家生命之火的點燃,而解除了我們壓抑著的苦悶,發現了自己的真性情。

 

我們卑陋的情操得到滌淨,我們的孤獨與心靈的創傷得到慰撫,而且,我們得能體驗一切尾大的創造的新領所體驗的生命的情調。

 

藝術正因為訴諸人類最普遍的感情,故不是知識,更非教訓;它以美的形式,給我們的感性以刺戟,故引發我們最深刻而親切的感受。

 

有限的生命,帶給人生無盡的苦悶,這是每個生命時刻深切體驗著的。

 

藝術是個體生命力激越奔迸中的一聲吶喊,在生命之過程中,藝術是歡樂時的狂歌,是悲痛中的號哭。生命力越健旺的個體,其感情的發洩越來得激烈。而藝術是人類感情的發洩中最有價值的行為。

 

所謂藝術使人忘我,即因為在藝術中,慾望、私念俱皆昇華為創造之衝動,而免於肉體慾望之驅役。

 

機械式的生活使人無聊與痛苦;而實世的生活常是單調而枯燥乏味的。

 

對現代人來說,創造的歡躍更有賴於藝術的活動來補償。

 

藝術是人類一切工作中,想像力最自由馳騁,創造的意欲最充分得到滿足的天地。現實是不完全的,人生常是殘缺的,命運是冷酷的,一切都是有局限的。但在藝術天地中,對於無限的理想不懈的追求,提供了無窮的希望。

 

創造的艱辛與所獲得的歡愉的崇高的報償,表現了生命的高貴價值。那種歡欣,那種溫慰,遠非財富與權力的獲得所可比並或代替。

 

人類必須付出創造的艱辛的代價,才能獲得創造的榮耀和歡躍。

 

這一切都永遠成為激發人生以有涯之生命向無限去追求的原動力。

 

我們無法指出什麼樣的人生觀最有價值,那都聽憑每個人的價值取向之自由選擇。我們一不能確定到底有多少種人生觀的程式。我們只能對人生各種境界廣泛的探索,對自己的人生態度時時自省,以建立我們更理想的、更有價值的、健全的人生觀。

 

藝術不是藝術家的專利,實是人生共同的渴望與需要,是一種崇高的人生境界之體驗。

 

文學藝術的民族性

 

弱小的或落後的或患難中的民族,民族主義是爭生存、求獨立的標幟。

 

該作品便是世界性的,為全人類所共有共享的:1.表達了人性的普遍性, 2.其成就達到人類心智之最高標準

 

想要成為世界性的文學家與藝術家,先得成為最優秀的民族文學家或藝術家。一如想要成為民族文學家與藝術家,先得成為有個人創造性的文學家與藝術家。

 

一個文學藝術家,他固然要有經有的「玩弄文字」與「玩弄色彩」的能力,他更要有思想;他的「技術」與思想必有淵源,淵源就離不開歷史,離不開文化傳統。

 

作為一個作家,他明白離開他的土地和人民,他的文學創作將失去源泉。

 

重振我們民族的自尊心與自信心,重估我們歷史文化傳統之價值,是每個現代台灣文藝應有的自覺。

 

傳統、現代與現代藝術

 

「傳統」是某些群體於一定空間生活中,在綿長的時間裡所積聚凝成的文化模式

 

科學技術快速進步,精神觀念無法急速適應。造成精神的徬徨;沮喪與崩潰。新時代與傳統的對壘,造成精神適應上的艱困與痛苦。

 

每個人希望得到別人的承認多於希求自己的承認。希望變,變即現代,即進步;懼怕不變,不變即保守,即落伍。

 

我認為「現代」對於我們的意義,就在於反省、摸索與追尋。在不穩定中尋求穩定;在價值的混亂中尋求價值的重建。

 

時代感即是一種明確的過去與未來的意識。因為現代由過去產生;未來由現代延伸。

 

只有對傳統精神的深刻認識,才能避免吾人盲從與躁進;只有正視現代,才能糾正吾人對骸骨的迷戀。

 

藝術的要素著重在個人的創造。傳統與現代的協調將是對現代藝術家創造性的考驗。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岳浪 的頭像
    岳浪

    越努力,越幸運

    岳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