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了一晚,我開始進行,在宜蘭全新一天的旅程,這天主要是將宜蘭市區附近,幾個自己感興趣,但去年沒機會去的景點,昨天已經踩了好幾個,這天因為禮拜一,有好多地方會休禮拜一,只能挑那些有開門的。
總算查到「金車噶瑪蘭酒廠」有開,這裡我多年以前曾來過,去年就有想過,但它真的很遠,所以被我擱置,終於到這次,來完結這個念想。
噶瑪蘭酒廠最出名的,是它的威士忌,前幾年有買來喝,好吧,這種厚的酒,我也沒什麼概念,對於酒就淺嚐,過去家裡就有酒鬼老爸在,讓我到了成年以後,對於酒會自己踩煞車,並不算愛喝酒的人,不過對於現代製作酒的過程,會感到好奇,所以就從礁溪,一路跑過來參觀。
原來有這麼大嗎
幾年前曾和爸媽一起同來,那時只是懵懵懂懂的,只知道是到酒廠參觀,印象中它也是我少數,有去參觀的酒廠,像去年到金門旅遊的時候,明知道金門酒廠就在機場附近,可是玩著玩著,到最後也沒有時間,能到那邊旅遊。
對於噶瑪蘭酒廠,只剩下記得自己「曾到過」這裡的記憶,對建築物還有點印象,其他的都很模糊,這次過來,從外面經過,才驚覺,原來酒廠有這麼大嗎?即使只有開放一小部分參觀,但整個酒廠佔地廣闊,比一些科學園區還要大呢。
首先是大門,可以容納好幾台遊覽車,同時進出,進到酒廠以後,路線也不是一直線,還需要繞一個長方形的外圈,才能到達可以參觀的地方。
不懂酒為何受歡迎
對於酒,會一直很好奇,真的不懂這樣,如此帶有麻醉性的飲料,為何會這麼受全世界的人歡迎,而且也是從古至今都是,可能因為自己只是淺嚐,但我真的怎樣也想不懂。
酒依照口味,分成好多種類,不只台灣本島,世界各地都出產著酒,有些人喜歡豪飲,有些則是喜歡細細品,喝遍各國的酒,因為酒在人類的歷史裡,存在非常悠久,所以我會想了解他為何能長久受歡迎。
其實,我有時也是能感覺到,因為喝酒的場合,拋開一個人喝悶酒,大部分都是人很多的時候,要不然就是到KTV、酒店那樣的包廂,酒精則起到一個助興,但我就不會出現在酒店那個場合,然後在大學開始,就沒有很喜歡唱歌,出社會對於下班以後的邀約,也不是每次都會參加。
所以,我真的無法體會酒,到底有什麼好喝的,因為就算不玩遊戲,我還有好多事可以做,以前我爸是想做不能做,他常會用酒精麻痺自己,問題是我又不是那樣的。
我最感興趣的,靜態的是閱讀和寫作,而動態就是到處旅遊,然後拍拍照這樣,喝酒或是喝咖啡,最多只是淺嚐,真的不會成為我的愛好。
酒廠內瀰漫著舒服
依照指示走進酒廠,最先走進的,就是酒廠所展示釀酒的地方,可能因為附近有酒窖,存放酒的地方,酒香滿屋,即使是像我不愛喝酒的人,也會覺得很舒服。
看到酒,就會想到它也是一種跨國界跨語言的飲料,和茶與咖啡一樣,不過我更多,只是對全世界,還有那些酒感到好奇,並不會豪飲,或許會到處去品嚐,試試口味罷了。
因為這裡佔地很大,而且酒廠還有在使用中,所以能看到那些釀酒的機具,都還是很新的狀態,而且整個廠房非常大,所以能夠放入各式各樣,釀酒的物品,這部分完全是看熱鬧的心態。
因為是酒廠,早就脫離以前純手工,改用機器自動化操作,但是雖然如此,酒畢竟還是酒,製作時所需要的程序,都是一模一樣的。
過往的記憶已不在
離開酒廠,後面就是販賣部和餐廳了,我只能確定,這裡以前和爸媽一起來過,但是完全不記得,那時候發生了什麼,有怎樣的經過。
我想這就是沒有寫日記的原因吧,認真翻相簿,或許能夠找到那個時候的,但記憶會隨著距離,越來越薄,如果沒有去記錄,到最後只會記得自己曾到過這裡而已。
它有好多展示酒的地方,因為我又不會在這裡買酒,所以對那些並不會過多的停留,很快地來到紀念品區,哈,我看到一個儲酒桶造型的存錢筒,那是我唯一在酒廠裡,會想要帶走的紀念品。
最後決定沒有買,遺憾大概只有三分鐘吧,來到這邊,只有花錢買了一罐金車咖啡,還有離開時,帶了波爾茶走,原來波爾是屬於金車的啊,他退出連鎖商店太久,久到我都忘了它。
下次又會隔很久
記得上次來,大概超過十年了吧?那個時候,家裡還會頻繁到宜蘭旅遊,泡湯和童玩節都有,之後隨著爸爸的身體,不再那麼活動力強。
來宜蘭的次數便減少,這次還是我自己獨自跑來,現在出去旅遊,宜蘭並不是我的首選,更多是想要去一些,自己沒去過,不然就許久未去的。
這邊已經來過了,大概再來的頻率不會那麼高,下一次又會等,多年以後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