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台灣》2013.12.12
假如政府騙了你
不要懊悔,也不要憤慨!
痛苦無助時暫且放過自己
相信吧,人民覺醒之日即將到來。
我們的心嚮往著自由
現實總是令人無奈;
一切都是夢幻的,花開花落
而那飄落的將變為浪漫
我整個學生時代,都是在遊戲中度過,從來不會去關心社會議題,出社會才開始接觸。
後來因為想要學寫小說,讀了大量的小說,以及相關的書本,自然會有所思考,這兩首詩,就是在這樣的背景所寫出來。
可以發現,這個時候,我對於人民和政治,都還充滿信心,認為會有覺醒的,認為明天會變好,但是等到我真的活到了明天。
人民依舊沒有變好,明天也沒有變好,各種問題層出不窮,你過得不好,社會只會丟給你一句,你不夠努力,都是要人們自我反省,可是那些真正應該反省的,從來不會反省。
我不想讓自己的浪漫,淪為別人保護既得利益的工具,所以我現在會希望,要爛就爛到底吧,畢竟台灣與中華民國是沒有相關的。
《告訴你吧,台灣》2013.12.12
想成為詩人,內心多少會需要一點理想化,可是在見證民進黨,憑著學運的民氣上台,各種酬庸污穢,讓我覺得天下的烏鴉一般黑。
不可能有選誰就能夠改變的,也從那個時候我變得更加務實,我想要什麼改變,那就自己拉起衣袖自己幹。
告訴你吧,台灣
我--永--不--放--棄!
即使妳身旁躺著無數的先行者,
那就將我算做下一位吧。
我相信天是藍的;
我相信地是綠的;
我相信人是善的;
我相信眾生平等。
我太過理想化,認為藍綠一定會合作,結果他們從那個時候鬥到現在,眼裡只有自己的利益啊,現在如此理想的詩,我還真的寫不出來。
畢竟自己是看過現實,也因為看過那些經歷,人變得異常理性。
我會寫這麼多疑問句,也是從新詩那邊開始,這都快形成一個慣性,不太好的慣性。
檢討新詩,一是回顧自己當時的心境,而自然是順便看一下,那時自己是怎樣寫詩的。
這首詩沒有一個脈絡,給我一種想到什麼就寫什麼的感覺。
《別找我!》2013.12.18
政府被人民GANK
誰來援救?
政黨倉促地說「別找我!」
正忙著利益分配
財團冷漠地說「別找我!」
正忙著破壞環境
官僚驚恐地說「別找我!」
正忙著苟且偷生
沒人幫?別讓他跑了
一波帶走
我看了時間點,這個時候,我已經離開遊戲產業,然後在職訓班受訓,那個時候無聊,所以頻繁吃參加社會運動。
與其說我是要為自己爭取什麼權利,更多是在反抗國民黨吧,再加上後面洪仲丘事件,讓社會運動達到高峰,記得每個禮拜,台北的街頭都會有社會運動。
而從前兩首開始,我的詩歌就開始轉變,從個人想外擴展到社會議題。
那時覺得政府怎樣做都是有問題的,後來才發現,不管是藍的綠的執政,政府一直都會為了利益,而對財團建商做出很多讓步。
我這首所寫的,也捕捉了那幾個很有問題的,當然有了上次的經驗,我不認為社會運動,或是選舉,整個台灣的政治風氣就會改變,還不如直接還權於民。
《社運》2013.12.18
過去
流血衝突
暴力抗議
一去不回
現在
唱歌跳舞
遊行集會
周休二日
未來
螢幕鍵盤
口水肥皂
干我屁事
政府
不做任何回應
你拿他
又有什麼辦法?
從以前就很會使用排比對比的修飾,只是以現在角度來看,太過簡單,有點指著表面在批評而已。
《留下來》 2013.12.18
我前期模仿大量別人所寫的新詩,既然是模仿,代表所有的創意都是別人的,現在我學只會去學,語氣以及用字的方式,其他都是我自己的。
另一座島嶼
它排泄
所有的仇恨
當然仇恨,從來就沒有被排泄掉的一天,也只有過於理想才會寫出這樣的句子。
《資本主義》 2013.12.18
我對於金錢、資本主義有仇,那是一出社會的時候,就結下的樑子,所以我對錢的想法,已經很足夠了,而不是人在嫌錢多。
已經足夠,我會將心思放在其他事情上,現在就是創作與學習,通常讓自己所愛的人,感到快樂。
我們如候鳥順著風向起飛
這一天要去抗議示威
還是享樂消費?
最一段覺得很棒,但那是別人的創意。
《新新聞》 2013.12.18
會覺得還不錯,但也是模仿別人,才得到的結果,只要你我他少的,應該都是參考別人所寫,我自己就只能寫出各種你我他。
純真的微笑和真誠的承諾在政客嘴邊餓死
唯有不經意被媒體引爆的新聞
仍然是一半真實、一半虛假。
而最後一段的23句,真的很棒,就算拿來10年以後的現在讀來,還是覺得寫得好,因為台灣的新聞,仍然是一半真實,一半虛假。
看新聞,反倒需要觀眾自己推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