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應該是我遇過,最陽春的區間車站,看推薦下車,車站的情況,真的刷新我對車站的認識,原來早就有無人車站。

走在月台上,還覺得很正常的,可是當準備要離開的時候,才察覺到這裡,連剪票員也有,只有擺一個刷電子票證的感應器,其他什麼都沒有。

 

石榴火車站 (16).jpg

石榴火車站 (17).jpg

石榴火車站 (18).jpg

石榴火車站 (19).jpg

 

當然也有可能是我看太少,所以看到這種,什麼站務人員都沒有的車站,讓我感到十分意外,那如果沒有使用電子票證,然後想要從這裡,去其他地方的,不就到了當地車站以後,勢必還需要補票,我記得補票還需要加價呢。

走下月台以後,我看到日本時期的石榴舊火車,原來現在的車站是新站啊,舊站和新站大概相差幾公尺。

 

石榴火車站 (4).jpg

石榴火車站 (9).jpg

石榴火車站 (12).jpg

 

上網查了一下這個車站的歷史

民國68年(1979)1月1日,石榴站改為簡易站

民國72年(1983)9月15日停辦零擔貨運

民國75年(1986)6月1日改為甲種簡易站

民國79年(1990)8月15日改為招呼站,由斗六火車站管理,停靠通勤類客車。

 

這個招呼站的意思,大概就是區間車有停靠,但是車站平時不會有人在,會變成這樣,主要還是會到這裡的人少吧?但當地居民也需要火車停靠,最後才有這樣折衷的辦法。

我這趟環島,只有遇到這麼一個招呼站。

 

石榴火車站 (20).jpg

石榴火車站 (21).jpg

石榴火車站 (22).jpg

 

看現場的圖板介紹,2016年進行修復,被評為「最美的木造驛站」,除了車站,旁邊還有好幾間木製宿舍,都是修復過後的樣貌,只不過因為我是平日來到這裡,只有車站可以走進參觀。

石榴車站雖然不大,但是你走進去,會覺得有點可愛,因為非常適合這裡,這裡本來乘客就不多,也不需要那麼巨大的車站,所以它站體,就算擺到現在,也不會過時。

 

石榴火車站 (5).jpg

石榴火車站 (6).jpg

石榴火車站 (7).jpg

石榴火車站 (8).jpg

 

反而是有些新建的車站,太大也太高了,站在其中,除了感嘆壯觀以外,沒了,獨有的氣質沒了,畢竟可以找到相似的,而內部的氣也散掉了,因為幾個新建的大站,都有大開,卻沒有大闔,打開沒有關起來,自然會散掉。

我說的或許有點玄,這是我對日本時期的舊站,以及近代的新站,所做的對比。

 

石榴火車站 (10).jpg

石榴火車站 (11).jpg

石榴火車站 (15).jpg

 

走過那麼多新舊火車站,我還是比較喜歡舊站的風格。

石榴車站走出來,附近什麼都沒有,畢竟只是一個區間招呼站,也不是當地熱鬧的地方,看完舊站以後,我又回到月台去候車。

雖然它非常陽春,但是在我心裡,印象深刻的程度,是可以排到前五的,一個什麼都沒有的區間車站,哈,太有趣了。

 

石榴火車站 (13).jpg

石榴火車站 (14).jpg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岳浪 的頭像
    岳浪

    越努力,越幸運

    岳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