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離開古寧頭以後,便馬不停蹄的趕往金城鎮,到這邊因為時間上,卡了一個與退潮時間,緊密連結的景點,所以我們只剩下一小段時間能運用。
翻了附近的景點,我選擇了黃輝煌洋樓,以及周圍的水頭聚落,來到金門以後,我才知道它們這裡處處都是某某某洋樓,整個金門四個鄉鎮裡,都有洋樓留存下來,出發前在金門當兵的同事,便建議我說,選幾個最著名的去就好。
洋樓我選的是陳景蘭洋樓,這邊本來沒有要來,只是既然有個小空檔,那麼就把握機會繞進來,運氣不好的是,剛好遇到水頭聚落的連結道路在施工,等於只能將車停在入口處,然後走進去。
我當然是沒啥問題,但累得爸爸只能慢悠悠的走很多路,我們是走水頭聚落的外圍進來,到達得月樓以後,再繞一圈回到入口。
黃輝煌洋樓這裡,除了主樓以外,最有名的那座像遊戲裡箭塔模樣的得月樓,周圍的水聚落也很有看頭。
因為走在馬路上,等於沿著水頭聚落,所以是從外圍,慢慢向內探索,這裡給我的感覺,和在沙美時的感觸很類似,得力於金門當地沒有多少開發,才讓這麼多聚落、洋樓老房,得以保留下來。
走到正面,得月樓便出現在我們面前。
得月樓,名字的典故,想必是取出「近水樓台先得月」的詩句,我最先被它那高聳的瞭望塔,給吸引了目光,會在民居內搭建如此高塔,是準備防備什麼?
對金門以及水頭聚落的位置,來進行思考,防備的會是,那個時候四處流竄的海盜,金門不大,應該也形成不了盜匪團伙,會有威脅的,都是來自海外。
台灣本島的聚落反而沒這麼明顯,金門這裡都還保有抵抗外地的作用,稍早看山后民俗村的時候就有感覺,這種古聚落,四周的民房,都蓋的很像城堡,然後圍著一圈又一圈,用來守護中間的主樓。
如果山后民俗文化村是閩式建築,那麼得月樓這邊,則是西洋的風格,個人比較喜歡這裡,而且它最初蓋好,就已經考慮過要防備強盜,所以除了主樓以外,還配上銃樓,即使最特別的瞭望台,那時更是金門最高的建築物。
在得月樓旁是用來迷惑盜匪的,一樓洋樓,內部是偽裝成主要生活區,這點跟台灣這邊的洋樓,就有很大的不同,而水頭聚落會聚集在此地,是因為有得月樓在,登高望遠,至少有強盜襲來的時候,可以及早得到消息。
在我出生,就已經是相對和平的時代,哪裡會有什麼海盜,強盜團伙,所以我們現在的民居,並會有猶如迷宮的設計,不然就是能夠讓房子內的住戶,對周圍的人,能夠有所戒備,可能會有人說,現在有監控攝影機,問題是如果有人想要入侵,你們所住的房子,除了報警以外,我們好像也沒有其他,能夠地域外敵的能力。
現在的人,都活得太過安逸,關起房門自掃門前雪,可是這並不代表著,壞人不會鎖定我們當作待宰的肥羊,走在得月樓,還有周圍的民房,我能感受到老一輩,那種防人之心不可無的想法。
雖然周圍的民居,有點像是在寄生得月樓,以前黃氏的勢力保護,黃輝煌洋樓何嘗不是反過來利用附近居民,讓居民的住家,作為自己和匪盜之間,一個衝突的緩衝區。
山后那邊是一大家族,集合蓋起來,一大片的民居,那麽這邊就是,本來個水頭聚落,因為黃輝煌他們家,在外從商賺了錢以後,返鄉蓋起三層樓的洋樓,為了保護自己,同時搭建得月樓,居民為了有所保障,更加向這周圍靠近。
聚落裡的小道,雖然四通八達,但是只是狹小的通道,而且民居的牆壁上,都留有暗孔,就好像說明,你可以過沒有關係,但是你們的一舉一動,我們都很清楚。
得月樓這邊的古聚落,是我這趟金門之旅,我看過最喜歡的建築群,主要還是因為,那個銃樓,帶有防禦、軍事的用途。
這就和我所喜愛的城堡,功用非常像,也因為讓格外陶醉在這幾間建築物當中,看看人家家族的發跡史,然後在回憶自己家的。
眼前的結果,很多都是經由選擇所帶來的,那麼我們家就是選擇了一條,安於現狀,極為安逸的那條路,是沒什麼不好,只是會讓我感到很無趣而已。
我想要出去冒險,想憑自己的能力闖出一片天,現在等於背靠原生家庭的本錢,然後盡全力在拼,希望最後能成就一番事業。
黃輝煌洋樓這裡,看網路上的照片,夜晚來的時候,建築物在燈光的投射下,會呈現出不同的味道,比較可惜,這次沒能看到它的夜景,留待以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