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曲論集:抒情與敘事的對話

作者: 陳芳英  
出版社:國立台北藝術大學  
出版日期:2009/05/01

就像所有取材於歷史的作品一樣,寫作的目的,絕不在重現一個眾所周知的故事,而是在原有的故事格局之外賦予的意義和情感。
Os
同樣一段歷史,在不同的創作者手底,能夠被賦予不同的情感,我對於歷史的掌握和表現,都還不能算很佳,也只能繼續寫下去。

湯顯祖: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
Os
情將會是我各種文體裡,最主要想表現的主題。

夢中之情,何必非真,天下豈少夢中之人耶。
Os
劇中人、歌中者,畫中人,各種文藝作品所追求的,不外乎要勾起受眾,他們內心深處的情感。

布雷希特:戲劇的語調應該永遠被嘲笑、智慧或歡愉所控制著---戲劇應該永遠是輕快滑稽的。

張愛玲最擅長的就是庸人俗事的小奸小壞、市井小民對物慾金錢的追求,和深刻且赤裸的愛欲糾纏。
Os
前段時間寫過傾城之戀的讀後心得,這段話還真是言簡意賅。

藝術的創作,是由技巧、技術中完成的。手,熟練之後,方能去掉斧鑿痕跡,也才能「悟」、才能「忘」。悟與忘是學習到創作之間,極為重要的途徑。
Os
這等於最終目標,我這種初學者,沒什麼資格評論什麼。

要把心永遠保持流動狀態。
Os
我覺得人要記得自己是動物,時時保持各種「動」的狀態。

 

隨筆

抒情和敘事,等於是文學作品,最重要的兩種寫作手法,從簡短的詩歌當中,便能看到關於它們的運用,我最早寫作的時候,認為自己是敘事比較強。

而之後寫了詩,等於開始鍛煉自己抒情的技巧,當然也不總是都持之以恆,在我都是三分鐘熱度,斷斷續續的進行,即使這樣,也有為自己累積。

會想找這本書來看,最主要還是想瞭解,在戲曲上,是如何運用這兩種手法的,只是實際看完,發現裡面都是論文,論文可以挖掘的東西,有是有,但比較少,可能到最後,我還是得去找原著來讀。

古典的戲曲,我很清楚是大寶庫,等著我想如何取用,就怎樣取用。

 

原住民族的文化欣賞

作者: 米甘幹理佛 

出版社: 五南

出版日:2005/02/01

公共電視原住民新聞雜誌

從一開始的「欣賞」,進而的「感動」、到最終「共鳴」的境界。
Os
這是對待文藝作品,不同階段的心理變化,後面的兩個狀態,也是所有的創作者追求的,希望受眾能從自己的作品當中,獲得感動和共鳴。

可以唱的韻語,有樂曲伴奏的叫歌,沒樂曲伴奏的叫謠。
Os
我詩歌的根,有很大程度是來自於民歌和地方民謠,我很清楚,那邊有寶藏。可供自己取用,時間不夠,要學的一直很多,只能持續努力。

歌謠即歷史

阿美族的祖先,用歌與大地對話,以舞彼此取悅,這種生活模式建立了與大自然相互依存親密、彼此尊重的關係。
Os
應該不只阿美族,台灣的原住民族,或許也是用唱歌,各自族語的祈禱詞,在向島嶼對話的,如今之所以失落,是因為「無法溝通交流」,這不是學習單一族語所能辦到的,需要對各個族語,有各自的認識之後,進而融會貫通,才有辦法像過往回溯,習得本來在這座島嶼,廣為流傳的語言。

 

隨筆

對於台灣原住民族,我一直想創作相關的故事,看了許多神話傳說,再加上現在又開始學阿美族的族語,在學習的過程裡,有新的點子,鑽入我的腦裡。

在綜合這幾年,對台灣原住民族的理解和認識,我想也是時候將那些的靈感,將它們放入作品裡,在不影響每週的連載的情況下,我會很快地,把故事寫下來,並且完成它們。

 


填詞捷徑暨歷代絕妙詞選論

作者: 容劍斌 
出版社: 五南 
出版日:2013/01/01

學詞先能鑑賞而後方可創作,先熟讀歷史精選之詞,宜先近人而後唐宋,更宜先擇有圈點及評註之本,取其易讀也。
Os
我相信所有的文學和藝術,應該都是鑑賞-創作這樣的進程,而隨著創作,看前輩們的作品,變得能看到更多,本來自己所看不到的,又會進一步鑑賞,等於一直保持在,這個進步的迴圈當中。

凡文章必有其目的,有血有淚,才是一篇好作品。詩歌曲亦然,倘無病呻吟,徒使索然無味而已。
Os
所以怎樣才叫做「無病呻吟」?這個詞真的很令人討厭呢,為何別人如何如何,他們那種就可以被視為藝術作品,而我這等小人物的心聲,就能是無病呻吟,實在令人厭惡。

詞,上片寫景,下片言情,然景中必寓情,情中亦必寓景,前半闕不可將意思說盡,方留得後半闕之地步,後半闕須開拓說去,方不犯前半闕意境。
Os
這就和歌詞裡的主歌及副歌,各自的用途不同,主歌負責說故事,兼引導後者的意思,讓聽者對副歌會有所期待,而副歌則是情感的轉折或是渲染,讓聽者更能帶入角色,藉此引起共鳴。

用韻不可生硬,使通篇壅塞,韻貴脈搏相連,息息相關,與通篇作品為一體,以韻致勝攝取古人神韻,則傳矣。
Os
從2017年的中國有嘻哈後,我就覺得押韻,既很有挑戰性,而且是很有趣的,一直到現在,我才真正在歌詞和填詞裡,玩起平仄和押韻,用韻用字當然是一門學問,但是越玩,才更能感到其中的樂趣。

現在填詞牌,成了我每週最大的挑戰。

情意就是境界,一篇好作品,有境界更要配合優美節拍之作品,有血有淚之作,真使人感憾心扉。
Os
這也是古人的作品,能夠流傳如此這麼久,因為他們是在沒有外物干擾的情況下,花所有的時間和心力,投入在寫詩填詞,換做現代人哪有可能,會有如此鑽研的時間。

兩者因為對待作品的心態不同,作品的深度,以及平仄用韻那些,都能夠相當工整,現在一首詩或是一首詞,花那麼多時間去寫,結果也沒有多少人會讀到,那又何必啊?


 隨筆

關於押韻、填詞,我心裡有想法很久,只是到現在才真正付諸實作,等於中間已經浪費了好幾年,所以對於現在能夠寫出怎樣的歌詞,我完全不會感到滿足,會覺得自己「早該如此」,而現在的一切都是「理所當然」。

對歌詞,依然是希望自己不要想太多,盡可能去多寫,而填詞的部分,就當做文字遊戲,自己填好玩的,反正隨著練習越多,自己對於文字的掌握程度,也會隨著成長。

最後形成一個正循環,我在各文體所練的,會如同輻射一般,向其他文體帶來影響,如此長久修煉下來,我所有的文體,都能如我所願的穩定成長。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岳浪 的頭像
    岳浪

    越努力,越幸運

    岳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