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無

 

美感判斷是無關心、無概念、無目的、無規則。這四個「無」字,使美感的心理活動分別超越了現實環境、心理知覺、道德規範、科學法則的限制,而達理性與感性和諧,並讓想像力自由馳騁、理解力隨之起舞,創造美感自由的積極涵義。(康德-判斷力批判)

 

一定還有

 

我們讀書寫作,已知文學中有那些東西,我們猜想文學之中一定「還」有我們不知道的東西,對創作者說,那些東西不能用尋覓和思慮得來。冥想脫離一切「有」,忽然得到「前所未有」,唯有來自混茫,最後才可以歸於混茫,創新和自成一家,皆由此而出。

 

作家還有對語言文字的敏感。語言文字是一種符號,代表意義,符號簡單,意義繁複,符號有限,意義無窮,所謂敏感,就是領會了有形的符號背後那許多無形,從字典能夠解釋的那一部分之外、之上,得到許多字典沒有解釋、不能解釋的部分。(王鼎鈞-作家常有的生 活習慣)

 

部落的守護神

 

我聽說原始社會部落林立,各個部落都有自己的守護神,這個「神」只保佑自己一個部落,而且幫助這一個部落去消滅別的部落,那時候,各宗教之間當然互相敵視,互相咒詛。部落被打敗了,滅亡了,那個部落的神也滅亡了,消失了。(王鼎鈞-盼望宗教合作的時代來臨)

 

小國該如何變大

 

台灣是「小國」,只有文化能使小國變大。(王鼎鈞-「一九四九」三稜鏡)

 

宗教該當如是

 

宗教必須永遠在野,永遠柔性,永遠和政治疏離,這樣才可以保全他的高超。如果介入現實權力,必將陷入言行矛盾之中。 (王鼎鈞-宗教與戰爭)

 

上層人限制下層人

 

中國人一直生活在一種有害哲學的影響之下,孔孟程朱編出了這套東西,完全是因為他們在社會的上層生活。  (王小波-人性的逆轉)

 

習以為常

 

對殘疾人的最大尊重,就是不把他當殘疾人。 (王小波-我看老三屆)

OS: 同性戀也是如此

 

珍惜能學能讀能寫的時光

 

文字是用來讀,用來聽,不是用來看的

 

我覺得我們國家的文學次序是徹底顛倒了的:末流的作品有一流的名聲,一流的作品卻默默無聞。最讓人痛心的是,最好的作品並沒有寫出來。這些作品理應由查良錚先生、王道乾先生在壯年時寫出來的,現在成了巴比倫的空中花園了……以他們二位年輕時的抱負,晚年的餘暉,在中年時如有現在的環境,寫不出好作品是不可能的。可惜良錚先生、道乾先生都不在了……

 

在中國,已經有了一種純正完美的現代文學語言,剩下的事只是學習。我們年輕時都知道,想要讀好文字就要去讀譯著,因為最好的作者在搞翻譯。這是我們的不傳之秘。 (王小波-我的師承)

 

面對無能的自己

 

人生唯一的不幸就是自己的無能。得出這樣的結論,要努力去做事,拚命地想問題,這才是自己的救星。 (王小波-關於幽閉型小說)

 

五月天給愚人世代的一句話  2011-12-01 The Big issus

 

石頭:「做,不要想。」我相信大家都已經擁有解決問題的智慧,所以當你遇到問題的時候,就去試著解決,不要心想著可能不會成功,而一直不敢去做。

 

怪獸:「不能怕」其實很多事情,與其被恐懼控制,不如自己去控制他。

 

瑪莎:當你要做什麼事情的時候,就該盡力去做,百分之百不留餘地投入。這當然不只是吃跟玩而已,包括所有你能夠去實踐的事情。

 

冠佑:「喜歡就衝,不要怕痛」就是當你想要做什麼的時候,只要確認了,就去衝,不要先去預設立場,怕會失敗之類的。

 

阿信:「週末以外,不要看新聞台」禮拜一到禮拜五的新聞台很可怕的,我覺得遠離這些東西絕對有幫助,不會錯過人生中的任何東西。

 

你要是堅持完成自己沒有自信的事,總能讓你有點信心吧

 

 

海明威諾貝爾文學獎謝詞

 

Writing at its best is lonely life

很多時候,寫作是一種孤寂的生活

 

He grows in public stature as he sheds his lineliness and often his work  deteriorates.

一個在稠人廣眾中成長起來的作家,自然可以免除孤苦寂寥之慮,但他的作品往往流於平庸。

 

For he does his work alone, and if he is a good enough writer

而一個在孤寂中工作的作家,如果他又確實不同凡響

 

he must face eternity or the lack of it each day.

那他就必須面對永恆或者缺乏永恆的每一天。

 

For a true writer,each book should be a new beginning where he tries again for something that is beyond attainment

對於一個真正的作家來說,每一本書都應該成為他繼續探索那些尚未涉及的領域的一個新起點。

 

He should always try for something that has never been done or that others have tried and failed. Then sometimes, with good luck, he will succeed.

他應該永遠嘗試去做那些從來沒有人做過或者他人沒有做成的事。這樣他就有幸會獲得成功。

 

A writer should write what he has to say and not speak it.

作家應當把自己要說的話寫下來,而不是講出來

 

 

每一份子來共同創作,共同承擔

 

「文明」是大家值得提升與維護的普世價值,「代價」理應透過混合型經濟體制,由社會上每一份子來共同承擔。

OS:

我知道台灣經濟奇蹟背後,是由勞工沒天沒夜加班拚出來的,他們承擔的代價是如此之大,除了每天短暫的休息時間,他們有什麼收穫嗎?最基本的粗飽。生活有實質改善嗎?還是就只能在工作崗位上老死,期盼政客許下的那未曾實現的政見。

 

在投下那所謂的「神聖一票」之後,國家機器的任何決策,就與自己無關。

 

看不見的手失靈,利益團體操縱金權遊戲,在台上呼風喚雨,在幕後扮演黑手,政府淪為跑龍套的角色。政治成為服務財團的工具,經濟是為富人量身訂造的提款機。國家菁英早就忘卻他們對社會責任的承諾,只是一味追求財富和權力。

 

我不是菁英學校出身的,出社會只能被動去接受許多不合理的要求,可是菁英學校出來的,事實上也沒多好,不是設法成為前一代菁英的接班人,便是運用菁英的身份,去做意見領袖,去參與政治競選,成為那種換了位置,便換了腦袋的典範。

 

選舉帶來政黨輪替,換人上台,然而很多老問題還是沒能解決,像是龐大的預算赤字、戰爭、健保、教育、能源政策、移民法改革、競選募款改革等。每一次選舉,新上任者信誓旦旦說要改革,卻不過是和前任政府走相反的路,踩著小碎步來回打轉。

 

台灣民選出來的總統,每一位在任期中期,都曾被民眾喊「XXX下台」,李登輝那時剛解嚴,可能民風還不夠,之後陳水扁,在十年前的紅衫軍天下圍攻、百萬人民倒扁運動,那時可精彩,隨處可聽見「阿扁下台」,下一任的馬英九,第一任的時候還好,第二任的服貿協定,整個原形畢露,爆發出太陽花學運,那時我也在現場喊過幾聲「馬英九下台」

 

如今蔡英文政府,第二任期開始,有很多決議都和民意背道而馳,也聽到有人喊「蔡英文下台」的聲音,是什麼讓我們民選出來的領導者,最後都走向同樣的結果呢?

 

我認為領導者也是受害者,台灣媒體鼓動人民去檢討受害者。還是候選人的時候,為了選票可以和人民拉近距離,可是人民又不會捐錢給你,那選舉所用的經費,很多都是透過財團的政治獻金 ,那種關係很像企業的股東會,上任之後必須要為股東的利益著想,人民扣掉那神聖一票,毫無價值,連小小的散戶股東也不算,怎麼會把你的意見聽進去。

 

在我看來,人民只有兩個時刻是最有價值,一是投票前,候選人需要你的選票,你的價值才能顯現出來,另一個就是身體發生意外的時候,只有這時候才會感到國家在關心你,國家只求你好好的活著,至於你怎樣活?過得快不快樂,他一點都不在意,放你自生自滅,大家可以回想看看,這個國家什麼時候「主動」關心過你?

 

我想通這點後,便了解到誰上台都一樣,在這金權政治環境下,背景問題不解決,領導者永遠是財團控制的布袋戲人偶,想怎樣擺弄,完全隨他們意思。

 

自1970年代中期開始,全美百大執行長的薪酬不斷飛漲,在1970年代,一般執行長的薪酬,約是員工的四十倍,然而到了2000年,執行長的薪酬已是一般員工的一千唄!執行者薪酬大幅攀升的主因,是公司給高階主管的股票選擇權,雖然企業執行長的薪酬愈來愈豐厚,一般全職員工的薪資,自1970年代初期以來幾無調升。

 

先不說年薪和月薪這種累積下來的數字,光只是勞動一天薪資的差距,就足夠說明一切,同樣的一天24小時,我只能得到如此的價值,富人卻可以如何如何,真的是我不夠努力,不如別人這麼單純嗎?我認為在生產過程中,所創造出來的溢價價值,都被富人全部拿去,台灣的基本工資一直都有在調,可是依然是富者恆富,勞者恆貧。

 

今天,我們活在一個新鍍金年代,奢華、浪費的程度遠超過1870年代和1920年代,今天最富裕的人的1%美國人口,擁有的財富淨值超過底層90%的人口,所得前1%的人,稅前所得高於底層50%的人。

 

二十一世紀資本論讀完,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作者不斷重複在述說「分配不均」的問題,可是那本出到現在已經9年多,這個世界依然還是這樣,沒有進步,沒有退步,分配不均的情況,照樣在全球各國上演著。

 

任何事都有代價。政府罔顧公眾利益,像財團說客低頭,利益團體伺機強取豪奪,新的「財團政治」已經成形。

 

民主、社會、獨裁最終都會走向財團。

 

美國的中產階級和勞工階級不得不擔心,政府透過稅收強迫自己掏出錢,來供養這些非法移民。與其說美國人民對特定族裔有敵意,不如說他們是為社會不公而憤慨,為何政府要讓數以百萬計的外國人來美國分一杯羹?

 

每個世代都面臨不同的時代挑戰。

 

 

跟著浮世繪去旅行

 

葛飾北齋(1760~1849)

《富嶽三十六景》

 

歌川廣重(1797~1858)

《東海道五拾三次》、《名所江戶百景》、《六十余州名所圖會》

OS

 

看到浮世繪,第一想起的就是日本,這種意象,好像是好幾年前投票過,代表該國的物品,台灣那時選出來的,記得是布袋戲和玉山,玉山是地形,布袋戲也是民國之後才出現的,台灣好像沒有像浮世繪這種,很長久傳承下來的文藝作品,可能有?只是我還不知道。

 

歌川廣重以《東海道五拾三次名聞天下後,奠定了其作為風景浮世繪師的地位,陸續創作出許多以各地名勝為主題的畫作,加上庶民旅遊風氣大興,人們對於風景名勝有了更多好奇,《六十余州名所圖會》可說是為回應大眾需求所創作的集大成之作。

 

讀了這本書後,才知道浮世繪行業裡,他們拜師之後,出師的時候,便可以使用該門派的姓,就像「歌川」這個門派,前後便有好幾位,這種以前師徒制的傳承,現在已經很少了,但可以做成作品裡的設定。

 

書中有提到「日本三景」,分別是丹後 天橋立、安藝 嚴島、陸奧 松島,他們的盛名,從歌川廣重那個時代,就已經在百姓之間傳開,表示在那之前,就很受庶民歡迎,目前一個都還沒有去過,希望之後能一一去到現場。

 

這本主要是在介紹廣重的《六十余州名所圖會》,他有好幾張畫,是靠著參考資料構思,即使沒去過現場,還是能從參考中找到原創性,這樣的創作方式,真的很值得參考。

 

 

村上龍-興趣無用論

 

 

擁有冒險精神的人,原則上是少數派。從小規模且孤獨的環境出發,斷然拒絕加入多數派的誘惑,那正是冒險的原則。

 

要親近你的朋友,但要更親近你的敵人

keep your friends close,but your enemies closer

OS:

我最大的敵人是中國

 

對於創作者來說,重要的是持續創作更高品質的「眾多作品

OS

一個國家的文學藝術,是需要大量的眾多作品推砌起來的。

 

當人擁有目標時,大腦似乎會活化。如果不是別人給予,而是自己選擇的目標,身體也會活化。能夠克服輕微的疲勞,也不容易感冒。

 

對於具體地以某種事物為目標的人而言,企圖實現的不是夢想,而是現實。為了達成目標而持續努力的人,沒有閒工夫告訴別人自己的目標。

 

我只是因為需要,所以作筆記而已,那並不是值得炫耀。問題不再於做筆記這個行為本身,而在於是否經常渴望重要的資訊,到非做筆記不可的地步。

 

讀書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渴望資訊

OS

「求知若飢,虛心若愚。」(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寫爛文章的人,往往不是因為文章寫得爛,而是自己無法理解自己究竟想要傳達什麼

 

創意大多是忽然浮現腦海。創意是「組合」,並非發現。

 

創意這種東西經常是直覺地浮現。然而,直覺必須在「長時間地集中精神,徹底思考」,也就是想破了頭之後才會發揮機能。

 

為了做能夠從中獲得什麼的失敗,前提是遇見值得挑戰的事。條件是「渴望」。如果不渴望遇見值得挑戰的事,恐怕不會意識到那就是命運的邂逅,而和它擦身而過。

 

我看書不是為了度過充實的時光,而是以找小說的資料為主,會像隻飢餓的動物尋找獵物般一目十行。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岳浪 的頭像
    岳浪

    越努力,越幸運

    岳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