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三劍樓隨筆

梁羽生這篇隨筆,就帶領著我們後世,回顧在當時相當受到關注的棋壇盛事,當然所謂棋壇,以及受關住都是在中國那邊,而他所舉的也多是中國棋手,也從他對棋士們的認識,和棋譜的了解,可以看出梁羽生身為一個武俠小說,對於寫作之外,其他的興趣和喜好,如果不是長久追蹤相關新聞,是不會對各個棋士們,有如此深入的了解。


象棋

有人小時候沒玩過象棋的嗎?我還蠻好奇的,至少我是暗棋或大盤都有玩過,當然對於活在智慧型手機、掌機、電視遊樂器、電腦充斥的時代,也有可能很多人,沒有玩過這種傳統的玩具。

像是棋類遊戲,相對於上面的,少了許多聲光特效的刺激,更沒有豐富的人與人互動,最多就是和一位對手之間的較量,而在下的同時,那更可以說是自我的對話和思考,你永遠在面對自己,思考下這步棋之後的發展,不管對面坐的是怎樣的人,大部分時候,都是一個人。

這是象棋給我最初的印象,我以前也玩過一個人下著暗棋,可能以旁人來看,那是多麼孤單寂寞的畫面,自己在跟自己下棋,同時扮演著甲方和乙方,那時應該是在電玩出現之前,家裡也找不到其他玩伴,同學也都沒有住在附近,就這樣一個人下著一盤棋。

象棋可以是個人,也可以是多人同樂的遊戲,像是我老家板橋附近的公園,常常可以看到許多人圍著看人家下棋,而且大多數都是男性,每次我經過都會好奇,他們每一個人是怎樣的人?為何會出現在公園裡看下棋,是夫妻失和,或是家庭得不到溫暖、在家裡沒有其他樂趣,所以選擇跑來公園,就算看人下棋,也可以看一整個晚上。

一帥兩士兩象兩車兩炮兩馬五兵,16個棋子,分兩邊,很簡單的設定,大吃小、最小反剋最大,就可以玩出這麼多不同的花樣,當然這只是暗棋的規則,玩起來比較需要運氣,技術性偏低。

而大盤,加上不同行軍規則兵只能勇往直前,馬走日、隔山炮、直行車,相走田,士護帥,就這樣創造出,好幾百年下象棋的歷史。以前的人可以用簡單的東西,便得到豐富的成就感和快樂,而現在呢?耗費的大量的資源,創造出複雜的東西,還不一定能得到單純的快樂,這樣的反差,真的值得人深思。


怪招

本文的重點是朱劍秋和楊官璘的一盤棋,開頭十著如下:炮二平五、馬八進七、馬二進三、車一平二、車九平八、兵七進一,卒七進一、炮八進二、炮二進二。朱劍秋先手持紅棋,楊官璘持黑子防禦

我對大盤最多只知道棋子們怎麼走,根本不懂為何他們會這樣走,看梁羽生的分析,炮二進二這步棋本身並不怪,怪的是由守方接著的那著,下了十著之後,攻方第十一著必然是一記搶攻,走車二進六,而守方則多半是平炮鬥車,但楊官麟卻創了一個覺怪的鬥攻招數,第十二著走的是炮二平一,把升上河頭的二路炮,變成角落炮打車,這是歷來棋譜從未有過得著法。

我想之所以會被稱為「怪」,便是前所未有的意思,以前的人從來不會下那步,或以正常攻守思考邏輯也不會去動那步,可是楊官璘就下了,讓大家看了感覺到「這就怪了」、「這就奇了!」這樣的給人的感覺,應該是不管哪一個領域的創作者,畢生所追求的目標。

常常可以聽到某某「鬼才」,就是在形容這樣的行為,讓人家永遠意想不到他下一步要幹嘛,甚至是他自己也是到那當下,才心有所感的自然而然的創造出來,要稱呼它為神來一筆、神示、啟蒙、靈感之類的都可以,反正就連當事者,之前也沒有想到這一步,完成之後,反而會有種「當初自己是怎麼想到的」那種奇妙的感覺。

梁羽生在結論時,寫到怪招可用而不可用,碰著攻力較低的,一記怪招,常可收到奇效,迅速解決戰鬥,但若碰到攻力和自己差不多的對手,還是用正宗的招式為宜。當然他這樣說,是以武俠小說的角度在思考,現在已經不用每天都得面對那種生死相搏的場面,扣除了那些格鬥競技的選手們,這種怪招,搞不好對正常人來說,可以帶來許多不同的想法和收穫。

如果要說這幾年,我在人生棋盤上所下的每一步,最怪的一步便是「離開台北」,之後的移民臺南、流亡臺東都只是因為這一步,所產生出來的,之所以說怪,是大部分的人,都不會選擇走這一步,但我卻對這一步,相當嚮往,非常想要來到這些地方。

因此來了之後,所遭遇的一切,都是我自己完全沒有想過的。跑去鹽水看蜂炮、擔任短時間的記者、嘗試去衝浪,還有許多地方的旅遊,這些的種種,如果沒有選擇「離開台北」,我有機會去體驗和經歷嗎?而這些都是現在我所累積的。

我想那一步,在別人眼中可能會很奇怪,而我這個人也是怪人一個。可是我只是單純想要去體驗自己過去從未去經歷的,希望未來回首的時候,我會很滿意的想起,這一步「怪招」走對了,如果當時沒有走這一步,可能就到達不了未來的我那個位子。

所謂的棋壇

我必須說,如果不是本身對象棋有興趣,有進一步深入研究各家棋譜的,當看到梁羽生所列的許多人名,保證心中會有種「他是誰阿?」的感覺,拜現在網路便利的關係,稍微一查,梁羽生所寫的,可曾都是過去中國棋壇當中,赫赫有名的棋士呢。

我個人的想法是,只要網路百科找得到的,那這個人就算是某個領域的名人,一定有過人之處,所以網友才會特別為他建擋,諸如朱劍秋和七省棋王周德裕、華東老將竇國柱並稱的楊州三劍客,還是朱和新七省棋王董文淵及華東棋霸何順安的華東三虎,這些人之間的鬥爭,雖然較量的是下棋,可是他們之間的恩怨,宛如一本寫實的武俠小說。

很是好奇梁羽生身為一個作者,為何會去認識到名棋手曾益謙。這種情況就讓我想到,有人說讀怎樣的學校,決定了你未來的人脈關係和社交圈,學校畢業之後的職場,也有同樣的理由,越高的社經地位,可以認識到越不同的領域的人,並且和他們成為朋友。

怎樣的人玩怎樣的鳥,同理,怎樣的人交怎樣的朋友。我一直從事的都是較基層的工作,認識的同事們,也都是差不多的職位,如果在這樣一直下去,我想我還是會一直在低層浮浮沉沉,做過記者之後,讓我體會到政商賺錢的方式,根本和百姓辛苦工作,所得不成比例,既然知道了,就要想辦法往上爬。

不管是哪個領域,都有所謂的高層和基層,所看的角度,所接觸到的事情完全不一樣,某某界也好,某某也罷,如果沒有在這其中佔到一個位子,在現在資本主義如此嚴重的時代,就算你武功蓋世,也只會落得孤芳自賞的境地。

最後分享以前看到的一句話:「GO Big or Go Home」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梁羽生 三劍樓隨筆
    全站熱搜

    岳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