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三劍樓隨筆


金庸這篇由回想十年前的一場音樂會,帶出蔣英這位聲樂家,稍微介紹了他的生平,而他後來與火箭學家錢學森結婚,因為某一次他們在報紙上所刊登的文章,進而帶出金庸對於中國在音樂和藝術方面,未來的期盼。



要學習人家的長處,就必須先達到人家的水平



最重要的應該是了不了解吧,而這也是國中、高中,然後大學研究所這樣上去,透過一階一階的學習,從基礎概念開始,慢慢的深入核心,去學習去了解,而在這個過程中,最容易犯的便是,一知半解就妄下評論,以及不懂裝懂。


這段話的關鍵,我認為是「達到」這兩個字,怎樣才算達到呢?自己又要怎樣知道自己有沒有達到呢?數理科學相關的就比較現實,有些沒學過,之前拿來看,真的就如同像是在閱讀天書一般,雖然現在科普的書籍很多,都是一些日常的,可是如果想要在上去的,那非得要擁有那些知識,才有辦法看懂得,人家在說什麼。


當然,音樂美術之類的,實際上和科學的形式一樣,如果你沒有基本,就算把樂譜和畫筆交到你手上,你依然畫不出,也不知道該如何彈起。可是文學在這方面,就顯得比較特殊,因為現在教育普及的關係,每個人都會讀會寫。


可是看不看得懂又是另外一回事,像是波特萊爾的《惡之華》裡面的詩,文字用的是相當簡單,可是當他們排列組合在一起,這樣讀下來,我還是讀不懂波特萊爾他在寫些什麼,這就不用說喬伊斯《尤利西斯》和馬塞爾·普魯斯特《追憶似水年華》這種,本來就沒多少人看得懂的大部頭的作品。


我真的看不懂,那更不用說學習了,而其他看得懂的詩詞、散文、小說,照著他們的樣子,模仿創作了一些,可是不管讀了幾遍,還是覺得都是些自我感覺良好之作,大師就是大師、專家就是專家,也正應了金庸在這篇文章中所寫得這句話,果然我離他們的水平都還非常遙遠。


可是,我又聽過一句話「最好的學習,就是模仿」。從我們學習走路、說話、寫字、運動、都是從模仿長輩們的模樣,一點一滴的化為自己的東西,然後從其中成長出屬於自己的部分,所以模仿也好,學習也好,都是只限於一開始,如果想要更進一步,那就一定要到達前輩們,所到達的境界,進一步超越他們。


看不看得懂,並不會影響自己對於文學的喜好,而模仿得像不像,那也是短暫的成就感,如果滿足於那種模仿的快樂,那可能就會永遠原地踏步,我想所謂「達到」那純粹是一種感覺,就像同一本書,經過時間的變遷和經驗的累積,會有不同的角度和視野,也會有不同的想法。


我很不喜歡練習,可是這又是進步的最簡單的一種方式,就將過往所有的經歷,都存儲起來,成為自己所有的養分,相信有一天也會有「誒,我也達到這樣高度」的感覺。



要發展我國的音樂事業也不能靠一些業餘音樂家們


這是一個資訊爆炸的時代,也是知識不受尊重的時代,這是一個沒有英雄的時代,也是專家滿街跑的時代。這是一個追求真理的時代,也是容易受騙的時代。


世界和平為我們帶來穩定的生活,也讓我們缺少了許多流動和變化,民主的旗幟推倒的帝制獨裁的高牆,人民並沒有因此比較快樂,沒了英雄,反多了許多自詡為專家的公務人員,以前好好活下去,是唯一的真理,而如今這只是基本配備,很容易滿足,反而很容易迷失,這樣一天一天的工作,日復一日的衰老,到底又是為了什麼?


臺灣是一個專家名嘴,比民眾還要多的地方,而且又是一個作家,比讀者還要多的島嶼。很多話題爭議,都只有八卦爆料的興頭,潮水過了就過了,既沒有想法上的改變,對於當事者的生活也沒有任何改變,那麼資訊、知識,以及那邊靠耍嘴皮子的人,又有何用。


我不滿足於業餘,想要成為真正的專業。也不想成為只會打嘴砲的評論家,而是專注完美的創作家,因此我知道這個時代弊病,也了解正因為如此,才有我等業餘愛好者出頭的機會,而業餘和專業之間,所差別的應該就是態度吧。


業餘可以隨興而為,不需要為自己所做的創作負責,甚至有一點遊戲的意味,但如果一直用這樣的態度去執行,想要成為專業是相當困難的,不拿金庸的小說來談,光只是他的心得和評論,都比我更有深度,有所本的充滿內容,裡面所顯示出來的差距,更可以看出,為何我的小說寫得如此乏味。


如果創作可以反映創作者的想法和內涵的話,那讀到我自己所寫的,每每都讓我嘴角上揚,打破業餘,超越創新,可不是這麼簡單,我需要的是大量的練習。


市場,這樣好的環境,又有這樣多的人口


金庸的原意是指,中國在自然科學;藝術、體育等方面,過去一切落後,科學的幾位已經冒出來了,而藝術人才的培育確是需要需要很長的時間(不單是某一個人學習的時間,還需要整個社會中文化與傳統的累積),最後期許在未來幾十年之內,可以充現中國的李斯特、貝多芬、柴可夫斯基出現。


在我們談台灣有沒有文藝的市場和人口之前,還不如先煩惱自己的作品,有沒有那個讓大家喜歡的內容。像我一位朋友就是這樣說的「臺灣人根本不喜歡閱讀」、「臺灣人很會考試」

我是臺灣人,難道不知道國內風氣是如何嗎?可是這跟我有沒有寫出好的文學作品,一點關係也沒有。


金庸的說法,比較像有怎樣的土壤,才能夠長出怎樣的花草樹木,外在環境固然重要,還有一個關鍵是,那便是種子到底有沒有想要成長茁壯的念頭,如果沒有那樣的內在壓力,又怎麼有辦法突破,所包覆的外殼。


中國人多市場大歷史悠久,那些都是他們的優點,反之也是他們必須要去克服的高牆。那我們臺灣人,人少市場小文化遺產少,整個民族還是很年輕幼稚,這是我們的缺點,但是應該也是我們的強項,我們很容易敏感、我們願意接收新知、我們嚮往著變化。


現在我知道,很多事情都是有好有壞、有對有錯,沒有絕對,只有當下相對的。與其看重別人,而輕視自己,還不如找方法解決,臺灣人並非不愛讀書,而是他們很聰明,很清楚自己想要讀什麼,而他們看不上眼的,當然就不會受歡迎,而如何寫出自己想要寫的,在融合大眾會喜歡想要看的,就是身為創作者,必須去煩惱的。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金庸 三劍樓隨筆
    全站熱搜

    岳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