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選自陳之藩散文集

陳之藩

這幾十篇散文的寫作上,有一個共同的地方,那就是在寂寞的環境哩,寂寞的寫成的

在永州的寂寞中,柳宗元寫出他的清新遊記;在江州的寂寞中,白居易唱出他的動聽歌聲;到了寂寞的異地印度,弗爾斯特悟出的故事才洞澈人世的疏離;住在寂寞的異國巴黎,屠格涅夫寫出的說部才烘托出祖國的荒冷。我常常感覺寂寞也許是一個作者嘔心瀝血時所必有的環境,所必付的代價。

卻驚訝於自己的觀念竟然沒有太大的改變。這是為什麼呢?如果不是由於自己的泥步不進,則必是這個時代的故態依然了。

我自己檢討自己說:看一看索忍尼辛(1970年諾貝爾文學獎),他的本行是中學數學,卻毅然決然地以捨我其誰的精神作寧死不屈的努力,以雷霆萬鈞的氣魄,寫出天風海雨的詩篇。我們不是與他所處時代差不多嗎?生在一個多危疑的時代,不是與他所生國度差不多嗎?生於一個更苦難的國家。為什麼卻作不出一樣像樣的東西來?

時局如此荒涼,時代如此落寞,世人如此魯莽,吾道如此艱難。我們至少要像在鐵蹄踐踏下的沙土,發出些微可聞的聲音,給這個無以名之的年代作一無可奈何的腳註。然而,我們有打挨,沒有還手的能力。我們有罵挨,沒有還嘴的喉嚨;受了鞭笞,遭了屈辱,卻無能呼天,亦不會呼痛。好像無論有過幾千年驚天地的歷史,有過幾萬首動江關的辭賦與泣鬼神的詩歌,與我們這一是這一代均毫不相干,歷史至此而斬。而今而後,除了黑夜,即是空白。

我們當然對不起錦繡的萬里河山,也對不起祖宗的千年魂魄;但我總覺得更對不起的是經千錘,歷百鍊,有金石聲的中國文字。因此,我屢次荒唐的,可笑又可憫的,像唐吉訶德不甘心的提起他的矛,我不甘心的提起我的筆來。

我想我在國外還在自我流放的唯一理由是這種不甘心。我想用自己的血肉痛苦地與寂寞的砂石相摩,蚌的夢想是一團圓潤的回映八荒的珠光。

讀完這篇文章後,有什麼想法?

陳之藩在2012年的2月過世,當時看到新聞的感覺是,我好像曾經讀過他的文章,只是忘了是國中還是高中,那時讀並沒有太多自己的想法,純粹是為應付考試而讀,只因為在新聞上看到他「謝天」裡的片段,那時心底就默默地想要看他所寫的散文,最近在茉莉台大店遇到這本散文集,收錄了他的《旅美小簡》、《在春風裡》、《劍河倒影》、《一星如月》的散文,十足的物美價廉,就立即放入購物欄中,回家後以很快的速度讀完,真的可說是醍醐灌頂,作者五十幾年前所提出的想法,就算到了現在的社會來看,還是有許多令人惋惜之處,因何惋惜呢?只因事情並未改善,而是更加惡化,「哲人日已遠,典型在夙昔。風簷展書讀,古道照顏色。」,做為後輩的我,唯有提筆立馬直追,以期能延續前人的努力。

這篇雖只是序,可是非常具有可讀性,文章的前頭即點出作為一個作家,或許最棒的創作酌料即是「寂寞」,寫作是一種孤寂的生活,海明威於諾貝爾文學獎致答辭中有感而發:「當作家擺脫了他的孤寂,他的聲名日甚,而他的作品也開始敗壞。」,我那時看只是很自然地把它抄錄下來,沒有太多的想法,誰有想的到在陳之藩的序當中,或是其他作者的自傳小說裡,都曾經看到相同的字句,沒想到他不只這樣,而條列出中外古今連續四個例子,光是這樣的句子連貫在一起,就凸顯出作者廣泛的閱讀,以及整理資料的功夫做得相當紮實,這部分也是我很欠缺的,看書很多時候並不只是在看書,大部分都是在增廣見聞,哪來這麼多人我以前都不認識。我是一個寂寞的人嗎?我害怕寂寞嗎?什麼時候感到最寂寞呢?這三個問題,是我這兩年讀書時,常常會在心中問這自己,並思考自己對於寂寞的看法,話說重頭,我是在2011年3月時,結束自己上一段感情,以結尾來說收得非常不好,我那苦苦哀求的奴才性格,原本以為已經不見了,誰想的到在那樣的狀況下,有一次次地湧現出來,那之後對於過往聽過的話,做了相當嚴謹的思考,從自己的位子去想,繞到社會價值觀、經濟層面、對方的變化,只是我在還沒有釐清出結果時,又收到一記重拳,在一次掉入那萬丈深淵,只是那當下的自己是沒有感覺的,甚至會認為自己好好的,就那樣隨便吧,如果那時我就那樣下去的話,我的人生也就完了吧?幸好天無絕人之路。

那時,雖然心中很清楚自己的狀況很不好,內心卻還是很渴望愛情,甚至有另外一股力量在推動我,不斷地向外去追尋,在那追逐的過程當中,我遇見了音樂、藝術、文學,在毫無預警的情況下,寫出自己人生的第一本小說,也重新擁抱了過去的才華、自信、勇氣,雖然並沒有人與我一起牽手走到終點,卻在終點處看到了那默默等待我的那個孩子,這樣的感覺不知道有多少人體會,但當我發現他在那邊對著我笑的時候,那些不快樂的過去,又有什麼好抱怨的呢?那些都是我生為人注定要去經歷的,既然如此,早經歷早幸福,從長久的低潮緩慢地爬起來,之後的人生路,就是漫長且無止盡的上坡路途,而那在去年不斷驅使我向前的力量,只不過是因為我內心極度害怕「孤獨寂寞」,回想我國中、高中的生活,寂寞應該是我最習慣不過的生活,正因為一個人久了,上大學之後才會那麼害怕寂寞想要人陪,這就像跌落山崖之後,好不容易爬起來卻走到多年以前,自己所標記下的出發點,兩年來我不願意認命,總是設法去和命運去對抗,讓我的力量無法集中,想要對抗的東西太多,自身很容易崩潰的,現在只要選擇認命就可以讓自己好過一點,認命並不是完全放任,而是了解自己接受自己,而讓那個真實的自己,走到屬於對的位置去,我認命我甘願,我真的很愛女人,但不會有女人喜歡我,來吧,我不會在被那心中的害怕恐懼所嚇到,根本沒什麼,習慣就好。

為何自己的觀念沒有太大的改變呢?其實,我可以替陳老師解答,讀完他這本散文集,思考一下當時所處的時空背景,在和現在我周遭所面對的、大家所體會的、世界所存在的問題,而是值得一個解釋「故態依然」,在大自然中,無論是物理變化也好,化學變好也好,那背後都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也會花費長遠的時間,慢慢的形成堆積,才會有我們今天所看到的景觀,陳老師可能會想知道為何會有這樣的結果,我會給他一個很簡單的答案「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科技愈發達的結果,導致人愈懶惰,開始以掌控者之姿驅使科技為我們人類做任何事情,科技雖然快速發展,可是人的內心所蘊藏的無限潛力及智慧,卻沒有像科技那般快速萌芽結果,卻有逐年到退的情況產生,忘了告訴陳老師的,在這個年代喜歡看書的人相當少,大部分的人注意力都放在手中的那台名為「智慧」的機器,或者沉迷在桌面上那隨開即用號稱「電子腦」機械,我忘了老師是學電機出身的,更忘了老師其實去年才去世,所以這些無可奈何的變化,想必你也都有看到吧?如果在天有靈的話,可以教教我該如何拯救這樣的窘境嗎?就算救不了,至少指導盡我所能做我能做的。

荒涼的時局,落寞的時代,魯莽的世人,艱難的吾道,過去如此,現在亦如此,教育應該是讓我們更加進步才對,可是事實上又是如何呢?不說也罷。最後一句令我想起星辰變裡出現過的話「吾道不孤!」如果將不字去掉,那其中可是充滿了辛酸和無奈的孤獨感,在我的身上,只要想到自己目前所擁有的能力,擺在真正想要做的改變旁一比,如同一個人置身在撒哈拉沙漠流浪,那樣的孤獨寂寞,陳子昂的詩句常在心中浮現「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裡面多少有我自尋煩惱的結果,可是當我閱讀前人的作品,將自己放到他們同樣的位置去看,才發現到生活在現代的人是多麼幸福的,在現在我們不用面對宗教的要脅、更無須抵抗王權的掌控、沒有高壓威權的黑雲在我們頭頂、天災人禍多數都與我們無關、醫療技術先進、資訊傳播快速、沒有白色恐的陰影壟罩、四周圍更沒有那折磨人的鐵絲網,前人過去在這樣的環境下,秉持著一股「捨我其誰」的精神去努力。

我想起來了,過往幾千年驚天地的歷史,現在人一點都不感興趣;我驀然低首,那幾萬首動江關的辭賦與泣鬼神的詩歌,更沒有人在背誦傳唱;我在雨中走著,臉上早分不清是淚水還是雨水。對不起,壯烈犧牲性命所保衛的錦繡河山;對不起,披荊斬棘奮鬥打拼的列祖列宗,原本以為這樣的歉意就夠了,經過陳老師的提醒才驚覺,沒錯!我最對不起的就是從小學習、使用至今的中國文字,每一個字的吶喊、每一篇文的徬徨,如果不去做點一無所獲、去寫些無言亂語,我真的會被那滿懷的對不起的所壓垮,當然,我最不想對不起的,只有那曾經躊躇滿志的孩子,所以我效法夸父捨命的追逐那奔逃的太陽、又如那隻名為可愛的精衛小鳥,每天銜著一顆又一顆的小石頭,想要以自身的力量將海填滿,如此作為會成功嗎?失敗是我所能想像,但我卻連想不到成功會是怎樣的光景,可是那是我真正想要做的,就盡全力的去做吧,希望最終我也能如蚌殼一般,孕育出最璀璨奪目的珍珠。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岳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