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扇

是清朝作家孔尚任經十餘年苦心創作,寫出的一部傳奇劇本,通過男女主人公侯方域和李香君的愛情故事,反映南明動盪的社會現實和明朝滅亡的歷史劇。

 

有歷史背景的依據,劇本中絕大部分取材真人真事,如此精彩的劇本,人物刻劃又是如此的深刻,很難想像是出自一位三十五六歲,才離開故鄉,去北京做官的人,只不過結識了一些明代遺民,之後到揚州參拜史可法衣冠塚,到金陵登燕子磯,游秦淮河,過明故宮,拜明孝陵,到棲霞山白雲庵拜訪道士張瑤星,了解許多晚明與南明的情況,也因為這樣為他後面的作品,搜集了許多素材。

 

這就讓我好奇了,他除了曾考過秀才之外,大部分時間都是在避亂讀書,應該也沒有學過怎麼寫劇本吧,可是他就是寫得出來,而過去那些累積的素材,全部都引爆出來,每個人的描寫,都宛如有所本,而且對於重大歷史事件的考據,更可以看出曾下過苦功。

 

「借離合之情,寫興亡之感

假借寫侯方域和李香君他們在戰亂中先結合,後分離的堅貞的感情,實際上是從不同方面說明南明王朝沒落的必然性。然而《桃花扇》不是歷史教科書,作者在創作上所遇到的最大困難,就是讓大家先是被男女主角的愛情故事所吸引,進而接受這部裏面,隱隱所流露出來的愛國主義。

 

我覺得不管是以前,還是現在,除了狂熱份子以外,應該都沒有喜歡政治或國家,這種所謂硬的題材,可是大部分厲害的作家都會想要挑戰這類型的,可是該如何讓大眾,願意吞下自己所寫的故事呢?就出現這種借A的包裝糖衣,實際上裏面打開包的是B,也就是作者真正想要讓讀者門,讀到吸收進去的。

 

「畫筆般鏡頭般的人物描寫」

因為自己弱,所以讀別人寫的,都會認為他們寫得很真實,就像現實中可以遇到的人。我寫的就很像只活在我想像中的人,而孔尚任桃花扇中的人物,讀過之後,很像是在看一張張照片,或是欣賞一幅幅圖畫中的角色。

 

桃花扇雖是採用歷史的真實人物,但那些人早已作古,我們也不太可能會去考據他們,實際上是怎樣的人,也留給後代創作者自由創作的空間。當然,作者在寫的時候,根本不用去管立史上,他們是怎樣的人,除了名字、出身背景、年齡以外,其他都是可進行在創作的材料,如果這樣的手法,其實歷史上很多都是可以立即運用的黏土。

 

作官的,除了史可法還算得上個人物,從南明皇帝耽於聲色,朝廷賣官鬻爵,搜刮錢財,武將擁兵自重,互相爭戰,就算有史可法又如何,還是孤掌難鳴,無立回天,而這些就是當時的在上位的人,啪,轉台一下來看當代台,怎麼突然有種既視感?在上位的人,還是差不多的嘴臉。

 

《桃花扇》中塑造了幾個社會下層人物的形象,最突出的是妓女李香君和藝人柳敬亭、蘇昆生。照當時的等級貴賤觀念,他們屬於為衣冠中人所不齒的娼優、賤流,在劇中卻是最高尚的人。李香君毅然卻奩,使阮大鋮卑劣的用心落空,孤身處在昏君、權奸的淫威下,誓不屈節,敢於怒斥權奸害民誤國。柳敬亭任俠好義,奮勇投轅下書,使手握重兵又性情暴戾的左良玉折服。

 

在上位握有權力的,不思運用那股力量,去照福更多人,就算現在已經不會像過往如此貪戀聲色,可是他們所享受到的,一天的收入,生活安逸的程度,絕對不是在下位者,所能夠想像的,因為下位者也沒有太多機會去看到發現的,光每天工作忙碌加班都累死了,哪像有錢人,吃一頓飯、換幾張名片,談好了幾筆生意,所得到的利潤,早已數倍於基層員工一輩子的薪水了。

 

我想要寫的人物是活生生的人,不管好與壞都要寫,盡可能得把他們寫出來,在這方面我還需要再多認識一點人,觀察、聊天、來往,多累積,才有可能寫出這種如畫筆般鏡頭般的人物描寫。

 

「方域、香君,今何在?」

侯方域是何人?明代末年,曾經是明朝改革派的「東林黨」,在南京秦淮重新組織「復社」,和魏忠賢餘黨鬥爭,而侯方域即是復社中人。放在現代,這樣的角色,可視為社學運人士,而且是處於領導的階層,如果要取材的話,有好幾個人可以當作素材,從大埔、太陽花中,幾位中堅人士,都能夠仔細做觀察的。

 

香君又是何人?明代蘇州人,為秣陵教坊名妓,秦淮八艷之一。以前名妓都還能名聞天下,奪得八艷的雅稱,反觀相對開放的現代,除了AV女優可以在媒體前,拋頭露面,出現時都有記者攝影機在場,可是那些從事性工作者,只能透過電視專題節目和八卦雜誌,打上馬賽克在鏡頭前曝光,剩下會有他們的畫面,都是被警察臨檢盤查的狼被落魄的樣子,何來雅俗?何艷之有?

 

杜牧《遣懷》的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倖名,寫的時代是在唐代,一路過來得逛窯子、妓院、八大胡同什麼的,更不時出現在通俗小說當中,為何來到如今,這些風塵女子,卻必須面對這樣不平等的對待,不是女權抬頭?不是說什麼男女平等?那為何妓女、躺著賺的處境還是如此不堪,有問題啊,這樣想,不只男人把這些女人當做商品,有錢就可以隨便對待,就連其他的女人也看不起那些出來賣的,所謂的平等,竟然是如此的可笑啊!

 

當然我所提得不是小說的重點。侯方域完全不顧自己大官之後,願意和香君結婚,並且即使我在天涯,你在海角,也還是不離不棄。而香君的後續發展,結婚之後,雖然因為禍事牽累,兩人失散江湖,斷了聯繫,也沒有因此改嫁,甚至撞柱以明貞節之志,奇男奇女的愛情故事,他們的精神和作為,早就把現代人都比了下去。

 

續談現代版香君的際遇,對於性產業一直都有需求,可是寧願讓他們在黑幕之下,從事違法的工作,打死不開放,在反過頭來臨檢取締,這樣做還是一直在打壓女權,繼續保持男人優越的地位,這其中所流蕩的大男人主義和泛道德意識,然後因為偽善教育的關係,女人自己就看不起從事性工作者,尤其是越乖乖牌、越女強人的,甚麼都能夠靠自己努力獲得的,一定更加看不起如此出賣靈肉的同性生物,他們都忘了他們攻擊的人,也同樣是女性啊,而讓那些女性從事性工作的人,背後往往都是男性。

 

我不確定,現在法規還是不是如此,可是幾年前陳致中的召妓案,結果判決居然是嫖妓不違法,好像就是所謂的「嫖人的沒事,被嫖的人反而違法了」買的人才是罪惡的起源吧,就是因為有需求,才會有供給,性工作從以前就有了,但我想對工作者來說,待遇也沒改善多少,有些地方還不進反退了呢!

 

寫到這裡,身為醜陋的男人,我很抱歉。

 

而侯方域這種性情中人,現在還是很多,戲劇電影裡有,街道上有、臉書動態有,以前是因為讀書不易,而他們又是反抗權貴,所以,很受當時人崇拜和敬佩,可是現代,除了幾位意見領袖以外,那些千千萬萬的參與者,誰會有興趣認識他們,也只能躲在自己的部落格,回想那段的浪漫奔放的歲月,就算在咖啡廳的座談會上,分想過去的經驗,區區一個參與者的故事,有誰會有興趣,實際上還不都只是講給自己聽而已。

 

現代版的侯方域,有是有,但不一定多情,而香君活在現代,也很難展現出俠女的風範,常進出警察局,跑給探員追,有時還不得不面對被顧客打槍的慘況,也許現代版的侯方域和香君就此擦身而過,突然想到,以前醜的女人,能出去賣嗎?以前所注意的風塵女,好像都是很漂亮的,可是其他那些女人,該如何過活啊?

 

所以,我覺得專情,非你莫屬得這種劇情,也許還有,但可以說是接近絕種,如果有,也是男的沒機會,女的懶得換人,就這樣在一起久了,而選擇結婚或是同居進到人生下一個階段。

 

沒有破壞不了的感情,只有選擇放棄的第三者,我希望能成為那種能夠讓女人想要外遇,如此的男人。

 

「沒有大戰亂,只有小時代」

我們這一代,到現在都還沒有遇到戰爭,幾乎較大型的事件,野百合、96年的飛彈危機、第一次民選總統、九二一大地震、八八風災、百萬人倒扁、太陽花學運,除了飛彈試射危機,其餘的都衝撞政治的,或是無法預測的天災。

 

SARS那時沒有死很多人,也有受到控制,而伊波拉又離我們好遙遠,一點都沒有卡繆《瘟疫》,那種人命如糞土,輕易的就死去的那種恐怖經歷,就看這次的MERS了。

 

雖然我們時時活在中國強大的軍事威脅之下,可是總會有種「他又不會真的打過來」僥倖的想法,慢慢地人就會在那種壓力之下,找到如何放鬆的辦法。及時行樂,做任何事都是為了賺更多的錢,能想的方法都想。人活到如此,到底是與時俱進,還是在科技進步之前,做了個萎縮的侏儒?

 

人唯有經歷過大變動才會成長,活在幸福安逸生活當中的人,絕對很難追得上,家庭不富裕,甚至父母失和、家毀人亡的成熟,老一輩常講的「一代不如一代」,我越來越認同這句話,就算我們懂得利用很多資源,也得到較好的教育薰陶,可是單就我對於吃苦的耐力,絕對比不上長輩們,他們經歷過一些生命無法抗拒的鳥事,所培育出來的心理素質,不是我所能夠想像的。

 

對以前人來說,生活是常常在變動的,所以他們嚮往安穩的生活,我覺得沒什麼不對。可是如今生活明明就很安定,沒戰爭沒疾病,鳥事也不是常常遇到,為何˙社會的普遍價值觀,還是在追求寧靜的生活?甚至出現了所謂小確幸這個名詞。

 

拿小確幸比大戰亂,我想根本沒法比,就已經平平靜靜了,怎麼感覺辛苦到,只能委屈自己滿足於小確幸,也許我對於小確幸的了解有誤,但是他給我的就是這樣的感覺。小確幸根本滿足不了我,甚至可以說我什麼都不用做的狀態,就已經很幸福了,階下來,會想做些什麼,會一直努力有的沒的,都是相信自己這輩子,不應該只有如此而已。

 

追求安逸、穩定、維持現狀,最好不要變動,怎麼想都是老人才會渴求的選項,年輕人應該是靜不下來,一直想要動來動去才是,聯想到我們的島嶼,雖說正邁向高齡化社會,可是主流價值觀,卻早已未老先衰,老起來等了。這有病吧,有病就應該立即就醫....

 

只能貪圖小確幸,在休假時,盡可能的旅遊出去玩,卻不會真的願意讓自己,做出大改變,而當一個社會不崇尚變動的同時,這個社會就已經趨向僵化了。

 

以前是教育導致的僵化,現在的教育已經較為開放,可是社會價值觀,還是把人導引往同樣的生活法去,我們由起點出發,面對叉路時,大家被迫選擇了,他們想要讓我們選擇的,這應該不是只有我們島嶼內才有的問題,也不只是這個時代的問題,而是全人類的問題,也少數的人,在設法操弄多數人的思維,是誰呢?我想就是不希望發生變動,影響自己既得利益的那些人吧!

 

這是一個非常難解的命題,但同時也是有無限可能性的命題,該如何玩,就看有意識到這件事的人,自己發揮創意了。

 

「誰是主角」

以前時代的主角,是皇帝、君王、名臣、武將等,百姓很少有機會,躍上歷史的舞台,隨著時代的推進,原本的結構開始鬆動,出現了一些不一樣的人,學者、工匠、說書、演藝人員,作家、詩人等,亞非是最晚踏入這樣開明的,所以如此就分別出,想法上已開發和開發中之差別。

 

來到現在二十一世紀,我認為除了某些國家,還存在著一些傳統的階級制度,但大部分的國家,都已經打破舊有的觀念,我是我,你是你,我們是平等的,並沒有誰高誰低的分別,沒有誰比較優秀的問題。但雖然如此做想,也希望能有這種可能性,問題人類並沒有往這個方向發展。

 

還是有一堆影劇明星、政治明星、富豪大老闆等,那些人私底下馴養著攝影機,對它更是又愛又恨的,可是我想問的是,為何還有這些人的存在,為何人類沒有正式進入平民大眾的時代,一個個爆紅的明日之星,受人景仰的台灣之光,到現在,世界還是以他們為中心在打轉,這個跟古代的君王時代,又有何差別。

 

電影、戲劇,因為故事盡要都會安排誰誰誰來當任主人公,然後圍繞著他們,編寫發生在他們身上的故事,可是有一個問題,在現實中才會發生的,就是戲劇中所上演的故事,如果在現實中,才沒有人會去關注那樣的故事,因為大家最關心的都是自己,那當人在看的同時,又為何可從中引起共鳴呢?就算戲劇寫出自己的OS,可是那些OS,根本沒人想知道阿!

 

這真得很矛盾啊「如果發生在自身,沒人會想看」,可是類似的劇情在電視上演,大家反而心有戚戚焉,以前小說創作所寫的故事,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夠經歷的,所以驚奇吸引人,而如今所創作的,是每個人都會發生,只是中間過程略有不同,因為指向大眾世俗,所以深受歡迎。為何大家願意看明星演出這種故事,而他還是能夠一直一部拍著一部,還真是想不透啊!

 

這個時代,同時讓我感覺到,既進步,又退化,大家老是會忘了誰是主角。

arrow
arrow

    岳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