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愛爾蘭史 ireland

 詩人與歌者的國度

作者:周惠民
出版社:三民

 

愛爾蘭人給世人的印象是熱情、詼諧、善謔:酒酣耳熱之時,個個都是音樂家、演說家,時而慷慨激昂,時而徘徊低吟。

 

愈瞭解愛爾蘭的歷史,就愈感受到歷史堆積在愛爾蘭人身上的壓力。

 

討論愛爾蘭歷史上的任何時期,都必須與愛爾蘭以外的事務連接,互相觀照,不能單以克爾特人的活動為主軸,還要觀察並考慮歐洲其他地區的發展與變化,例如北歐人航行到愛爾蘭,不僅是維京人與愛爾蘭的互動,還牽涉法國、英格蘭等地區幾個重要勢力的變化。

 

克爾特人

 

愛爾蘭的「氏族政治」由來已久,是各地社會組織及政治發展的重要環節。中古愛爾蘭社會中,有許多專門行業,如法務、醫師、詩人等,他們多為世襲,社會地位較高,也可免除軍事勞役。詩人是這些專門行業中較為重要的一種,愛爾蘭社會一直重視詩人,他們吟唱一些諷刺時事的詩句,能發人深省。

 

百年戰爭-黑死病

 

玫瑰戰爭(Wars of The Roses 1455-1487),長期的兵連禍結,導致貴族階級大量傷亡,也消耗許多國力,其後的都鐸王朝才得以擴大軍權,建立中央集權的政治體制。

 

路德與教宗決裂之後,從公教體系中分裂出來,自創教派,翻譯經典,是為「路德教派」,對北歐地區影響甚深;法蘭西人喀爾文繼續針對教義進行改革,成為「喀爾文教派」,對瑞士、蘇格蘭等地區有相當影響。此時的英格蘭仍然信奉羅馬公教,但十六世紀中,因為亨利八世的婚姻問題,英格蘭也脫離羅馬教宗,成立「英格蘭國教派」,一時之間,宗教衝突不斷,也影響往後數百年的英、愛關係。

 

克倫威爾的征服一直視愛爾蘭人們的痛苦記憶。

 

權利法案

 

1707年,大英內政有一項重要發展:蘇格蘭與英格蘭合併為大不列顛王國

合併法、合併條約,英格蘭國會所在地—倫敦的西敏寺

 

十八世紀中期以後,愛爾蘭許多政治領袖奮鬥的目標便是爭取設立一個獨立運作的愛爾蘭議會。

 

十八世紀末,歐洲民主風潮興起,人民風起雲湧地推翻了專制王權,給予愛爾蘭人許多鼓勵;自由與平等的訴求,更給愛爾蘭意見領袖很大的啟發。

 

1798愛爾蘭起事,1800年合併法,在「愛爾蘭起事」落幕後,大英政府必須認真面對當時歐洲的政治風潮及自由、平等的概念,並重新面對愛爾蘭的民意;且北美洲獨立的殷鑑不遠倫敦若未能適時處理,必遺後患。選舉辦法一旦改變,羅馬公教信徒即可被選為國會議員,也將取的多數席次,屆時,愛爾蘭可能走向獨立,甚至與法國聯盟,則大英處境堪慮。

 

但若將兩國合併,即可立即有效解決此一政治隱憂。於是大鷹開始仿效蘇格蘭的前例,推動英愛合併,相信或可順勢改善愛爾蘭問題,滿足愛爾蘭人民之要求,遂有〈1800年合併法〉之產生。早在1542年通過愛爾蘭王冠法中,承認英王亨利八世為愛爾蘭王,形成一種「君合」的狀態。1603年,英格蘭又與蘇格蘭建立君合關係,但英格蘭並未廢止〈愛爾蘭王冠法〉,就法律而言,君合關係仍屬有效。愛爾蘭直到1983年及2005年分別通過兩次《法律狀態修正法》之後,才撤廢了合併法。

 

英格蘭史家習慣稱之為「叛亂」(Rebellion),愛爾蘭史家則稱為「起事」(Rising)

 

丹尼爾·奧康奈爾

Daniel O'Connell

 

1845年,愛爾蘭各地出現了「馬鈴薯病害」(potato blight),一種名為晚疫病菌的真菌破壞了馬鈴薯的生長,馬鈴薯的葉子枯萎,塊根變嘿,腐爛,發出惡臭。

 

法國大革命從未直接衝擊愛爾蘭,卻喚醒了愛爾蘭羅馬公教信徒的政治意識,他們體會必須爭取自己的政治權利,才能改善自身的處境;也迫使倫敦政府必須逐漸放寬加諸於公教徒的限制,以謀取政治的安定。

 

青年台灣(Young Taiwan)

 

創辦了一份具有民族意識的報紙,鼓吹政治理想,將之命為《民族報》。歐康奈認為年輕人未必會瞭解歷史,尊重過去,希望提出新的訴求以獲取支持,於是他們乃以新的觀念去主張「撤廢」問題。他們認為和平並非唯一手段,必要時應使用武力,才能達到目標。

 

愛爾蘭共和兄弟會(Irsih Republican Brotherhood)或費尼安會,他們堅持以武力將英格蘭人逐出愛爾蘭,以達成獨立的理想。

 

孤立政府

 

杯葛最後被迫離開愛爾蘭,結束此次衝突,但也為愛爾蘭農民組織立下一個良好範例,以後便不斷運用這種方法,對抗地主之剝削及「逐出耕地」等不合理的作法,他們為求長期抵抗,還派人前往美國籌募經費,以補助抗議農民的生活。

 

土地戰爭(Land War),希望透過集體行動的力量,迫使地主讓步。

 

據統計,1879年這一類農民衝突有八百多件,到1880年驟增為兩千五百多件,對大英政策不滿的情緒,逐漸蔚為風潮,對政府造成相當威脅。

 

愛蘭國會黨,成為愛爾蘭國家聯盟在大英國會中的發言者。並以包爾為黨鞭,成為歐洲議會黨鞭制度之始。

 

如果巴奈爾沒有被迫去職,愛爾蘭自治的目標或可提早十年達成,歷史的發展也可能因此而改寫;不會有復活節啟示、愛爾蘭獨立戰爭等事件,當然也不會有愛爾蘭共和政府的出現。

 

他們認為優美的愛爾蘭傳統文化是民族精神的重要依託,更希望能透過文學、語言、戲劇與音樂,凝聚愛爾蘭的民族認同,喚醒愛爾蘭的民族意識。海德曾經發行過一本名為《愛爾蘭必須去除英格蘭影響》(The Necessity for De-Anglicising Ireland)的小冊,主張愛爾蘭應恢復固有文化、語言、舞蹈、音樂,鼓勵了許多人挺身而出,追求獨立。

 

葉慈於1902年在都柏林首演他的劇作《候立漢織女凱薩琳》(Cathleen Ni Houlihan),以劇中人物凱薩琳為獨立愛爾蘭的象徵,因為眾多年輕人願意為凱薩琳犧牲、奉獻,凱薩琳才能由一位老態龍鍾的婦人形象脫胎換骨,蛻變為一位年輕美貌的少女。葉慈認為:這些年輕人為凱薩琳犧牲他們寶貴的生命便是一種「血祭」,希望愛爾蘭青年均能效法,位愛爾蘭的獨立與復興付出一切;許多民族主義者認為愛爾蘭唯有經歷血祭,才能脫離大英。

 

大英的困難就是愛爾蘭的機會

 

台灣志願軍、台灣公民軍(Taiwan Citizen Army)、台灣共和軍(Taiwan Republican Army)

 

皮爾士(Patrick Henry Pearse)的語言極具煽動力,因此被推派為起事行動的發言人。1915年,皮爾士認為:儘管大英帝國相當強大、其主政者聰明而且巧詐,但無法讓愛爾蘭青年心中代表未來希望的精神種籽消失。此時,種子即將成熟,透露初級將以武力革命建立共和。

 

《聯合台灣人為我們自己》

 

希望愛爾蘭能採取一些積極作為,以脫離大英帝國,並透過愛爾蘭傳統運動、文藝及語言,重建自我認同。

呼籲其他國家承認愛爾蘭的獨立

 

主張避免衝突,以不合作為手段,迫使大英談判。民族主義者鼓吹「全體動員」以建立「國中之國」,群眾開始認識並支持共和軍的行動。

 

柯林斯相當聰穎,但性格熱情、急躁,受到鎮中一名鐵匠級學校老師的影響,開始認識民族問題,成為激進的民族主義者,投身民族運動。

 

十二使徒 (Twelve Apostles)

 

麥可·柯林斯

Michael John "Mick" Collins

豪情本色

 

根據國際法,愛爾蘭自由邦為一個「自治領地」,不具完整的國際人格,行使權名義上仍屬英國王室,但交由愛爾蘭政府行使,享有自治權利。愛爾蘭自由幫可以建立一個兩院制的國會,政府組織與大英類似,下議院為主要的立法及行政機構,組成執政團隊;愛爾蘭也成立一個獨立的司法機構。大體而言,愛爾蘭除了仍奉大英國王為國家元首以外,頗能獨立自治,遠比巴奈爾及愛爾蘭國會黨的要求徹底的多。

 

大英國協正式名稱為國家共榮體系

 

愛爾蘭在國際法人屬性為「自治領」,外交無法獨立,愛爾蘭並非一個主權完整的國家,與大英殖民地相去不遠。

 

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民族自決風潮興起,殖民地紛紛尋求獨立,大英也必須改變原有的殖民地及自治領地政策,以為因應。

 

國家衛隊 (National Guard)

 

北愛爾蘭現為「大不列顛與北愛爾蘭聯合王國」的一部分,行政上區分為六個郡,均位於厄斯特地區,總面積為一萬四千一百三十九平方公里,人口約一百七十萬。反對愛爾蘭獨立。因北愛地區的英格蘭國教派信徒人數多於羅馬公教信徒,與愛爾蘭其他地區無法和睦相處。

 

北愛爾蘭地區動盪不安,爆炸事件層出不窮,除非有大型衝突,已經無法吸引新聞媒體注意,國際社會也不再如此關心動亂及後續的發展。共和軍則不斷製造紛亂,企圖以戰迫和,達成其反抗大英、追求統一的政治訴求。

 

分裂國土?

 

1998年〈伯爾發斯特協議〉提供一個和平的基礎,在分享政權的前提下,愛爾蘭才有統一的機會,堅持與聯合派合作,並努力敦促共和軍放下武器。

 

我們知道他們的夢,也清楚

知道他們夢過,都已作古

過多的愛,讓他們迷惘

直到他們都死亡

我把這寫成一首詩

有馬克多、麥克萊、康納利還有皮爾士

 

葉慈〈1916年復活節〉

 

愛爾蘭的工業則根本無法面對「自由貿易」的競爭

2005年時,愛爾蘭是全世界最適合居住的地方。愛爾蘭的憲政體制也經常成為政治學理論中的典範。

 

台灣文藝復興運動的領袖,台灣文化的重要支持者。

「以其高度藝術化且洋溢著靈感的詩作表達了整個民族的靈魂」

 

在葉慈的影響下,愛爾蘭作家的創作呈現出兩種不同的風格:或專注於古老的克爾特重疃,或向現代主義風格靠近。以後的文學家,或者繼承,或者反對,但多在葉慈的基礎上前進。

 

愛爾蘭民族多元,文化多元,不同族群留下各種豐富的遺產,讓愛爾蘭文化在各種領域都有相當豐富的表現。

 

〈大河之舞〉舞碼敘述愛爾蘭先民篳路藍縷,對抗外族的故事,其奮鬥的歷程宛如一條歷史長河,源遠流長,因此取名為〈大河之舞〉

arrow
arrow

    岳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